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人教版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六课 北宋的政治 课时训练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383766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8/3/16

1.综合题(共2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太祖既得天下,召普问曰:“天下自唐季(末)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十姓,兵革不息,苍生涂地,其因何也?普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长久之计,其道何如?”普曰:“陛下之言及此,天地神人之福也。唐季(末)以来,战衅不息,国家不安者,其故非他,方镇(藩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矣。今所以治之,无他奇巧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天下自安矣。”

﹣﹣《续资治通鉴长编》

请回答:(1)“太祖”指何人?

(2)材料中指出“兵革不息”,其原因是什么?

(3)针对“普”的建议,太祖采取了哪些措施?这些措施产生了什么影响?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

材料二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男儿若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

材料三 如下图。


(1)材料一、材料二反映了宋朝统治者实行的什么政策?
(2)宋朝统治者实行这一政策的目的是什么?有何影响?
(3)材料三中宋朝科举考试的人数大大增加,其原因是什么?产生了什么作用?

2.选择题(共9题)

3.
下图是一幅残缺的中国古代“地方机构示意图”。请依据留存信息,判断该图反映的朝代是
A.汉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
4.
北宋军队“兵不识将,将不识兵”现象的产生,其根本原因是北宋统治者为了(    )
A.防止武将专权B.强干弱枝C.加强禁军D.使其互相牵制
5.
宋太祖去世前立遗嘱说:你们子孙相传,绝对不能杀一个读书人。他之所以这样做主要是因为(   )
A.吸取前朝教训,重文轻武B.重视教育
C.文人受理学熏陶,忠君思想浓厚D.自己是文人出身
6.
下图反映了北宋哪一方面的政治改革措施
A.在地方设置节度使
B.加强中央集权
C.分割宰相职权
D.改革科举制度
7.
“黄袍加身”“杯酒释兵权”是大家所熟知的历史典故。这些历史典故与下列哪个人物有关(  )
A.刘邦B.李渊C.赵匡胤D.杨坚
8.
北宋为了防止武将专权,主要实行的措施是(  )
A. “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B. “武夫悍将……有其甲兵”
C. “兵无常帅,帅无常师”
D. “制其钱谷,收其精兵”
9.
北宋初年出现了“兵不识将,将不专兵”的局面,军队战斗力大为削弱。造成这一局面的直接原因是统治者(  )
A.实行养兵政策
B.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
C.经常调换军队将领,定期换防
D.控制对军队的调动
10.
下图中政权①的建立者是(   )
A.阿保机B.元昊C.阿骨打D.赵匡胤
11.
下图陈桥驿纪念馆匾额上三个烫金的大字“陈桥驿”,门柱上镌刻着纪念馆馆长李天锡书写的楹联:陈桥兵变奠宋代基业,黄袍加身定赵氏乾坤。它见证了一人黄袍加身,代周称帝,建立宋朝的一幕。你知道这“一人”是谁吗?(  )
A.寇准B.赵匡胤C.岳飞D.赵构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