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4题)
材料一:东汉以后,由于黄河流域战乱频仍,我国出现了人口由北向南流动、经济重心逐渐南移的历史趋势。
朝代 | 南方 | 北方 | ||
人口(户) |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 人口(户) |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 |
西汉 | 2470685 | 19.8% | 9985785 | 80.2% |
唐代 | 3920415 | 43.2% | 5148529 | 56.8% |
北宋 | 11224760 | 62.9% | 6624296 | 37.1% |
材料二:太湖流域苏州、湖州的稻米产量占全国首位,故有“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两浙的丝织品已跃居全国首位。宋代制瓷出现许多名窑,后来居上的景德镇窑成为瓷业中心。宋代的造船技术居于世界前列,海船制造中心分布在东南沿海的大城市。宋代商业繁荣,内外贸易空前活跃,北宋时的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泉州作为外贸港口在宋代崛起,南宋以后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
(1)材料一表格反映了我国人口在宋朝时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根据材料二,概括我国南方经济发展的特点。(写出2点)
(3)根据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发展趋势。
(4)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

(1)你知道这是哪个朝代的疆域图吗?你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2)它是哪个民族建立的政权?在这个民族发展的历史上,有两位杰出人物,他们是谁?他们各自的历史功绩是什么?
(3)这个王朝在我国历史上有什么贡献?

(1)图一为阿保机,他建立了什么政权?
(2)图二为元昊,他是哪一民族首领?他建立了什么政权?
(3)读图三,说出辽和西夏分别与北宋订立了什么的盟约。
(4)人们对北宋与辽和西夏的两次议和活动大致有两种看法:其一,认为北宋接受了少数民族政权议和条件给当时的人民带来了沉重了负担,弊大于利,此举不可取。其二,认为议和活动是民族和睦的表现,利大于弊。请结合时代背景和有关史实,根据自己的理解,说明你同意哪一种看法,并阐述理由。
阅读下面材料
材料一:在黏土做的一个个小方块上刻出单字,再用火烧硬,成为陶字。排版时,在铁板上放置一个铁框,将陶字排满铁框为一版。一版印刷的同时,可以排另一版,效率很高,印完一版后,陶字拆下可再用, 所以称为活字。材料二:英国哲学家、思想家培根说:这三种东西曾改变整个世界的面貌和状态,第一种是在文字方面,第二种是战争中,第三种是在航海上。由此又产生了无数变化,这种变化是如此之大,以至于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教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机械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深远的力量和影响。
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是我国古代哪一项重大发明?它的发明者是谁?你知道它和隋唐时期的雕版印刷术相比有什么优点吗?
(2)材料二中培根所说的应用在战争上的发明是什么?它是在何时发明、何时开始运用到军事领域?他的发明对欧洲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3)培根所说的“第三种东西”是什么?
(4)材料二的评价说明了什么问题?
2.选择题- (共17题)
A. 山东、山西、河北直属中书省
B. 设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
C. 宣政院立接统辖西藏各项亊务
D. 行省之下,各地设路、府、州、县
A.东汉丝绸之路的开辟,促进了东西方的经济交流 |
B.唐代后期,我国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
C.宋代商品经济活跃,不仅大城市有早市、夜市,乡镇还出现了草市 |
D.清代采取闭关锁国政策,断绝了和世界各国的往来 |
朝代 | 南方 | 北方 | ||
人口(户) |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 人口(户) |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 |
西汉 | 2470685 | 19.8% | 9985785 | 80.2% |
唐代 | 3920415 | 43.2% | 5148529 | 56.8% |
北宋 | 11224760 | 62.9% | 6624296 | 37.1% |
A.南方人口变化主要取决于海外贸易的发展 |
B.北方人口变化的主要原因是自然灾害频发 |
C.人口数的变化,说明了宋代经济重心实现了南移 |
D.宋代南方人口的增加,说明当时统治者更加重视农业生产 |
A.罢黜百家一一七国之乱 |
B.赤壁之战一一曹操统一北方 |
C.汉初休养生息一一开元盛世 |
D.澶渊之盟一一宋辽百年和平 |
A.目的是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践扈弊端的重现 |
B.造成轻视军事建设的后果 |
C.主要特点是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 |
D.促进整个社会文化素养的提高 |
A.民族政权的并立 |
B.国家的统一 |
C.民族政权的繁荣 |
D.中华大家庭的团圆 |
A.狂欢节 | B.瓦子 | C.庙会 | D.集会 |
A.司农司 |
B.行中书省 |
C.宣政院 |
D.中书省 |
①案上摆着《史记》②蒙古军队进攻辽、西夏时使用突火枪
③成吉思汗登长城察看军情 ④营帐内挂着一幅元代疆域图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选择题:(1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