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交流促进发展,开放带来进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西域通道以后,西域的葡萄、石榴、苜蓿、胡桃(核桃)、胡萝卜、汗血良马以及名贵毛织品等陆续传入中原地区,丰富了内地的经济生活。与此同时,中原则向西域地区输送大量的丝织品和金属工具,并把铸铁、凿井挖渠的技术传到西域。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教参
⑴材料一中所说的“西域通道”后来被称作什么?请根据材料一概括写出这条通道在东西方交流中的作用。
材料二 洋务派为了供应军事工业所需要的原料、燃料和运输,……从70年代开始,便陆续创办工矿业和交通运输业。一部分官员、地主、商人投资开办资本主义近代企业,……从1872年到1894年,开办的企业单位共有100多家,投资总额五六百万元,雇工近三万人。
——白寿弈《中国通史纲要》
⑵根据材料二说明洋务运动在客观上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材料三 纱厂的创办人……是夺魁的状元。那时,中国社会地位的排列顺序是“士、农、工、商”,状元是“士”中的极品,最受人们的羨慕和尊敬,而工商业却是被士大夫们看不起的“末业”。一个状元竟然“舍本逐末”这在历史上还从来没有过。
——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⑶材料三中提到的这位状元是谁?他认为要挽回中国的利益必须发展本国的工商业,于是提出了什么口号?
材料四 下图

⑷材料四所示局面的出现,得益于党中央在哪次会议上作出的什么决策?
材料五 2001年,亚太经合组织会议在中国上海召开……2017年5月14—15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中国北京召开……中国的“朋友圈”不断扩大,在诸多国际事务中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
——摘编自时政新闻
⑸根据材料五,指出中国的“朋友圈”不断扩大,顺应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趋势?
材料一 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西域通道以后,西域的葡萄、石榴、苜蓿、胡桃(核桃)、胡萝卜、汗血良马以及名贵毛织品等陆续传入中原地区,丰富了内地的经济生活。与此同时,中原则向西域地区输送大量的丝织品和金属工具,并把铸铁、凿井挖渠的技术传到西域。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教参
⑴材料一中所说的“西域通道”后来被称作什么?请根据材料一概括写出这条通道在东西方交流中的作用。
材料二 洋务派为了供应军事工业所需要的原料、燃料和运输,……从70年代开始,便陆续创办工矿业和交通运输业。一部分官员、地主、商人投资开办资本主义近代企业,……从1872年到1894年,开办的企业单位共有100多家,投资总额五六百万元,雇工近三万人。
——白寿弈《中国通史纲要》
⑵根据材料二说明洋务运动在客观上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材料三 纱厂的创办人……是夺魁的状元。那时,中国社会地位的排列顺序是“士、农、工、商”,状元是“士”中的极品,最受人们的羨慕和尊敬,而工商业却是被士大夫们看不起的“末业”。一个状元竟然“舍本逐末”这在历史上还从来没有过。
——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⑶材料三中提到的这位状元是谁?他认为要挽回中国的利益必须发展本国的工商业,于是提出了什么口号?
材料四 下图

⑷材料四所示局面的出现,得益于党中央在哪次会议上作出的什么决策?
材料五 2001年,亚太经合组织会议在中国上海召开……2017年5月14—15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中国北京召开……中国的“朋友圈”不断扩大,在诸多国际事务中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
——摘编自时政新闻
⑸根据材料五,指出中国的“朋友圈”不断扩大,顺应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趋势?
2.
为纪念中国共产党诞辰97周年,某校九年级学生开展以“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为主题的探究活动。
活动一 看图说史

⑴上述图片对应的历史事件先后顺序是________(填序号),简要说说图②历史事件的重要意义。
活动二 读文析史
日本帝国主义武力侵占平津与华北的危险,已经放在每一个中国人的面前。全中国的同胞们!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
——中共中央《为日军进占卢沟桥通电)(1937年7月8日)
⑵该通电的直接背景是什么?概括该通电的核心主张。
活动三 史论结合
⑶根据表格要求填写相应的史实或结论。
⑷综合本次主题研究活动,你从中得到哪些启示?
活动一 看图说史

