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5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征收个人所得税的国家,于1799年提出,目的是为了缓解拿破仑战争中日益增长的财政开支。由于利益集团的反对,于1803年废除。1842年,面对贫困问题急剧发展、工人运动风起云涌、政治动荡不安、财政预算赤字不断增加的局面,英国再次提出开征个人所得税的议案,得到人民的认可,所得税由临时性税收转变成为国定化的税收。1880年,免税的起征点由150英镑提高到160英傍,所得税税率由原先的2.9%提高到3.3%。19世纪英国征收所得税,扩大了低收入者减免的范围,中下层居民的负担进一步减轻,这是走向现代税收制度的第一步,为20世纪英国走向福利社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英两国个人所得税制不同命运的原因。
材料一: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征收个人所得税的国家,于1799年提出,目的是为了缓解拿破仑战争中日益增长的财政开支。由于利益集团的反对,于1803年废除。1842年,面对贫困问题急剧发展、工人运动风起云涌、政治动荡不安、财政预算赤字不断增加的局面,英国再次提出开征个人所得税的议案,得到人民的认可,所得税由临时性税收转变成为国定化的税收。1880年,免税的起征点由150英镑提高到160英傍,所得税税率由原先的2.9%提高到3.3%。19世纪英国征收所得税,扩大了低收入者减免的范围,中下层居民的负担进一步减轻,这是走向现代税收制度的第一步,为20世纪英国走向福利社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摘编自郭家宏、王广坤《论19世纪下半期英国的财税政策》
材料二:1936年7月,国民政府颁布了近代中国第一部所得税法——《所得税暂行条例》。所得税最初为战时税,以补充战时财政之不足。在抗战期间和胜利后,国民政府对所得税曾进行三次重大修订和税负调整,三次修订和调整都是为了应付通货膨胀和财政赤字,以扩大征税范围和提高税收负担为中心。由于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低,进税率级距差距小,最高税率订得较低,失去了调节收入、平衡负担的初衷。抗战结束后,个人所得税的继续开征,加大了工薪阶层对国民政府的离心力,再加上所得税制度本身的缺陷,最终无疾而终。——摘编自何家伟《南京国民政府个人所得税制度略论》
(1)根据材料一,概括英国个人所得税制度的特点。根据材料一、二,分析中英两国开征个人所得税的共同目的。(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英两国个人所得税制不同命运的原因。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儒家思想在西方传播较晚,当时近代科学技术特别是印刷术已达到了相当高的程度,16世纪末,耶稣会士来华后翻译了“四书”“五经”。当时,中国的综合国力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中西方之间的对话处在相对平等的位置上,耶稣会士们的翻译在西方产生了很大影响。伏尔秦说:“孔子不语怪力乱神,真理绝不与迷信混同”,他抨击天主教的黑暗统治,并把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的中国看作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政体之一。有学者认为,“在欧洲,特别是在法国,17和18世纪的整个思想模式发生了转变,而转变之后,在许多方面与孔子思想都很相似”。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学东渐”对中国近代的影响。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东西方之间的思想文化交流。
材料一 儒家思想在西方传播较晚,当时近代科学技术特别是印刷术已达到了相当高的程度,16世纪末,耶稣会士来华后翻译了“四书”“五经”。当时,中国的综合国力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中西方之间的对话处在相对平等的位置上,耶稣会士们的翻译在西方产生了很大影响。伏尔秦说:“孔子不语怪力乱神,真理绝不与迷信混同”,他抨击天主教的黑暗统治,并把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的中国看作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政体之一。有学者认为,“在欧洲,特别是在法国,17和18世纪的整个思想模式发生了转变,而转变之后,在许多方面与孔子思想都很相似”。
——摘编自《儒家思想在西方的传播》
材料二 “西学东渐”不仅直接影响着近代中国的思想文化、近代的自然种学和社会种学,也填补了许多中国文化中原来没有的元素。自然科学中的声、光、电、医学等科学技术随着“西学东渐”逐渐融入中国文化当中,并且通过具有先进思想之国人的学习与研究,中国本地的近代科学也开始形成并且逐步发展。不仅如此,关于近代科学的分类也渐次走向专门化,形成比较系统的领域。近代的中国随着“西学东渐”在发生着改变,新式的思想和研究方法改变了中国古老的思想文化领域,新领域的开拓和新科学的建立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中国文化的结构。——摘编自《“西学东渐”影响下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儒家思想西传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学东渐”对中国近代的影响。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东西方之间的思想文化交流。
