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江苏省盐城市景山中学中考模拟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83453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3/5/7

1.综合题(共2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9分)
材料一新皇帝开始将早先在本国取得辉煌成功的法家学说应用到全中国。他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
——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1688年英国“光荣革命”……在一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了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这大概是改造专制制度以进行制度创新……走向长治久安的最完美的例子。
——杨小凯《中国政治随想录》
材料三为了巩固农民经济和提高生产力,以及为了确切地规定农民应负担的国家义务,……在纳税后剩余的一切粮食、原料和饲料,农民可以全权处理……
——1921年3月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决议(节选)
材料四从1933年罗斯福上台开始,美国出台了《农业调整法》《工业复兴法》《联邦紧急救济法》等700 多个法令,建立了全国工业复兴署、联邦紧急救署等几十个委员会和管理局,国家支出达350亿美元。
(1)材料一中的“新皇帝”是谁?根据材料一说出他巩固统治的主要措施。(2分)
(2)材料二中的“制度创新”指的是英国确立了怎样的政治体制?此体制确立的标志是什么?(2分)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判断,苏俄当时实行了什么政策?取得了怎样的效果?(2分)
(4)结合材料四,说说罗斯福新政有什么特点?它是在什么情况下实施的?(2分)
(5)通过对以上材料的分析,你有哪些认识?(1分)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8分)
材料一

材料二到1825年英国的生铁已经超过法俄美德四国的产量总和,到1840年,英国商船吨位居世界第一;工业生产总值占世界总额的47%,商品出口总额占世界贸易总额的21%,英国半数以上的工业品销往国外,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
材料三

材料四主要工业国家工业生产总值的排名
国家
年份
英国
法国
德国
美国
1860年
1
2
3
4
1890年
2
4
3
1
1910年
3
4
2
1
 
(1)材料一中出现的机器是什么?是在哪一历史事件中出现的?它把人类带入什么时代?(3分)
(2)材料一中所反映的历史事件与材料二中的现象有什么内在联系?(2分)
(3)材料三中世界石油产量剧增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分)
(4)从材料四中可以看出,主要工业国家工业生产总值排名发生了变化,引起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1分)
(5)科技创新给人类带来了极大的促进作用,面对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新形势,作为当代的中学生,我们应该怎么做?(1分)

2.选择题(共20题)

3.
(题文)美国学者罗兹墨菲在《亚洲史》中说:“在许多方面,宋朝在中国都是个最令人激动的时代,它统辖着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创新和文化繁盛期。”下列各项中属于宋朝“创新和文化繁盛”表现的是
①出现了最早的纸币
②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③开创了科举考试制度
④形成了词创作的繁荣局面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4.
15、16世纪西欧国家开辟新航路与郑和下西洋相比,不同点是
A.得到统治者支持B.使用指南针辨别方向
C.促进资本主义发展D.到达非洲东海岸
5.
“盘旋在崇山峻岭之上/绵延峭拔的八达岭啊/舞起矫健的巨龙/短兵相接的年月/你是抵御外敌入侵的壁垒/和平建设的年代/你是显示民族气魄的支柱……”诗中赞美的我国古代的伟大工程是
A.都江堰B.长城C.赵州桥D.大运河
6.已知短周期元素甲、乙、丙、丁、戊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氢化物中甲、乙、丙、丁、戊的化合价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元素

化合价

﹣4

+1

﹣4

﹣2

﹣1

7.已知短周期元素甲、乙、丙、丁、戊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氢化物中甲、乙、丙、丁、戊的化合价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元素

