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北师大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明清王朝的繁盛与近代前夜的危机测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383526

试卷类型:单元测试
试卷考试时间:2018/4/6

1.综合题(共4题)

1.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历代中央政府为促进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巩固采取了有效的措施进行管辖。结合下图和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写出清朝对A地实行有效管理的具体措施。
(2)清朝时B发生什么叛乱?对该地实行了怎样的管辖?
(3)写出清朝对C地的管理措施。
(4)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试分析“民族关系和国家发展”之间的联系。
2.
明清时期,中央集权进一步强化到古代最高峰。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结合材料一,说出明朝是如何强化皇权的?
材料二

(2)根据上图,完成下表。
机构名称
 
设立皇帝
雍正
大臣职责
跪受笔录,传达圣旨。
影响
 
 
材料三“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雍正帝时的一位进士因写这两句诗而被斩首。
(3)材料三中的进士为何招来杀身之祸?谈谈文化专制带来的影响。
3.
反抗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主张和平交往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材料一中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哪里?请简要评价郑和下西洋的历史地位。
材料二 明朝时,一位将领年轻时曾写下豪迈诗句:“封侯非我愿,但愿海波平。”这位将领后来受到浙江、福建等沿海人民的高度赞扬。
(2)写出这位将领的主要功绩。
材料三  2017年2月27日,“延平王神驾赴台巡境”活动在位于“郑成功祖地”的福建省南安市石井镇的郑成功庙前举行,此次是大陆郑成功神驾首次到台湾巡游会香。石井郑成功祖庙主委郑永芳介绍说,“郑成功是海内外炎黄子孙共同的民族英雄,是台湾民族尊崇的‘开台圣王’。”郑成功驱逐荷夷、开发宝岛、教化惠民的丰功伟绩,爱国御辱、忠贞爱民、开拓创新、坚韧不拔的成功精神,一直被海内外中华儿女所传承和纪念。
(3)郑成功为什么能得到人们的高度赞扬?郑成功“驱逐荷夷”有何重大意义?
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清乾隆帝致英国乔治三世的信函中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材料二 清初的40年,实行严厉的海禁政策,不许人民擅自出海贸易。统一台湾后,开放了四个港口对外通商……后又关闭其他港口,只留广州一地对外通商,并规定由政府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管理贸易。
(1)材料一反映了清朝统治者怎样的思想?
(2)材料二反映了清朝前期实行了什么政策?
(3)说说清朝实行这一政策所带来的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

2.选择题(共19题)

5.
某历史小组选用下面四幅图片及相关知识制作网页,下面最能反映网页主题的是
《盛世滋生图》

《乔家大院》

《胡雪岩》

清明上河图
A.古代印刷业的发展
B.古代手工业的发展
C.古代商业的繁荣
D.古代城市的发展
6.
电视剧《朱元璋》讲述朱元璋从一个放牛娃到开创大明帝国的传奇经历。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定都在(  )
A.大都B.应天府C.开封府D.长安
7.
明朝时农业发展迅速,这时从南美洲引进的农作物有(  )
①玉米
②甘薯  
③花生   
④向日葵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8.
不到长城非好汉。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古代劳动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明长城(如下图)总长万余里,她的东西起止点是(  )
A.东起嘉峪关,西至辽东
B.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
C.东起嘉峪关,西至山海关
D.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
9.
下图人物是明末农民起义军的领袖。下面关于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
B.攻入西安,建立大顺政权
C.攻入北京,推翻明王朝
D.统一女真各部,建立大金政权
10.
苏州城外黄家巷,在明代“烟户甚稀”,到了清代前期,“生齿(泛指人口)日繁,人物殷富”。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A.对外贸易繁荣,社会财富增加
B.小农经济发展,推动人口增长
C.商品经济发展,带动市镇繁荣
D.政府鼓励垦荒,城郊得到开发
11.
京剧是中国的“国粹”,生旦净末丑影响全世界。下面关于京剧形成的原因不包括(  )
A.戏曲已成为城乡人民的文化需求
B.地方戏曲日益繁盛
C.文化专制导致了戏曲的繁荣
D.徽班艺人的长期努力
12.
郑和能够七下西洋的最根本条件是
A.明朝国力雄厚
B.船队配有完整的航海图和指南针
C.明朝航海技术十分先进
D.郑和本人具有勇于开拓的精神
13.
清初接见达赖五世,并正式赐予“达赖喇嘛”封号的是
A. 顺治帝 B. 康熙帝 C. 雍正帝 D. 乾隆帝
14.
明太祖时,全国重大军政事务都由他亲自处理,忙得不可开交。这是因为
A.废除了丞相
B.废除了行中书省
C.废除了三司
D.废除了锦衣卫
15.
明清时期,丞相制度的废除、军机处的设立、八股取士、大兴文字狱,这些举措从本质上反映了
A.皇权统治的加强
B.文化专制的加强
C.思想控制的强化
D.资本主义因素萌发
16.
“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在此思想影响下,统治者实行(  )
A.闭关锁国B.重农抑商C.君主专制D.对外贸易
17.
记载了农业和手工业各部门的生产技术,记述了中国在当时世界上具有先进水平的科学技术,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是(  )
A.《天工开物》B.《齐民要术》C.《本草纲目》D.《农政全书》
18.
北京,新中国的首都。历史上,哪位皇帝最早迁都北京,奠定了北京发展的基础。( )
A.明太祖B.康熙帝C.明成祖D.乾隆帝
19.
四大名著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中的经典作品,是世界宝贵的文化遗产。下面属于四大名著的是(   )
①《牡丹亭》  ②《三国演义》   ③《红楼梦》 ④《水浒传》   ⑤《西游记》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③④⑤D.①②③⑤
20.
明朝中后期,以市井芸芸众生为主人公的世情小说勃兴,这些作品,有的描绘小手工业者之间真诚互助的新型职业道德,有的宣扬蔑视金钱等级、贵在知心互重的婚恋观念,也有的歌颂商人追求金钱、海外冒险的理想。这段材料表明世情小说勃兴与下列哪一现象密切相关?(  )
A. 民族矛盾尖锐 B. 皇权高度膨胀
C. 工商业市镇繁荣     D. 近代科学传入
21.
下列关于明朝时期对外交往与冲突的陈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
A.明朝中期,倭寇开始骚扰我国沿海地区
B.郑和的船队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C.历史上第一批对我国进行侵略活动的包括葡萄牙殖民者
D.戚继光抗倭斗争中最著名的战役是台州大捷
22.

认识自身,了解人体的结构和生理,是健康生活的基础.

23.
概括各历史阶段的总体特征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繁盛与危机并存”是对下列哪一历史时期总体特征的最好概括(  )
A. 魏晋南北朝时期 B. 隋唐时期 C. 辽宋夏金元时期 D. 明清时期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选择题:(1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12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