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重庆云阳盛堡初级中学初二下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38335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5/6/25

1.选择题(共3题)

1.
下列句子中加横线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他不但活泼开朗,单是那浑身雪白的衣衫,在一片红红绿绿中就有鹤立鸡群之感。
B.这间教室年久失修,已成危房,几十名学生只能正襟危坐在里面上课。
C.早在战国时期,我国就已出现了炼钢技术,这是无可置疑的。
D.在他身边的是一个矮矮胖胖的茁实小伙子,大概是二十二三岁的样子,一见陌生人两腮就红起来,嘴里期期艾艾说不出话来。
2.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每当我回忆起和他朝夕相处的一段生活,他那和蔼可亲的音容笑貌,循循善诱的教导,又重新出现在我的面前。
B.学校实施愉快教育后,学生的学习热情有了明显的一目了然的增长。
C.有坚定意志和刻苦精神,是一个人在事业上取得成功的关键。
D.学习语文,除了要扩大阅读量,课内外多练习写作外,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也十分重要。
3.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5月1日晚,汶川地震震中映秀镇举行“锅庄”联欢晚会,共庆劳动者的节日,这是重建映秀精神家园的一件盛事。“锅庄”是藏、羌民族的传统舞蹈。在节日、庆典之际,人们相聚在草地上、庭院里,男女各站一边拉手成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充分展示着藏、羌民族人民纯朴、热情和剽悍的民族性格。
①众人便欢呼着挥舞双袖 ②众人和着浑厚嘹亮的歌声作“甩手踏步”沿圈走动
③通常由男子带头起唱 ④撒开双臂侧身拧腰大步跳起 ⑤唱词告一段落后
A.②③①⑤④B.③⑤②①④C.②①⑤③④D.③②⑤①④

2.句子默写(共1题)

4.
古诗文积累(10分)
 ,松柏有本性(《赠从弟》)
②伤心秦汉经行处,_______________。 (《山坡羊 潼关怀古》)
③ 山河破碎风飘絮,      。(文天祥《过零丁洋》)
     ,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的《赤壁》
⑤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寓含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句子是 
⑥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通过明月来表达对天下人美好祝愿,抒发离人心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真正的知己,哪怕远隔天涯,也会心心相印,如同近在咫尺,正如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所说            。  

3.文言文阅读(共1题)

5.
文言文阅读 (15分)
马说
韩愈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祇辱于奴隶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语。(4分)
(1)才美不外 ( ) (2) 不以千里 也( )
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 ) (4)执策而之( )
【小题2】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的意思。(4分)
(1)故虽有名马,祇辱于奴隶之手
⑵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小题3】根据文章内容填空。(3分)
文章借有关伯乐和千里马的传说,将封建统治者比作“食马者”,将  比作“千里马”,而“伯乐”喻指______________,集中抨击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社会现象。
【小题4】你认为作为21世纪的我们应具备什么素质,才可能成为 “千里马”?(4分)

4.现代文阅读(共1题)

