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2017-2018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册单元测试题 第3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383442

试卷类型:单元测试
试卷考试时间:2018/4/12

1.综合题(共8题)

1.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历代中央政府为促进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巩固采取了有效的措施进行管辖。结合下图和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朝疆域图

材料二:元朝疆域图

材料三:清朝疆域示意图

(1)根据材料一、二,为巩固统治,秦与元在地方上分别推行了怎样的行政制度  
(2)材料三图中的C地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我国中央政府最早设置什么机构对其进行有效管辖  
(3)加强对材料一中A地的管辖,元朝和清朝统治者都采取了有效的措施,试各举一例说明。
(4)清朝在图中B地签订了中俄第一个边境条约,请写出该条约名称;并说说该条约签订的历史意义。
(5)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试分析“民族关系和国家发展”之间的联系。
2.
近年,反映封建帝王的电视剧热播荧屏。请结合下列影视剧海报,回答相关问题:

(1)以上电视剧反映的帝王都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其中(只写编号)
①蒙古族的是:   ②满族的是:  ③汉族的是:  
(2)元朝为对其辽阔的疆域进行有效管辖实行了什么制度?
(3)清朝采取了哪些措施加强西藏的管辖?
(4)综上所述和结合所学知识,中国古代中央政府加强边疆管理的方式主要有哪些?
3.
维护国家统一和加强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永恒不变的追求,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某校拟举办一次专题活动,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参与策划。
(1)设计活动主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开展专题讲座,完成资料卡片。

(3)举办图片展,填写图片说明。
4.
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收集信息)
材料一 及至始皇……振长策而御宇内……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
材料二

西汉疆域图
材料三 在清朝统一政权下,各族人民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加强了,边疆地区得到开发,使我国统一多民族的国家进一步得到巩固,基本奠定了今天的民族格局。
(整理分析)
(1)从材料一中,你能获取有关秦朝的哪些信息?
(2)图中A地在当时称为西域,它是通过什么机构的设置归属中央的?该机构的设置有何现实意义?
(3)请你列举两项清政府为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采取的措施。
(拓展延伸)
(4)我们中学生应该如何维护民族团结?
5.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是中华儿女对祖国真挚情感的源泉,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绵延不断、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为一家.天下百姓,普皆安乐”
材料二(元朝疆域)北与阴山,西及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际不及言。

——《元史地理志》

材料三

(1)材料一体现了唐朝什么样的民族政策?“和同为一家”指唐与哪个民族的关系?写出唐与该民族友好交往的另一个史实?
(2)材料二反映了元朝的疆域空前辽阔。为对全国实现有效的统治,元世祖实行了什么行政制度?后来,明太祖又在地方进行了怎样的改革?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朝前期为维护和巩固统一,清政府在台湾、西藏、新疆分别设置了什么机构?
(4)综上所述,你认为有哪些有利于国家统一的历史经验值得借鉴。
6.
民族团结、国家统一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始皇在经济、思想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巩固统一的?
(2)清朝前期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时期。概括指出这一时期清政府是如何对西藏、新疆地区加强有效管辖的。(各举一例)
(3)请指出明末清初抵抗外来侵略、维护祖国统一的两个事例
(4)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为实现祖国统一,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了哪一伟大构想?举两个典型实例说明这一伟大构想在实践中的成功运用。
7.
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是一个永恒的历史课题。请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1)秦始皇,有人说他是千古一帝,有人说他是残酷的暴君。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用史实说明你的观点。
(2)这是唐朝皇帝武则天陵墓前的无字碑。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历史上称其统治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这句话应该怎样理解?
(3)清朝康熙帝六岁登基,在位六十年,政绩显赫,请问他为保卫国家领土完整,反抗外来侵略做了哪些努力
(4)由此,你认为我们应该怎样科学正确地评价历史人物?
8.
中华民族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相互依存、不可分离。自古以来,民族团结,国家统一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的建立者是谁?
(2)请举一例来说明“唐蕃和同为一家”。
(3)如下图中回族的形成体现了元朝民族融合的趋势,当时还有哪些现象反映这种趋势 试举一例。

(4)清朝为了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今天的新疆和西藏地区分别设立了什么机构管理当地事务?
新疆:
西藏:
(5)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制定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作为处理民族关系的一项基本国策,充分实现各民族的自由平等和发展进步,增进各民族对祖国的向心力和认同感。请你为各民族的团结写一句祝福话。

2.选择题(共11题)

9.
搜集和整理历史资料,从资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是我们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刘锐同学从图书馆借来了《康雍乾三朝实录》、《论军机处与极权政治》、《“文字狱”的研究》三本书,准备写一篇历史论文,下列论文题目最符合刘锐同学想法的是
A.浅议焚书坑儒
B.中央集权制的建立
C.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D.清朝的八股文
10.
清朝前期民族政策的基本特点是
A.民族歧视B.恩威并重C.坚决镇压D.民族平等
11.
17世纪,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在哪国支持下发动叛乱
A.英国
B.沙俄
C.葡萄牙
D.法国
12.
在清朝时,代表中央政府管理西藏的是
A.宣政院B.西藏巡检司C.达赖喇嘛D.驻藏大臣
13.
“万里长沙”“千里石塘”是明清两代对哪里的称呼?
A.钓鱼岛B.辽东半岛
C.海南岛D.南海诸岛
14.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绵延不断、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下列表述均体现上述观点,其中发生于明清时期的史实是(  )
①忽必烈在中央设中书省 ②清政府设置驻藏大臣 ③康熙帝册封五世班禅“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 ④乾隆帝时期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15.
(题文)秦朝“焚书坑儒”、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和清朝大兴“文字狱”,这些措施相同的根本目的是
A.巩固君主专制统治B.防止人民反抗
C.加强思想控制D.压制知识分子
16.
“民族融合”是时代的主流。下列史实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融合B.唐太宗将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
C.元朝设宣政院加强对西藏的管辖D.清朝康熙帝组织了雅克萨之战
17.下列属于有丝分裂特点是(  )
18.下列属于有丝分裂特点是(  )
19.

自西汉以后的两千多年,被确立为专制王朝的正统思想的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8道)

    选择题:(1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