化合价

﹣4

+1

﹣4

﹣2

﹣1

8.
2013年3月5日,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开幕,人民代表齐聚北京,共商国是。在2000多年前有一个城邦的全体成年男性公民可以参加最高权力机构公民大会,决定国家大事,这体现了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这个城邦是()
A.埃及B.巴比伦C.雅典D.罗马
9.
商鞅变法、大化改新、查理·马特改革的相同点是
A.都承认土地私有B.都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
C.都模仿外国先进的制度D.都是封建性质的改革
10.已知 {#mathml#}(x312x3)n{#/mathml#} 展开式中,第五项的二项式系数与第三项的二项式系数的比是14:3.
11.
小说《西游记》中描写的“如来佛”这一文学艺术形象,其原型来自于下列哪一历史人物?
A.乔达摩·悉达多B.耶稣C.穆罕默德D.老子
12.已知曲线方程C:x2+y2﹣2x﹣4y+m=0.
13.已知曲线方程C:x2+y2﹣2x﹣4y+m=0.
14.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

实验

现象

结论

A

将氯气通入品红溶液

溶液红色褪去

氯气具有漂白性

B

将铜粉加入1.0mol•L1

的Fe2(SO43溶液中

溶液变蓝,有黑色固体出现

金属Fe比Cu活泼

C

用坩埚钳夹住用砂纸仔细打磨过的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

熔化后的液态铝滴落下来

金属铝的熔点比较低

D

向盛有少量浓硝酸、稀硝酸的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一片大小相同的铜片

浓硝酸中铜片很快开始溶解,并放出红棕色气体;稀硝酸中过一会铜片表面才出现无色气体,气体遇空气变红棕色

浓硝酸氧化性强于稀硝酸

15.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

实验

现象

结论

A

将氯气通入品红溶液

溶液红色褪去

氯气具有漂白性

B

将铜粉加入1.0mol•L1

的Fe2(SO43溶液中

溶液变蓝,有黑色固体出现

金属Fe比Cu活泼

C

用坩埚钳夹住用砂纸仔细打磨过的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

熔化后的液态铝滴落下来

金属铝的熔点比较低

D

向盛有少量浓硝酸、稀硝酸的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一片大小相同的铜片

浓硝酸中铜片很快开始溶解,并放出红棕色气体;稀硝酸中过一会铜片表面才出现无色气体,气体遇空气变红棕色

浓硝酸氧化性强于稀硝酸

16.
小华尝试用历史坐标来展示美国发展历程。下图①处所指历史事件的主要影响是
A.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赢得了民族独立
B.废除了奴隶制度,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C.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生产力迅速提高
D.取得了二战的胜利,成为世界上最富强的国家
17.某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原电池装置(盐桥中吸附有饱和K2SO4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18.某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原电池装置(盐桥中吸附有饱和K2SO4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19.
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是(  )
A.法国大革命B.英国宪章运动
C.巴黎公社D.俄国十月革命
20.
“日本人最终认识到,锁国政策并不可行,遂开始研究西方的方式,并加以改变……取得了非凡的成功。”此后,日本开始
A.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B.实行“科技立国”政策
C.成为世界第二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D.建立了法西斯专政
21.
有人说:三个苹果改变了世界,第一个苹果诱惑了夏娃,第二个苹果砸醒了牛顿,第三个苹果曾在史蒂夫·乔布斯的掌握。其中“第二个苹果砸醒了牛顿”指的是牛顿
A.提出进化论B.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C.提出相对论D.提出了力学三定律
22.铜片在潮湿的空气中久置,表面会产生绿色的铜锈。某小组同学设计并进行实验,探究铜生锈的条件。

【查阅资料】常温下,亚硫酸钠(Na2SO3)可与O2发生化合反应。

【猜想与假设】常温下,铜生锈可能与O2、CO2、水蒸气有关。

【进行实验】通过控制与铜片接触的物质,利用如图装置(铜片长度为3 cm,试管容积为20 mL)分别进行下列5个实验,并持续观察30天。

编号

主要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先充满用NaOH浓溶液洗涤过的空气

再加入2 mL浓硫酸

铜片始终无明显变化

先加入4 mL饱和Na2SO3溶液

再充满CO2

铜片始终无明显变化

加入2 mL NaOH浓溶液

铜片始终无明显变化

先加入2 mL浓硫酸

再通入约4 mL CO2

铜片始终无明显变化

先加入2 mL蒸馏水

再通入约4 mL CO2

铜片表面变成绿色


【解释与结论】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2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