6.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小题(20分)
电子时代的阅读
① 你们还会读书吗?这是上一代对我们的忧虑。比起印刷媒体,我们读的更多的是电视与计算机的显示屏,我们阅读的更多的是图像,而不是文字。阅读正在发生变化,我们还无法确定它的优劣。印刷品的文字出现速率,铅字对于我们的眼睛与大脑的刺激程度,都证明了它是一种适合思考的,它给予大脑以足够的从容去解构它。电子媒体似乎颠覆了这一切,跳跃的文字,不断出现的画面,它在抑制我们的思考机制吗?一个有关电视的实验,让我们这些被电视哺育大的人忧虑。加拿大的两位科学家将观看电视的人大脑神经与测试仪器连在一起,得出结论:电视主要是在和我们的身体而不是心智对话。具体来说,人类的心智至少需要半秒钟才能为复杂的刺激提供适当的感觉闭合。而电视拒绝给我们这半秒钟。媒体研究专家克卢格曼早在70年代就认为,书籍是与我们左脑交流,而电视是与我们的右脑交流,而左脑通常是负责理智的部分,电视使我们头脑中理智的部分休眠。因此,对于习惯电视画面的孩子来说,阅读印刷媒体是痛苦的,几乎令人无法忍受,它无法适应我们目光跳动的习惯。
②电视使我们肤浅,为了迎合我们短暂的注意力,电视节目必须抛弃深度。一位评论家傲慢的结论无疑正戳中了我们的痛处:“电视正在向我们以前占统治地位的、有文化修养的精神气质发起挑战,并代之以自身触觉的和集体的口语状态。它威胁到了我们通过读写获得的神圣不可侵犯的自主权。”
③阅读是高贵的,这已经是上千年的传统了。在中世纪,高高的城墙将教土的生活与民众区分开,那些高贵的教士知道如何阅读,如何直接与上帝的训诫沟通。阅读的能力象征着权利。谷登堡的发明打破了这一切。经过谷登堡印刷术印刷出漂亮整洁的《圣经》,打破了教会对于上帝的专一的诠解权。它或许还直接促进了中世纪的结束。但是阅读的高贵性和会阅读者自以为是的特权却保留了下来。无疑这种传统是重要的,它保持了我们历史中最精华的东西得以流传下来。
如今,电视正对这种传统进行一场几乎是颠覆性的嘲讽,并且大获成功。电视是一种口语化的,是更接近于我们日常生活的,也是更琐碎的。我们靠着“还珠格格”这样的东西成长,这是一个快乐却令人忧虑的成长过程。而接着呢,计算机将培养我们新的阅读习惯。这是世界上空前强大的图书馆,你可以找到各种五花八门的资料。它们参差不齐,同时你又没有足够的时间去鉴别它。比我们更小的孩子将依靠这些庞杂的资料成长。据说,计算机是对电视的一次逆反,计算机是互动的,它不像电视一样单向的流通信息,它可以让使用者有所反应。从这种意义上来说,互联网上的阅读是传统意义上阅读的一次真正革命,它融入了参与性。但这一切变化的前提依旧是,我们正从占支配地位的识字文化返回到口语文化。而传播学巨擘马歇尔·麦克卢汉则更加推断,在未来的电子社会中,对于由口语控制的信息体系来说,无知将成为一种有价值的商品。因为无知者更具有可塑性,他们不受过去的规范来限制,所以他们有更大的发挥空间,可以更容易地学习新技术。
⑤我们习惯上的阅读可能即将被唾弃。尽管,我们可能依旧在昏黄的灯光下,懒懒地躺在床上,拿着一本印刷精美的书籍,去享受印刷文字的快乐。但是,我们可能不得不承认这幅动人的图景可能即将像那些已经消失的古董一样让我们留恋。而我们的那些孩子们呢?我们还可能理直气壮地去指责他们,为什么不好好读书,为什么不读一读古典名著?
(选自《 那些优伤的年轻人》
【小题1】通读全文,说说我们习惯上的阅读为什么可能被唾弃?(4分)
【小题2】从本文看,印刷品文字、电视和互联网上的阅读各有什么特点?(4分)
【小题3】第④段划线句中的加点词语“这种传统”指代什么内容?其价值体现在哪里?(用文中语句回答)(4分)
【小题4】文章第①段使用了作比较和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请任意选择一种,写出例句并分析其作用。(4分)
【小题5】根据传播学巨擘马歇尔·麦克卢汉的观点,在我们未来的生活中,“无知将成为一种有价值的商品。”你是否赞成这种观点?请结合文章与生活实际说说你的看法。(4分)

5.语言表达(共1题)

7.
阅读下面一则新闻,回答问题。(3分)
(新华社8日电)为方便社会公众了解公益慈善、参与公益慈善,树立公益慈善的公信力,重庆市慈善总会宣布,重庆正式建立慈善信息公开制度,今后将每月在网站上逐笔公开接受捐赠的详细情况。
据了解,重庆市慈善总会信息公开制度规定,将对筹募方式、捐赠款物的接受情况、救助项目、救助对象、救助审批程序、捐赠款物使用情况、回馈爱心企业及爱心人士的方式、财务审计情况等八个方面进行全面公开。
据知情人士透露,中国慈善业正在遭遇前所未有的考验,从人们对“中国首善”陈光标“高调行善”的批驳,到“郭美美事件”一石激起千层浪,社会大众对慈善事业的认识偏差可能是重庆此举的原因之一。该人士还呼吁大家以平和的心态对待慈善事业,无论涓涓的细流还是奔涌的大河,只要能滋润干涸的土地,这就是善。
(1)请为上面的新闻拟写一则恰当的标题。(不得超过20字)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3道)

    句子默写:(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语言表达:(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