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材料一新皇帝开始将早先在本国取得辉煌成功的法家学说应用到全中国。他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
——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1688年英国“光荣革命”……在一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了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这大概是改造专制制度以进行制度创新……走向长治久安的最完美的例子。
——杨小凯《中国政治随想录》
材料三为了巩固农民经济和提高生产力,以及为了确切地规定农民应负担的国家义务,……在纳税后剩余的一切粮食、原料和饲料,农民可以全权处理……
——1921年3月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决议(节选)
材料四从1933年罗斯福上台开始,美国出台了《农业调整法》《工业复兴法》《联邦紧急救济法》等700 多个法令,建立了全国工业复兴署、联邦紧急救署等几十个委员会和管理局,国家支出达350亿美元。
(1)材料一中的“新皇帝”是谁?根据材料一说出他巩固统治的主要措施。(2分)
(2)材料二中的“制度创新”指的是英国确立了怎样的政治体制?此体制确立的标志是什么?(2分)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判断,苏俄当时实行了什么政策?取得了怎样的效果?(2分)
(4)结合材料四,说说罗斯福新政有什么特点?它是在什么情况下实施的?(2分)
(5)通过对以上材料的分析,你有哪些认识?(1分)
材料一

材料二到1825年英国的生铁已经超过法俄美德四国的产量总和,到1840年,英国商船吨位居世界第一;工业生产总值占世界总额的47%,商品出口总额占世界贸易总额的21%,英国半数以上的工业品销往国外,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
材料三

材料四主要工业国家工业生产总值的排名
国家 年份 | 英国 | 法国 | 德国 | 美国 |
1860年 | 1 | 2 | 3 | 4 |
1890年 | 2 | 4 | 3 | 1 |
1910年 | 3 | 4 | 2 | 1 |
(1)材料一中出现的机器是什么?是在哪一历史事件中出现的?它把人类带入什么时代?(3分)
(2)材料一中所反映的历史事件与材料二中的现象有什么内在联系?(2分)
(3)材料三中世界石油产量剧增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分)
(4)从材料四中可以看出,主要工业国家工业生产总值排名发生了变化,引起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1分)
(5)科技创新给人类带来了极大的促进作用,面对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新形势,作为当代的中学生,我们应该怎么做?(1分)
2.选择题- (共20题)
①出现了最早的纸币
②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③开创了科举考试制度
④形成了词创作的繁荣局面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A.都江堰 | B.长城 | C.赵州桥 | D.大运河 |
A.埃及 | B.巴比伦 | C.雅典 | D.罗马 |
实验 | 现象 | 结论 | |
A | 将氯气通入品红溶液 | 溶液红色褪去 | 氯气具有漂白性 |
B | 将铜粉加入1.0mol•L﹣1 的Fe2(SO4)3溶液中 | 溶液变蓝,有黑色固体出现 | 金属Fe比Cu活泼 |
C | 用坩埚钳夹住用砂纸仔细打磨过的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 | 熔化后的液态铝滴落下来 | 金属铝的熔点比较低 |
D | 向盛有少量浓硝酸、稀硝酸的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一片大小相同的铜片 | 浓硝酸中铜片很快开始溶解,并放出红棕色气体;稀硝酸中过一会铜片表面才出现无色气体,气体遇空气变红棕色 | 浓硝酸氧化性强于稀硝酸 |
实验 | 现象 | 结论 | |
A | 将氯气通入品红溶液 | 溶液红色褪去 | 氯气具有漂白性 |
B | 将铜粉加入1.0mol•L﹣1 的Fe2(SO4)3溶液中 | 溶液变蓝,有黑色固体出现 | 金属Fe比Cu活泼 |
C | 用坩埚钳夹住用砂纸仔细打磨过的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 | 熔化后的液态铝滴落下来 | 金属铝的熔点比较低 |
D | 向盛有少量浓硝酸、稀硝酸的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一片大小相同的铜片 | 浓硝酸中铜片很快开始溶解,并放出红棕色气体;稀硝酸中过一会铜片表面才出现无色气体,气体遇空气变红棕色 | 浓硝酸氧化性强于稀硝酸 |

A.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赢得了民族独立 |
B.废除了奴隶制度,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
C.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生产力迅速提高 |
D.取得了二战的胜利,成为世界上最富强的国家 |
A.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 | B.实行“科技立国”政策 |
C.成为世界第二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 | D.建立了法西斯专政 |
A.提出进化论 | B.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
C.提出相对论 | D.提出了力学三定律 |
【查阅资料】常温下,亚硫酸钠(Na2SO3)可与O2发生化合反应。
【猜想与假设】常温下,铜生锈可能与O2、CO2、水蒸气有关。
【进行实验】通过控制与铜片接触的物质,利用如图装置(铜片长度为3 cm,试管容积为20 mL)分别进行下列5个实验,并持续观察30天。
编号 | 主要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① | 先充满用NaOH浓溶液洗涤过的空气 再加入2 mL浓硫酸 | 铜片始终无明显变化 |
② | 先加入4 mL饱和Na2SO3溶液 再充满CO2 | 铜片始终无明显变化 |
③ | 加入2 mL NaOH浓溶液 | 铜片始终无明显变化 |
④ | 先加入2 mL浓硫酸 再通入约4 mL CO2 | 铜片始终无明显变化 |
⑤ | 先加入2 mL蒸馏水 再通入约4 mL CO2 | 铜片表面变成绿色 |
【解释与结论】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2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