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青溪镇实验学校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七年级下册历史5月月考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383978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5/8

1.综合题(共2题)

1.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反抗侵略,维护国家主权的传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戚继光

材料二  “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珍瑶不急之物,悉听而归。”

——郑成功

材料三  “罗刹扰我黑龙江、松花江一带三十余年,其所窃据距我朝发祥之地甚近,不速加剪除,恐边徼之民不获宁息。”

——康熙帝

(1)材料一中“海波平”的含义是什么?戚继光为实现这一愿望作出了什么努力?

(2)材料二中“贵国”是哪个国家?中国最早设置的管辖台湾的机构是什么?清政府设置管辖台湾的机构隶属哪个省?

(3)材料三中“罗刹”是哪个国家?为“剪除”其危害,康熙帝采取了什么举措?

(4)材料中的三位历史人物有何共同特征?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机务及用兵皆军机大臣承旨,天子无日不与(军机)大臣相见,无论宦寺(宦官)不得参,即承旨诸臣亦只供传述缮撰……

——赵翼《檐曝杂记·军机处》

材料二 徐骏“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的诗句,被认定“清”是满清,“不识字”“乱翻书”是影射满人没文化。之后,徐骏被灭族。

材料三  (明末以来)造野史甚多,其间毁誉任意,传闻异辞,必有诋触本朝之语。正当及此一番查办,尽行销毁,杜遏邪言,以正人心而厚风俗。

——乾隆帝关于纂修《四库全书》的上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军机处是清代哪位皇帝设立的?军机大臣由哪些人组成?为什么说军机处的设立使君主专制集权进一步强化?

(2)材料二反映的历史事实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造成了哪些负面影响?

(3)清朝统治者为了维护君主专制统治而在文化上采取了怎样的措施?这一做法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产生了怎样的不利影响?

2.选择题(共24题)

