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8课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展 课时训练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383389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8/4/15

1.综合题(共1题)

1.
2016年,菲律宾抛出“南海仲裁案”挑起事端,引起了中国人民的极度愤慨。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反抗侵略,维护国家主权的传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戚继光
材料二“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珍瑶不急之物,悉听而归。”
——郑成功
材料三“罗刹扰我黑龙江、松花江一带三十余年,其所窃据距我朝发祥之地甚近,不速加剪除,恐边徼之民不获宁息。”
——康熙帝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海波平”的含义是什么?戚继光为实现这一愿望作出了哪些努力?
(2)材料二中“贵国”是哪个国家?中国最早设置的管辖台湾的机构是什么?清政府设置管辖台湾的机构隶属哪个省?
(3)材料三中“罗刹”是哪个国家?为“剪除”其危害,康熙帝采取了什么举措?
(4)材料中的三位历史人物有何共同特征?

2.选择题(共8题)

2.
“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盘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对殖民者提出这一正义要求的民族英雄是(  )
A.戚继光B.郑成功C.李自成D.康熙帝
3.
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加强了同祖国内地的联系,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假如台湾府的长官要向其直属上级请示一项重大决策,那么,批复的机关应为
A.台湾省
B.福建省
C.军机处
D.皇帝
4.
历史人物总是与历史事件相连。下列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搭配不正确的是
A.皇太极一武力统一台湾,设置台湾府
B.顺治帝一迁都北京
C.雍正帝一设军机处
D.乾隆帝一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5.
下列各项政策中,属于清朝乾隆帝为维护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举措是
A.平定准噶尔贵族噶尔丹叛乱
B.平定回部大、小和卓的叛乱
C.册封西藏宗教首领班禅额尔德尼封号
D.册封西藏宗教首领达赖喇嘛封号
6.
“一座喇嘛庙,胜抵十万兵”体现了清朝皇帝远见卓识的民族政策。为加强对西藏的管辖,1727年清政府设置的管辖机构是
A. 澎湖巡检司    B. 伊犁将军 C. 西域都护 D. 驻藏大臣
7.
以下是我国古代中央政府对某一边疆地区的管辖措施。这一地区是
①由宣政院管理    ②确立册封达赖、班禅制度    ③制定“金瓶掣签”制度
A.新疆B.西藏C.台湾D.南海诸岛
8.
祈愿法会是藏传佛教最重要的佛事活动之一。据媒体报道第十一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杰布 于 5 月 21 日在北京雍和宫主持了为在四川汶川大地震中遇难同胞举行的祈愿法会。清朝册封班禅封 号的是( )
A.皇太极B.顺治帝C.康熙帝D.乾隆帝
9.
“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这段话反映了我国明末清初时期,台湾曾经被西方殖民者占据。话中“贵国”指的是:(  )
A.西班牙B.葡萄牙C.荷兰D.英国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选择题:(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