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是一个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当今的中国的崛起更离不开大胆创新、勇于探索的精神。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以下问题。
【制度创新】
无论是古代还是近现代,为了国家的稳定统一,经济的发展中国均采取了一系列制度创新。
(1)战国时期,地主阶级为了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各诸侯国进行了一系列变法,下边图片代表了什么变法?秦统一六国后,建立了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在地方上实行了什么行政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筹建新中国成立时,对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打算设立了什么制度?为了解决祖国统一问题,邓小平提出的对台基本方针是什么?
【经济创新】
生产工具的创新和改进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标志。
(3)观察下图,指出以下两种生产工具出现的时期

【文化教育创新】
“中国在许多个世纪以来,一直是人类文明的中心”。让我们与历史进行亲密接触,寻找其中蕴藏的民族智慧,感悟民族精神。

(4)根据上图和所学知识,说出我国宋、元时期的主要文学形式是什么?
【制度创新】
无论是古代还是近现代,为了国家的稳定统一,经济的发展中国均采取了一系列制度创新。
(1)战国时期,地主阶级为了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各诸侯国进行了一系列变法,下边图片代表了什么变法?秦统一六国后,建立了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在地方上实行了什么行政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筹建新中国成立时,对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打算设立了什么制度?为了解决祖国统一问题,邓小平提出的对台基本方针是什么?
【经济创新】
生产工具的创新和改进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标志。
(3)观察下图,指出以下两种生产工具出现的时期

【文化教育创新】
“中国在许多个世纪以来,一直是人类文明的中心”。让我们与历史进行亲密接触,寻找其中蕴藏的民族智慧,感悟民族精神。

(4)根据上图和所学知识,说出我国宋、元时期的主要文学形式是什么?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解放”本意指解除束缚,得到自由或发展.语出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安石榴》:“十月中,以蒲藳裹而缠之;二月初乃解放。”自欧洲资本主义萌芽,新航路开辟,人类突破各自封闭的地理单元,加强沟通联系后,追求“解放”的步伐就一发而不可收.从人性的解放,阶级地位的解放,民族的解放到生产力的解放,世界历史上演了一幕幕“解放”的宏大篇章.
(1)举出世界近代史上一例呼唤“人性解放”的典型事件, 并指出“解放”的核心要义; 举出中国近代史上一例“人性解放”的典型事件
(2)举出世界近代史一例奴隶(农奴)获得“解放”的典型事件.
(3)指出20世纪40年代中国上演的“解放”大剧.
(4)指出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日本,90年代的美国“解放生产力”的核心战略.
“解放”本意指解除束缚,得到自由或发展.语出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安石榴》:“十月中,以蒲藳裹而缠之;二月初乃解放。”自欧洲资本主义萌芽,新航路开辟,人类突破各自封闭的地理单元,加强沟通联系后,追求“解放”的步伐就一发而不可收.从人性的解放,阶级地位的解放,民族的解放到生产力的解放,世界历史上演了一幕幕“解放”的宏大篇章.
(1)举出世界近代史上一例呼唤“人性解放”的典型事件, 并指出“解放”的核心要义; 举出中国近代史上一例“人性解放”的典型事件
(2)举出世界近代史一例奴隶(农奴)获得“解放”的典型事件.
(3)指出20世纪40年代中国上演的“解放”大剧.
(4)指出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日本,90年代的美国“解放生产力”的核心战略.
2.选择题- (共14题)
3.
法国人谢和耐在《南宋社会生活史》中说:(宋代中国)“现代化的程度令人吃惊,货币经济、纸钞、流通票据、高度发展的茶盐企业非常独特…”对此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中国早在宋代已经进入现代化行列 |
B.宋代社会商品经济活跃 |
C.宋代茶盐企业已采取现代管理制度 |
D.银企之间票据流通频繁. |
4.
元朝是我国第一个统一全国的少数民族政权,下列事件发生在元朝的是
①铁木真统一蒙古 ②马可·波罗来华 ③回族形成 ④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⑤建立行省制度
①铁木真统一蒙古 ②马可·波罗来华 ③回族形成 ④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⑤建立行省制度
A.①②④ | B.①②③⑤ |
C.②③⑤ | D.①②③④ |
8.
《明史·职官志》记载:“洪武九年,汰平章政事、参知政事。十三年正月,诛丞相胡惟庸,遂罢中书省。其官属尽革,惟存中书舍人。”明太祖这样做的直接目的是( )
A.维护国家统一 | B.强化君主专制 |
C.提高行政效率 | D.实现权力制衡 |
9.
综艺节目“见字如面”中,朗诵者朗读了20世纪30年代四川地方政府的一份公告——《请识字的同胞念给不识字的同胞听》,它号召民众参军报国,共赴国难。这份公告应发布于
A.南昌起义时 | B.九一八事变前 | C.秋收起义中 | D.七七事变后 |
10.
宪法是一个国家的立法根本。从辛亥革命到现在,中国颁布的具有宪法性质的文件已有多部。我国颁布的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
A. 《中华民国约法》
B.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 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A. 《中华民国约法》
B.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 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1.计算
10÷{#blank#}1{#/blank#}=2 {#blank#}2{#/blank#}÷6=4 30÷{#blank#}3{#/blank#}=5
{#blank#}4{#/blank#}÷3=3 {#blank#}5{#/blank#}÷2=6 {#blank#}6{#/blank#}×4=12
12.
***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马列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产物。它们的共同点主要有( )
①思想核心是实事求是 ②是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③照搬了苏联的经验 ④是对马列主义的继承和发展。
①思想核心是实事求是 ②是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③照搬了苏联的经验 ④是对马列主义的继承和发展。
A.①③④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②④ |
13.
在我国革命和建设时期曾一度以苏(俄)联为榜样,历史兴趣小组以此为课题进行了研究,把我国向苏(俄)联学习的事件整理了出来,其中有一项与历史不相符合,请你帮他指出来( )
A.1936年苏联新宪法颁布——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B.苏联有计划的经济建设——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制定 |
C.苏联农业集体化——人民公社化运动 |
D.戈尔巴乔夫改革——中国改革开放 |
14.
为庆祝“神舟”10号的发射,某校举行“新中国科技成就展”,选取了以下图片,其中我国最先取得的科技成就是( )
A.“神舟”5号安然着陆![]() | B.原子弹爆炸成功 ![]() |
C.东方红1号卫星![]() | D.籼型杂交水稻![]() |
15.
世界政治格局是指世界上主要政治力量通过一系列抗衡分化组合而形成的一种结构。这种结构在一定时期内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但又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以下关于二战前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四种演变趋势,你认为正确的是
A.两极格局 → 欧洲、日本、美国“三足鼎立” →“一超多强” →多极化发展 |
B.和平制度 → 两极格局 → 美国独霸世界 → “一超多强”局面 |
C.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两极格局→“一超多强” →多极化发展 |
D.欧洲、日本、美国“三足鼎立” →两极格局→美国独霸世界→“一超多强”局面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1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