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福建福安市溪潭中学初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383500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2/7/27

1.综合题(共6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共15分 )
材料一  “苏湖熟,天下足。”
材料二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材料三  关于《资治通鉴》一书,司马光在《进通鉴表》中曾说:“专取关国家盛衰,系生民休戚,善可为法,恶可为戒者。”
材料四  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多媒体动漫长卷《清明上河图》,用北宋繁荣的都市风貌,辉映其“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极大地吸引了参观者的兴趣。
问题:
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个时期江南的经济状况?(2分)
材料二,描写的是宋朝的哪一节日?它和我们现在的哪一传统节日相似?(4分)
材料三,《资治通鉴》记述了哪一段历史?(2分)
材料四,《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哪一城市的繁荣景象?当时该城市内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称为什么?(4分)
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宋朝在定都开封期间,出现过哪些与之并立的少数民族政权?(3分)
2.
我国古代妇女缠足的陋习逐渐传开是在隋唐时期。
错误: 订正:
3.
隋唐时期,我国发明了印刷术,《金刚经》是世界上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活字印刷品。
错误: 订正:
4.
明末清初,我国东南沿海和北疆相继遭到日本、荷兰、沙俄的侵略,为了反抗外来侵略,广大爱国军民进行三次英勇斗争,并取得了重大胜利。在这三次可歌可泣的斗争中涌现出了两位民族英雄,他们高尚的精神品质和反抗外来侵略的强烈爱国主义精神将永远镌刻在中华民族的史册上。( 共13分 )
问题:(1)材料中所说的“三次英勇斗争”是指哪三次反侵略斗争?(6分)
(2)材料中反映的“两位民族英雄”分别是谁?(4分)
(3)结合材料谈谈作为时代青年应如何肩负起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3分)
5.
在北宋都城东京的瓦子里,青天大人包拯看到了小说《红楼梦》。
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在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向东西方传播的过程中,贡献最大的是意大利商人。
错误: 订正:

2.选择题(共18题)

7.
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最后完成于()
A.唐朝B.北宋C.南宋D.元朝
8.下列关于光合作用过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9.下列关于光合作用过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10.
“交子”反映的经济现象,最早出现于北宋的(  )
A.四川地区B.中原地区C.江东地区D.三吴地区
11.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汉汗青”。这是流传至今的千古名句,这句诗的作者是(  )
A.文天祥B.李 纲C.岳 飞D.韩世忠
12.
西藏正式成为我国的一个行政区是在(  )
A.唐 朝   B.元 朝   C.清 朝   D.新中国成立后
13.某蛋白质分子由l00个氨基酸组成,含2条肽链,则在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该蛋白质的过程中产生的水分子个数为(  )
14.美国科学家鲁宾和卡门用18O分别标记H2O和CO2中的氧,证明了光合作用(  )
15.
1368年,在应天称帝,建立明朝的皇帝是(   )
A.朱元璋B.朱 棣C.忽必烈D.努尔哈赤
16.如图是高等动物细胞的结构模式图.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17.
领导土尔扈特部重返祖国的英雄是(  )
A.岳 飞B.渥巴锡C.戚继光D.张 骞
18.
我国现有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建筑群是(  )
A.北京故宫B.万里长城C.承德避暑山庄D.秦始皇陵
19.
宋应星的重要成就是(  )
A.发明指南针B.发明活字印刷术
C.编著《本草纲目》D.编著《天工开物》
20.染色体的主要组成成分是(  )
21.
下列人物能称得上“华佗再世”的是(  )
A.毕 昇B.李 冰C.李 春D.李时珍
22.
玄奘高僧西天取经的故事,被艺术家搬上银幕,你最熟悉的一部电视剧是(  )
A.《三国演义》B.《西游记》C.《红楼梦》D.《水浒传》
23.下列关于酶的叙述,错误的是(  )
24.下列关于酶的叙述,错误的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6道)

    选择题:(1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3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