⑴上述图片对应的历史事件先后顺序是________(填序号),简要说说图②历史事件的重要意义。
活动二 读文析史
日本帝国主义武力侵占平津与华北的危险,已经放在每一个中国人的面前。全中国的同胞们!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
——中共中央《为日军进占卢沟桥通电)(1937年7月8日)
⑵该通电的直接背景是什么?概括该通电的核心主张。
活动三 史论结合
史 实 | 结 论 |
例:1927年,***率部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 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
1946年6月,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 ① |
② | 我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
⑶根据表格要求填写相应的史实或结论。
⑷综合本次主题研究活动,你从中得到哪些启示?
3.
发展是时代之要求,兴国之要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东方文化较高诸邦……以受古代文化积染既深,种种因袭牵制,改革非易……秦人在文化上之历史,较之东方诸国,亦远为落后,故转得为种种之创建……新制度之创建,惟秦为最有功焉。
——《秦集史》
⑴根据材料一,概括商鞅变法有利条件。变法中促使秦国社会转型,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的是哪一措施?
材料二 “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特区姓‘社’不姓‘资’。……”
——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陪同邓小平巡视的陈开枝这样比喻:“南方视察就是一个退役的老船长,他看着船的方向有问题,又一次跳上船头,把……航船摆正了。”
⑵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航船摆正了”的含义。
材料三 在19世纪后期,落后于英国和法国技术的美国技术,突然获得了大发展,并以电灯、打字机、电话以及三样革命性进展——电、汽车和飞机——改变了世界。
⑶材料三中美国的“三样革命性进展”是哪次革命的成果?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进行这次革命的政治条件是什么?
材料四 1951年,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等六国签订《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1957年又签订《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决心建立密切的合作基础,保证国家经济和社会的进步。1967年这些国家共同倡导的欧共体正式成立。
材料五 法、意、德、美四国国民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统计表
⑷根据材料四、五,分析表中法国、意大利、联邦德国国民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高于美国的原因。20世纪90年代,欧洲各国为实现“新的欧洲统一”,在政治领域采取的重大举措是什么?
⑸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一个国家要发展应具备哪些因素?(写出两条即可)
材料一 东方文化较高诸邦……以受古代文化积染既深,种种因袭牵制,改革非易……秦人在文化上之历史,较之东方诸国,亦远为落后,故转得为种种之创建……新制度之创建,惟秦为最有功焉。
——《秦集史》
⑴根据材料一,概括商鞅变法有利条件。变法中促使秦国社会转型,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的是哪一措施?
材料二 “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特区姓‘社’不姓‘资’。……”
——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陪同邓小平巡视的陈开枝这样比喻:“南方视察就是一个退役的老船长,他看着船的方向有问题,又一次跳上船头,把……航船摆正了。”
⑵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航船摆正了”的含义。
材料三 在19世纪后期,落后于英国和法国技术的美国技术,突然获得了大发展,并以电灯、打字机、电话以及三样革命性进展——电、汽车和飞机——改变了世界。
⑶材料三中美国的“三样革命性进展”是哪次革命的成果?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进行这次革命的政治条件是什么?
材料四 1951年,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等六国签订《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1957年又签订《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决心建立密切的合作基础,保证国家经济和社会的进步。1967年这些国家共同倡导的欧共体正式成立。
材料五 法、意、德、美四国国民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统计表
国别 时间 | 法国 | 意大利 | 联邦德国 | 美国 |
1960至1969年 | 5.9% | 5.9% | 4.9% | 3.9% |
⑷根据材料四、五,分析表中法国、意大利、联邦德国国民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高于美国的原因。20世纪90年代,欧洲各国为实现“新的欧洲统一”,在政治领域采取的重大举措是什么?
⑸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一个国家要发展应具备哪些因素?(写出两条即可)
2.选择题- (共12题)
5.
《宋史》记载:“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和民间谚语“苏湖熟,天下足”。这两段材料所反映的现象主要说明了
A.国家重点支持东南沿海的开发 |
B.苏州和湖州是我国的经济重心 |
C.东南沿海地区农民赋税负担重 |
D.江南地区已成为全国经济重心 |
7.
了解因果关系,是历史学习的基本要求之一。以下因果关系,错误的是()
A.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B.第二次鸦片战争——列强的侵略从商品入侵转变为资本入侵 |
C.甲午中日战争——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清政府完全变成“洋人的朝廷” |
8.
当代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写道:“它使中国两千多年的皇帝制度彻底崩溃,是中国帝制与共和意识的分水岭,尽管它的结局是悲剧性……”材料中的“它”是指( )
A. 戊戌变法 B. 新文化运动 C. 辛亥革命 D. 北伐战争
A. 戊戌变法 B. 新文化运动 C. 辛亥革命 D. 北伐战争
9.
下表为某战役主要战绩表,根据表格内容判断该战役是
指挥者 | 战役时间 | 死伤俘日伪人数 | 破坏交通线 | 拔掉据点 | 战斗次数 |
彭德怀 | 3个半月 | 40000多人 | 2000多千米 | 近3000个 | 1800多次 |
A.贺胜桥战役 | B.台儿庄战役 | C.百团大战 | D.淮海战役 |
10.
1953年是中国经济史上一个重要分水岭,从那时起,中国人熟悉了一个经济术语:“五年计划”。以下属于“一五”计划成就的是
①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
②修建青藏、新藏等公路
③农村的乡镇企业发展迅速
④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
①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
②修建青藏、新藏等公路
③农村的乡镇企业发展迅速
④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11.
世界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中关于公平、正义曾有过这样的表述:“发扬正义于世,灭除不法邪恶之人,使强不凌弱。”这部法典是( )
A.《汉谟拉比法典》 |
B.《唐律疏议》 |
C.《拿破仑法典》 |
D.《权利法案》 |
12.
19世纪80年代,日本政府陆续将一大批国营工厂无偿或以优惠的价格转让给私人资本家,这反映了明治政府( )
A.加强中央集权 | B.扶植私人企业推动工业发展 |
C.重视“科教兴国” | D.提倡“文明开化” |
13.
有学者认为:“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期,对欧洲大陆来说是一个大动荡的时代,同时也是历史性变革的时代。”推动“历史性变革”的思想因素是
A.文艺复兴 | B.自由主义 | C.启蒙运动 | D.马克思主义 |
14.
下图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一幅海报(海报译文:这些妇女也在尽微薄之力,学习制造军火),反映了妇女们走进工厂,代替男人们维持战争工业。这表明


A.妇女地位显著提高 |
B.战争减少就业机会 |
C.战争波及更多民众 |
D.民用工业受到影响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