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崇仁县第二中学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83642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8/3/25

1.判断题(共3题)

1.
唐朝完成了经济重心的南移,民间流传“苏湖熟,天下足”。
2.
明成祖时期,郑和率领船队下西洋,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西海岸促进了中国与南洋及非洲各国的交往。
3.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取得伟大胜利。

2.综合题(共2题)

4.
学习历史的方法多种多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史料实证】
材料一见下图

(1)材料一中的这张旧纸币是小明同学家中收藏的,该纸币上印有“中华民国三十四年印”的字样,他认为该纸币是在抗日战争胜利那一年发行的,你认为他的判断是否正确?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由。请你再判断该纸币上的人物是谁?
【梳理归纳】
材料二某同学为复习“步入近代”专题,制作了如下思维导图。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为该同学完善思维导图中的内容。①;②;③;④(人物)。
【识图明史】
材料三见下图

(3)通过观察分析材料三图片中的有关信息,可以看出当今世界呈现了怎样的政治格局?在新的世界格局的形成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什么?
【关注热点】
材料四2017年5月14日至15日,中国在北京主办“一带一路”(“一带”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一路”是指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这是各方共商、共建“一带一路”,共享互利合作成果的国际盛会,也是加强国际合作,对接彼此发展战略的重要合作平台。
——摘编自新华网
(4)现实是历史的延续。为开辟丝绸之路做出突出贡献的历史人物是谁?结合材料四,说出我国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顺应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趋势?
5.
创新是引领时代和事业前行的不竭动力。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秦皇汉武缔造了秦汉帝国的辉煌,实现了秦汉大一统局面。请分别举出他们为加强中央集权而创新的地方治理措施。
(2)社会主义建设是一项伟大的创新实践。列宁说:“我们在夺取政权后便知道,不存在将资本主义制度具体改造成社会主义制度的现成方法。……我不知道哪位社会主义者处理过这些问题。……我们必将根据实验作出判断。”20世纪20年代初,列宁领导苏俄进行了怎样的“实验”?它实施的经济效果如何?
(3)“一国两制”的构想,是中国共产党在推进祖国统一大业中所展现的创新智慧。请指出“一国两制”中的“一国”指什么?举例说明这一构想在实践中已结出的硕果?

3.选择题(共8题)

6.
下面是某同学进行历史探究学习时设计的年代尺,你能推断他探究的主题是
A.近代化的探索
B.抗日战争的胜利
C.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发展壮大
D.中共与新民主主义革命
7.
“这里本是黄土高原上一块贫瘠的土地,自从中央红军长征来到这里,它就由一个默默无闻的地名逐渐成为决定中国命运的思想制高点。”文中的“这里”是指( )
A.瑞金B.遵义C.赤水D.延安
8.
如果要为如图历史事件配解说词,你认为最恰当的是
A.我国彻底消灭了封建剥削制度
B.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我国开始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D.我国实现了民族独立和国家解放
9.为了临床测定病人血液的体积,可根据磷酸盐在血液中被红血球吸收这一事实,向病人体内输入适量含有 P1532 的血液4 cm3分为两等分,其中一份留作标准样品,20 min后测量出其放射性强度为10 800 s-1;另一份则通过静脉注射进入病人体内,经20 min后,放射性血液分布于全身,再从病人体内抽出血液样品2 cm3,测出其放射性强度为5 s-1,则病人的血液体积大约为多少?
10.
构建知识的结构是学习历史的一项基本能力。下面是某同学编制的知识结构示意图,由此判断他学习的主题是( )
A.近代西方民主发展的进程B.欧洲国家民主独立的过程
C.多民族国家的统一进程D.反对殖民压迫的历程
11.
下列示意图中,正确反映“三角贸易”航程的是(   )
A.B.
C.D.
12.
从查理曼帝国到哈布斯王朝,从拿破仑到希特勒,都企图通过军事和战争手段实现统一欧洲的梦想,到头来他们都失败了,这证明欧洲一体化必须坚持
A.继续奉行杜鲁门主义
B.和平与发展的道路
C.建立统一的宗教信仰
D.实行贸易保护手段
13.
许多欧洲人已经从“我是法国人”或“我是意大利人”转变为“我是欧洲人”,能够反映这一观念转变的是
A.
B.
C.
D.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判断题:(3道)

    综合题:(2道)

    选择题:(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