3.
以下史实中,能证明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是
①康熙帝设置台湾府
②元世祖设置宣政院
③雍正帝设置驻藏大臣
④元世祖设置澎湖巡检司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4.
明代医学家李时珍经过27年的研究,写成了190多万字的《本草纲目》,这本书
A.成为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B.是一部规模空前的药物学著作
C.是我国最早介绍西医学的著作
D.奠定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的基础
5.
清朝时期的文字狱是空前绝后的,顺治帝施文字狱17次,康熙帝施文字狱20多次,雍正帝施文字狱20多次,乾隆帝施文字狱130多次。文字狱的推行(    )
A.促进了重文轻武政策的推行B.禁锢了人们的思想言论
C.维护了民族团结D.促进了思想、学术的发展和进步
6.
乾隆皇帝在位时期,很多官员自保平安的经验是:不与别人有文字往来,凡没用的文稿一定要烧毁。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特务统治的强化B.思想控制的加强
C.八股取士的强化D.专制集权的加强
7.
明清时期的北京城是典型的大一统王朝都城。如此评价北京城的原因不包括
A.建设北京城消耗巨大,没有稳定的政局和繁荣的经济不可能做到
B.北京城的建设加强了中央政府对北方边疆的管辖,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C.北京城是明成祖迁都北京后营造的,布局合理,宫宇众多
D.北京城的布局和设计充分体现中华民族的智慧,体现大一统国家的宏伟气派
8.
下列属于明朝末期国势衰落的表现是(    )
①土地兼并严重 
②农民大量逃亡 
③对清作战连年失利 
④东北满族势力崛起
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9.
“明朝昏主不仁,宠宦官、重科第,贪税敛,重刑罚,不能救民水火,日罄师旅,掳掠民财,奸人妻女,吸髓剥肤。本营十世务农良善,急兴仁义之师,拯民涂炭。”材料中阐述的是(    )
A.起义反明的过程B.起义反明的理由
C.对起义军的赞扬D.起义反明的影响
10.
将下列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努尔哈赤自立为汗,建立后金 
②皇太极改女真族名为满洲 
③皇太极称帝,改国号为清 
④吴三桂降清,引清兵入关
A.①④③②B.①②④③C.①③②④D.①②③④
11.
郑成功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下列诗句中,描述他一生壮举的是
A.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B.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C.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
D.大将西征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
12.
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步巩固和发展,祖国版图基本奠定是在(  )
A.秦始皇时期B.汉武帝时期C.明朝中期D.清朝前期
13.
乾隆年间的苏州,据史料记载拥有“十万烟火”,财富“甲于天下”,有的地段“地值千金”,根据上述材料我们不能得到的信息是(    )
A.清朝时苏州人口众多
B.清朝苏州商业繁荣
C.乾隆年间苏州地价上涨
D.乾隆年间苏州农业发达
14.
《“镇”兴四川》载:李庄古为渔村,汉代曾设驿站,由于濒临长江,故明清为水运商贸之地……镇上酒肆茶楼,商店林立,繁华热闹。材料反映了李庄古镇(    )
A.汉朝时,兴旺发达B.明清时,商贸繁荣
C.只是陆上交通要道D.古镇属于旅游胜地
15.
明清时期的晋商为中国十大商帮之首,其经营的盐、铁、棉、布、皮毛、丝绸、茶叶及金融业商号,遍及全国各地并远涉欧洲日本东南亚和阿拉伯国家。晋商的活动,不仅成就了许多富商巨贾和商界精英,也推动了我国经济的进步。对上述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晋商经营的商品种类和经营范围广泛
B.晋商的活动促进了明清商品经济发展
C.晋商活动推动了明清对外贸易的发展
D.明清时期重农抑商的政策已经取消
16.
2015年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下列古代人物中,与屠呦呦同属医学领域的是(    )
①华佗 
②张仲景 
③李春 
④祖冲之 
⑤李时珍
A.①③④B.②③⑤C.①②⑤D.①②③
17.
明故宫是中世纪(约公元476—1453年)世界上最大的宫殿建筑群,被称为“世界第一宫殿”。结合下图判断该遗址位于(    )
A.北京市B.上海市C.西安市D.南京市
18.
抓住关键词是学习历史很重要的方法之一。与“1368年”“称帝”“应天府”这些关键词语相关的历史人物是(    )
A.朱元璋B.赵匡胤C.成吉思汗D.忽必烈
19.
民间有句“朝求开,喜求合,近来贫汉难下活,早早开门拜闯王,管教大小都欢悦”的民谣,民谣中所说的推翻明朝统治的“闯王”是指(    )
A.文天祥B.李清照C.李自成D.郑成功
20.
明朝时期,科举考试的范围是四书五经,从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出题,发挥题意也
以《集注》为依据,以“八股”为应试文章的程式,此举
A.提高了政府的办事效率B.有利于选拔有真才实学的人才
C.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D.严重禁锢知识分子的创新思维
21.
清政府一些官员认为台湾土地狭小、人口稀少,设立地方政府要靠朝廷供养,浪费粮饷,主张放弃台湾岛。大臣施琅劝告康熙帝,没有台湾,东南沿海不得安宁,虽然边远,其实是沿海要害所在。于是,康熙帝决定设立台湾府管理台湾。上述材料表明清朝设立台湾府的目的是
A.接受汉族文化
B.发展海外贸易
C.巩固东南海防
D.鼓励官员进谏
22.
假如你在百度搜索引擎中输入“1405~1433”“七次远航”“刘家港”这三个关键词,最有可能出现的事件是(  )
A.哥伦布发现美洲B.达•伽马到达印度
C.麦哲伦环球航行D.郑和下西洋
23.
“万众一心兮,群山可撼;惟忠与义兮,气冲斗牛……上报天子兮,下救黔首;杀尽倭奴兮,觅个封侯!”这首豪迈雄壮的《凯歌》的作者应是
A.岳飞B.郑成功C.戚继光D.康熙帝
24.
历史事件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每一个历史事件都有自己鲜明的时代主题。如果把“锦衣卫、东厂、西厂”“军机处”“文字狱”确定为一个学习单元,那么这个单元的主题应是
A.特务统治的强化
B.思想控制的加强
C.文化专制的加强
D.专制集权的强化
25.
清朝政府为维护国家统一,加强了对西藏的管辖,派驻的代表中央的行政官员是(    )
A.驻藏大臣B.伊犁将军C.达赖喇嘛D.班禅额尔德尼
26.
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古代劳动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自秦朝以来,历代不断整修。明长城(如图)蜿蜒6000余千米,她的东西起止点是()
A.东起嘉峪关,西至鸭绿江
B.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
C.东起嘉峪关,西至山海关
D.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2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5

    7星难题:0

    8星难题:1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