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市2017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一模)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83454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8/4/11

1.判断题(共1题)

1.
史实与推论:科学全面地解读史料,可以得出正确的历史推论。请在答题卡上对下面的推论作出判断。
 
史   料
推   论
正确与否
(1)
据《史记》记载,禹年老时,推荐伯益作为继承人,但禹的儿子启却举兵杀死伯益,继承了父亲的位置。
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2)
朝廷在故都(东京)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江苏)中又为东南根抵。语曰“苏湖熟,天下足”。
两宋时,南方成为国家经济的重心。   
 
(3)
雅典公民大会对官员进行审查,每个官员每年要接受10次审查;每位卸任官员必须把任期内的账目交给会计及其助手,进行审查,一旦发现贪污受贿将处以10倍的罚款;在任期间还要接受议事会、公民大会委任官员的监督,一旦违法就会被提起诉讼。
雅典早在2000多年前就对官员进行有效监督。
 
(4)
英国从奴隶贸易中所得到的资金甚至超过了国内的积累。英国重要的商业和船运业中心利物浦,本是一个荒僻的小村落,在奴隶贸易中发展成英国的第二大港口。
奴隶贸易促进了英国的资本主义发展。
 
(5)
雅尔塔协议同意苏联在欧洲战争结束后3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的3个条件:维持外蒙古的现状,苏联恢复1904年日俄战争前俄国的权益,千岛群岛交予苏联。
雅尔塔会议维护了中国既得利益,有利于迅速打败日本法西斯。
 
(6)
二战后西欧地位一落千丈,受到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威胁和控制。西欧有识之士认识到,只有消除仇恨和战争,走联合发展道路,最终实现欧洲的统一,才能重塑昔日辉煌。为此,20世纪60年代西欧国家建立了欧洲共同体。
欧洲共同体成立的目的是走联合自强的道路,重振西欧雄风。
 
 

2.综合题(共2题)

2.
情境分析:分析下列情境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在完成自身的现代化之后,日本开始了向亚洲大陆扩张的生涯……日本首先对朝鲜发动了扩张主义运动……这一政策导致了1894年挑起中日战争的武装冲突。战事的进程向受惊的世界揭示出日本在以往20年间取得了多么大的进步。中国军队虽英勇作战,但却无力对付一架现代化的军事机器。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日本是通过什么事件“完成自身的现代化”的?这一事件使日本实现了怎样的社会转型?
(2)日本在经济上采取了哪些措施导致“以往20年间取得了多么大的进步”?
(3)“1894年挑起中日战争”结果中国被迫签订了什么条约?“中国军队虽英勇作战,但却无力对付一架现代化的军事机器。”说明中国当时哪一强国美梦的破灭?
3.
综合探究:西方的近代化依次经历了三个方面的改变:第一是人心的改变;第二是政治制度的改变;第三是器物和经济的改变。中国则与之不同。阅读下列材料,探究问题。
【西方近代化】
材料一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①写出15—18世纪,影响近代欧洲 “人心改变”的两个重大历史事件。②欧美先进国家政治上发生“深刻而巨大的嬗变”有何主要依据? ③“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历史开始”指的是什么
材料二 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甚至于工场手工业再也不能满足需要了。于是蒸汽机和机器的产生引起了工业生产的革命。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2)据材料二,指出工业革命发生的直接动因。蒸汽机作为动力应用在交通运输领域的主要成就有哪些?
【中国近代化】
材料三 “1840年以来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一个始而言技,继而言政,进而言教的过程,言教即主张学习西方自由、民主、平等等资产阶级观念。”
(3)材料三中能够印证 “继而言政”、“进而言教”的史实分别是什么?据材料归纳中国步入近代的历程?
(4)导致中国与西方近代化道路不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选择题(共6题)

4.
美国学者罗兹·墨菲在《亚洲史》中说:“在许多方面,宋朝在中国都是最令人激动的时代,它统辖着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创新和文化繁盛期。”以下科技发明不属于宋代“创新和文化繁盛”的是
A.活字印刷术的发明B.造纸术的改进
C.指南针应用于航海D.火器广泛运用
5.
大化改新标志着日本
A.幕府统治的建立B.天皇制度的建立
C.由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D.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
6.
以下各项最能说明新航路开辟对世界历史发展起到积极作用的是
A.促进了人类文明的传播与交流B.促进世界航海业的发展
C.引发了西欧人殖民掠夺的狂潮D.把非洲黑人贩卖到美洲
7.
比较历史事件的异同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下面对美国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的比较表述正确的是
①前者是为了摆脱英国的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扫除资本主义发展的外部障碍
②后者为了维护国家统一,废除黑人奴隶制,扫除资本主义发展的内部障碍
③都是资产阶级革命,都是通过战争方式来进行
④都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
8.
构建知识的结构是学习历史的一项基本能力。下面是某同学编制的知识结构示意图,由此判断他学习的主题是( )
A.近代西方民主发展的进程B.欧洲国家民主独立的过程
C.多民族国家的统一进程D.反对殖民压迫的历程
9.
威廉?本内特在《美国通史》中写道:“数千年轻的男人临时居住在窝棚里,从事修筑长途铁路的工程,虽然挣得不多,但他们的健康能够得到保证,重要的是有一种成就感。”罗斯福新政中与之相关的举措是 (   )
A.恢复工业B.整顿金融业C.调整农业D.兴办公共工程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判断题:(1道)

    综合题:(2道)

    选择题:(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