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历史同步小测:第18课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展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383932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8/3/29

1.综合题(共1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清军占领福建大部分地区后,用封锁的办法,要福建、广东沿海百姓后撤四十里,断绝对郑军的供应,想困死郑成功的抗清力量。郑成功在那里招兵募饷都遇到困难,
就决定向台湾发展。  
材料二:郑成功少年时期就随他父亲到过台湾,亲眼看到台湾人民遭受荷兰殖民者残酷压迫和剥削的苦难,早就想收复台湾。这一回,他决心赶走侵略者,就下命令收集粮草,准备渡海。
材料三:驱逐荷兰殖民者以后,郑成功把军队分派到各地屯田,开辟出大量荒地;并派汉族农民携带耕牛、农具,去高山族村社传授农业生产技术,推动高山族社会经济的发展。
(1) 根据材料一 二,概括指出郑成功决心收复台湾的原因。
(2) 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明郑成功驱逐荷兰殖民者的重要意义。
(3)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你认为应如何评价郑成功收复台湾?
(4)你认为海峡两岸关系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什么?

2.选择题(共10题)

2.
下表反映了我国中央政府有效管辖的地区是(   )
朝代
相关史实
元朝
设宣政院
清朝
册封达赖、班禅
设置……
 
A.台湾B.新疆
C.西藏D.海南
3.
七年级的同学拟办一份手抄报,准备了以下素材: 戚继米抗倭: 顺治帝册封达赖五世为“达赖喇嘛”;康熙帝平定三藩叛乱;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兄弟叛乱,据此唯断这份手抄
报的主题是 (    )
A.民族关系的发展B.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D.封建社会的危机
4.
几百年来,郑成功一直得到海峡两岸中华儿女的敬仰,主要是因为(   )
A.他曾在东南沿海坚持抗清斗争
B.他从荷兰殖民者手里收复了台湾
C.泉州台南有许多郑成功史迹
D.郑成功史迹促进了两岸旅游交流
5.
某同学正在总结“明清时期的中外冲突”这一专题内容,下列哪一内容不应该出现在这一专题归类中(   )
A.平定大、小和卓叛乱B.戚家军九战台州
C.郑成功收复台湾D.赤嵌楼之战
6.
下图是小明同学历史课堂笔记片断,从中判断它记载的历史事件最有可能是(  )
A.伊犁将军的设置B.郑成功收复台湾
C.平定准噶尔叛乱D.戚继光抗倭
7.
乾隆皇帝自称有“十全武功”.他的主要“武功”包括(  )
A.平定回部叛乱、设立伊犁将军
B.首派驻藏大臣、实行金瓶掣签制
C.收复台湾、设置台湾府
D.取得雅克萨大捷,签订《尼布楚条约》
8.
清政府“因(借助)其教(宗教)不易其俗”而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A.册封“达赖”“班禅”
B.收复台湾
C.平定噶尔丹的叛乱
D.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9.
清朝重新统一新疆,促进了维吾尔族与中原地区的交流的有关事件是
A.康熙平定准噶尔部叛乱B.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C.推崇儒家学说营建孔庙D.设置乌理雅苏台将军
10.
康熙时,针对台湾如何进行管理,施琅主张“台湾虽然是一座海岛,却关系着闽、广、江、浙四省的要害,战略地位极其重要……如果放弃台湾,将必酿成大害,只有守住台湾,才可永固边囿。”康熙据此采纳制定的对台措施最主要意义是
A. 加强台湾同祖国内地联系
B. 巩固了祖国东南海防
C. 肯定台湾的主权属于中国
D. 促使荷兰殖民者被迫投降
11.
“我要去西藏,我要去西藏,仰望雪域两茫茫……,随处都是我心灵的牧场。”为了加强对西藏的管辖,1727年清政府设置的管理机构是
A.伊犁将军B.盛京将军C.西域都护D.驻藏大臣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选择题:(1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