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年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历史单元同步检测卷: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展和社会变化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383516

试卷类型:单元测试
试卷考试时间:2018/4/19

1.综合题(共2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宋真宗死后,辽朝大臣集会致哀,辽道宗说:“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互休养生息,人人居安,不乐战争。”
(1)辽朝与朝廷“和好年身”得益于哪一历史事件?
(2)这一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及当时在职的宰相是谁?
(3)这一历史事件给人们带来了和平安定的生活,但也有消极影响,消极影响是什么?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西夏与北宋的战争,破坏了党项族与汉族人民的正常贸易,中断了内地对西夏的粮食供应,西夏人民怨声载道,“战不如和”等歌谣广为传唱。后来,西夏统治者向北宋提出交好的请求。双方和议商定:元昊取消帝号,接受北宋册封,称夏国主。北宋每年给西夏银7.2万两,茶叶3万两,绢15.3万匹。
(1)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与辽、西夏等少数民族政权的战争带来了什么危害?
(2)材料中北宋与西夏的和议有什么积极作用?

2.选择题(共17题)

3.
辽与西夏分别是契丹与党项建立的少数民族政权,两者的相似之处是(  )
A.两族所建政权同一年灭亡
B.创立政权在宋朝建立之后
C.仿汉字结构创制本民族文字
D.均曾与北宋结为兄弟之国
4.
历史影视作品对历史进行艺术加工,但必须尊重历史事实。下列情节与历史事实不相符的是( )
A.秦始皇规定以小篆作为标准文字,颁行天下
B.铁木真仿效中原王朝的政治体制,建立行省制度
C.宋朝政府先后在广州、杭州等地设置市舶机构管理海外贸易
D.唐朝玄奘为中印文化交流做出了杰出贡献
5.
(题文)南宋时期,海外贸易范围很广,东到朝鲜、日本,西至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那时阿拉伯、东南亚等地区的商人经常来华从事贸易。宋朝政府给他们办理手续的机构是(  )
A.市舶司B.三司
C.宣政院D.西域都护
6.
宋代重庆的制瓷业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重庆黑斑釉瓷器最重要的产地在(  )
A.沙坪坝磁器口B.九龙坡杨家坪C.南岸黄桷垭D.江北石船
7.
某历史小组选用下面四幅图片及相关知识制作网页,下面最能反映网页主题的是
《盛世滋生图》

《乔家大院》

《胡雪岩》

清明上河图
A.古代印刷业的发展
B.古代手工业的发展
C.古代商业的繁荣
D.古代城市的发展
8.
美国学者罗兹·墨菲在《亚洲史》中说:“在许多方面,宋朝在中国都是个最令人激动的时代,它统辖着一个前所未见的发展、创新和文化繁盛期。”下列各项中属于宋朝“创新和文化繁盛”表现的是
①指南针用于航海    ②设立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
③开创了行省制度    ④形成了词创作的繁荣局面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⑧④
9.
(题文)实行重文轻武政策的朝代是(  )
A.宋朝B.元朝C.唐朝D.隋朝
10.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反映了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这一经济格局完成于(  )
A.南北朝B.五代十国C.北宋D.南宋
11.
下面这道连线题搭配正确的是
①辽—契丹族
②西夏—元昊
③阿骨打—党项族
④金—阿保机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12.
岳飞赢得后人尊敬的主要原因是(  )
A.被秦桧诬陷,蒙受冤屈B.率领岳家军打败辽兵
C.扭转了宋金对峙的局面D.坚持抗金,精忠报国
13.
下列关于宋代经济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出现了农业生产工具秧马
B.太湖地区成为全国的粮食生产中心
C.宋代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
D.南宋时在四川地区出现交子
14.
“广南市舶,利入甚厚,提举官宜得人而久任,庶蕃商肯来,动得百十万缗,皆宽民力也。”宋高宗这句话反映了宋代(  )
A.南方农业繁荣B.北方手工业先进
C.海外贸易兴盛D.南方造船业发达
15.
宋代时期,重庆经济获得发展。既是荔枝重要产地、造船中心,又是物资集散地的是(  )
A.渝州B.合州C.昌州D.南平军
16.
宋朝流行“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钉”,原因是
A.尚武轻文
B.重文轻武
C.文武分途
D.外族入侵
17.
从魏晋以来南方经济开发到南宋时期全国经济重心南移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
A.北方人南迁为南方补充大量的劳动力
B.南方自然条件比北方优越
C.北方人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
D.“苏湖熟,天下足”谚语的流传
18.
下列搭配正确的是
A.秦朝--孝文帝改革--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B.汉朝--指南针的发明--为欧洲新航路的开辟创造了条件
C.唐朝--科举制的创立--促进了教育事业和文学艺术的发展
D.元朝--行省制度--我国省级行政区设立的开始
19.
如图,在一次拍卖会上,人们见到了一件珍贵的拍品。专家鉴定它是出自当时浙江范围内的一个名窑,距今近千年。它应该出自()
A.越窑B.哥窑
C.邢窑D.景德镇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1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