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荣昌区盘龙镇初级中学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83456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8/4/9

1.综合题(共4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材料一王赓武在《中国迎来第四次崛起》中提到:“历史上,中国至少曾有三次被公认为是地区最强大的国家。第一次是从公元前3世纪到公元3世纪。当时汉朝周边的一些国家开始进口汉朝的商品和技术——主要是丝绸、纸张、陶瓷。7世纪唐朝的建立不仅宣布了中国的第二次崛起,而且巩固了中国在南方的力量,并通过陆路向四周扩展影响力。这种影响还传播到了隔海相望的日本,中国不仅高度开放而且迎来一个贸易和工业不断增长的时代。1368年明朝建立,中国由此实现了第三次崛起。虽然与前两次相比有些逊色,中国强大力量任给这一地区留下很深的印象。”
材料二郑和船队所到之处,以礼相待,尊重当地风俗,公平贸易,并将海外的先进文化与科技带回国内,因而为中国赢得了信誉和朋友。郑和船队不以贸易获利为目的,丰厚的馈赠给予明朝财政巨大的经济负担,随着国力衰退,航海壮举悄然结束。
材料三清朝乾隆致英国国王乔治三世信中的几句话:“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中国古代三次崛起体现的共同特征
(2)根据材料三,想一想清朝采取了哪种对外贸易政策?采取此政策造成了什么危害?(至少回答两个方面)
(3)你认为如何才能实现中国的第四次崛起?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为挽救民族危亡,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前赴后继地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
(1)中国共产党延续了孙中山未竟事业,开启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开创的正确的革命道路是什么?
(2)1935年10月,***在一首诗中写到:“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请问红军为什么远征?“三军过后尽开颜”指的什么事件?
(3)从南湖红船到八一枪声,从井冈号角到长征壮歌,从抗日烽火到建国大业,中国共产党走过一条艰难曲折的革命道路。请分别举出南湖红船、八一枪声和井冈号角所反映的重大事件。
3.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对华全面侵略,最致命的错误是大大低估了中国民众内部深深蕴藏着的那种无穷无尽的力量,特别是当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关头时那种万众一心的民族凝聚力。 日本侵略者眼中看到的只有武器而看不到人。 他们只从两国军事力量的对比出发,以为只要给中国有力的“一击”,只需要几个月就可以使中国屈服。可是,他们的算盘完全打错了,结果大大出乎他们意料,深深地陷入中国战场的泥淖中无法自拔。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二  国民政府迁都重庆后,蒋介石认为现在的侵略国家的对面一定会产生一个英美法苏中的联合阵线,他还相信,随着形势的发展,反法西斯同盟一定会建立。珍珠港事变之后,中国政府竭力呼吁英美苏等国家共同对法西斯国家作战。1941年12月16日,罗斯福回应蒋介石,建议中国政府在重庆召集一个联合军事会议,在会议上产生一个永久机构,设计和指挥英美苏中共同作战。31日,罗斯福又将中国政府代表宋子文请到白宫商量《联合国家宣言》,宋子文当场表示,现在就可代表中国政府签约。最终26个国家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日本陷入中国全民族抗战泥淖无法自拔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人民夺取抗战胜利的基本保证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归纳中国为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做出的贡献。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对打败法西斯有何重要作用。
(3)综上,谈谈包括抗日战争在内的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
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0世纪三、四十年代,人类历史上出现了一场光明与黑暗、正义与邪恶的殊死搏斗。面对德意日等法西斯势力,全世界爱好和平的力量联合起来,互相支持,并肩作战,沉重地打击了法西斯的侵略扩张。
(1)第二次世界大战分若干个战场,根据所学知识,请分别指出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爆发的标志。
(2)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合作抗敌,给日本侵略者以沉重打击。请举出国民党在正面战场和共产党在敌后战场各自取得的一次重大胜利。
(3)抗日战争期间,重庆作为“陪都”,成为当时全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也是协调战时资源的“大后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驻渝办事处所在地位于哪里?著名爱国实业家卢作孚创办的什么公司,为抗战的物资运输立下了卓著功勋?

2.判断题(共1题)

5.
阅读下列材料:
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前的十年多时间里,虽然中华民族作出了巨大的牺牲,但也牢牢地阻挡了日本军国主义北上南进的步伐,破坏了德意日法西斯结盟的计划……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的抗战不仅支持了美英继续贯彻其“先欧后亚”的军事战略,而且也是东亚和太平洋战场能够从战略相持转入战略反攻的重要因素……伟大的抗日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正是因为中华民族的英勇抗战,才使中国得以雪洗百年国耻,废除近代以来的不平等条约;正是因为中华民族的英勇抗战,才使中国赢得美英苏的尊重,赢得国际大国的地位,从而使中华民族以充满自信的姿态重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以下表述是从以上材料中得出的,请在对应题号后填“A”;违背了以上材料所表达的意思,请在对应题号后填“B”;是以上材料没有涉及的,请在对应题号填“C”。
(1)从“九一八”事变开始,中华民族就成为抗击日本军国主义的主要力量
(2)抗日战争是在国共合作为基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的全民族抗战
(3)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从战略相持转入战略反攻。
(4)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5)抗日战争洗雪了百年耻辱,成为中国历史的转折点。

3.选择题(共10题)

6.
宋代重庆地区社会安定,农业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其重要标志是
A.小麦的大量种植
B.梯田的大量修建
C.蔬菜的大面积种植
D.农村集镇的大量涌现
7.
宋代时期,重庆经济获得发展,既是物资集散地,又是荔枝重要产地、造船中心的是
A.渝州
B.昌州
C.南平军
D.合州
8.
宋代,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的职能是
A.主持变法
B.监察百官
C.执行削藩政策
D.管理海外贸易
9.
康熙帝、乾隆帝时期,丝织生产超过苏州、杭州的城市是
A.无锡
B.南京
C.广州
D.松江
10.
抗战时期,中国民主政团同盟在重庆成立,担任该组织执行委员会主席是
A.郭沫若
B.黄炎培
C.马寅初
D.沈钧儒
11.
19世纪末,状元实业家张謇为实业救国创办了
A.南通大生纱厂
B.继昌隆缫丝厂
C.通海垦牧公司
D.汉阳铁厂
12.
“首陀罗的职责只有一个,那就是服从于其他三个种姓”。材料反映的是
A.古印度种姓制度
B.《汉谟拉比法典》
C.古埃及奴隶制度
D.西欧封建等级制度
13.
伯里克利当政期间,雅典达到全盛。伯里克利在演说中曾自豪地宣称:“雅典是希腊的学校。”与他自豪的原因无关的是(  )
A.经济繁荣B.帝国庞大C.民主政治D.文化昌盛
14.
古代文明在冲撞与交流中融合,下列关于人类文明的交融叙述错误的是:
A.阿拉伯人充当了文明使者
B.古代战争客观上促进了不同地区的交流
C.古代文明交流方向只是西方向东方学习
D.马可·波罗是东西方交流杰出代表
15.
能源关乎国家经济命脉。下列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新能源的是
A.水力、电力
B.水力、煤炭
C.煤炭、石油
D.电力、石油

4.填空题(共2题)

16.
观察下图,请将下列经济特区字母代号填入图中对应的方框内。
A深圳B汕头C厦门
17.
观察下图,请将下列战役发生地的地名填入图中对应的方框内。

A打破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的战役
B苏德战场转折性战役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判断题:(1道)

    选择题:(10道)

    填空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3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