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日本明治维新前,封建制度危机四伏,封建营垒急剧分化。顽固势力德川幕府的统治在农民起义的多次打击下,已经摇摇欲坠,分崩离析。其他西南各藩,从藩主大名到下层武士以及一批宫廷贵族都背离了幕府,向资本主义转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日本“明治维新”运动的主要特点。
材料一 日本明治维新前,封建制度危机四伏,封建营垒急剧分化。顽固势力德川幕府的统治在农民起义的多次打击下,已经摇摇欲坠,分崩离析。其他西南各藩,从藩主大名到下层武士以及一批宫廷贵族都背离了幕府,向资本主义转化。
——引自张琪《历史的比较与思考:中国戊戌变法与日本明治维新》
材料二 日本的维新派懂得以暴力摧毁旧的封建政权,他们利用下层人民的力量,通过国内战争,推翻了德川幕府的封建统治,建立起地主资产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政权,然后运用政权的力量,进行自上而下的改革。这实际上是一次不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维新派控制了日本全境后,立马迎立天皇,立宪法、设内阁,大权均分,有私心者很少,天皇也不伸手要权,所有人考虑的都是如何让日本快速强大起来。——摘编自《中国近代史》等,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83年版
(1)根据材料一,概括日本19世纪中后期推行“明治维新”的主要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日本“明治维新”运动的主要特点。
4.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1941年12月8日,中国政府召集特别会议,决定对国际战局之方针:太平洋反法西斯各国应成立正式联盟,由美国领导,并推举同盟国联军总司令。要求英美、苏与我国一致实行对德、意、日宣战;联合各国约定在太平洋战争胜利结束以前,不对日媾和。12月9日,中国政府正式对日宣战,蒋介石还分别照会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建议由中、美、英、苏、荷五国订立联合作战计划,由美国领导执行。罗斯福16日复电,主张在重庆召集联合军事会议,即反轴心各国组织,由中、美、英、苏、荷诸国代表参加的军事会议。1942年1月1日,美、苏、英、中等26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会议。会议期间,各国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约定加盟诸国“保证运用其军事与经济之全部资源”对抗法西斯国家,并且保证“不与敌国缔结单独之停战协定或和约”。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积极参与国际反法西斯同盟建设的作用。
材料:1941年12月8日,中国政府召集特别会议,决定对国际战局之方针:太平洋反法西斯各国应成立正式联盟,由美国领导,并推举同盟国联军总司令。要求英美、苏与我国一致实行对德、意、日宣战;联合各国约定在太平洋战争胜利结束以前,不对日媾和。12月9日,中国政府正式对日宣战,蒋介石还分别照会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建议由中、美、英、苏、荷五国订立联合作战计划,由美国领导执行。罗斯福16日复电,主张在重庆召集联合军事会议,即反轴心各国组织,由中、美、英、苏、荷诸国代表参加的军事会议。1942年1月1日,美、苏、英、中等26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会议。会议期间,各国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约定加盟诸国“保证运用其军事与经济之全部资源”对抗法西斯国家,并且保证“不与敌国缔结单独之停战协定或和约”。
——摘编自张海峭主编《中国近代通史(第九卷)》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为国际反法西斯同盟建立做出的努力。(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积极参与国际反法西斯同盟建设的作用。
5.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少年时代的拿破仑,因为出身与身高而受到军校同学们的嘲笑,但他称这些人为“高贵的小丑”;他发奋学习,广泛涉猎伏尔泰、卢梭等人的书籍,并以恺撒、亚历山大等人自诩。26岁时,新婚不久的拿破仑离开巴黎卫戍司令的职位,担任意大利军团总司令,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指挥作战。在征服埃及期间,他毫无顾忌地宣称自己是穆斯林;担任执政后,他又毫不犹豫地恢复天主教。
1812年,不顾身边顾问们的强烈反对,拿破仑发动了侵俄战争,力图“把欧洲的各国人民变成一个统一的人民”。进攻俄国让他遭到毁灭性的打击,最终在复辟失败后,拿破仑再次被流放。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拿破仑政治性格形成的背景。
材料:少年时代的拿破仑,因为出身与身高而受到军校同学们的嘲笑,但他称这些人为“高贵的小丑”;他发奋学习,广泛涉猎伏尔泰、卢梭等人的书籍,并以恺撒、亚历山大等人自诩。26岁时,新婚不久的拿破仑离开巴黎卫戍司令的职位,担任意大利军团总司令,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指挥作战。在征服埃及期间,他毫无顾忌地宣称自己是穆斯林;担任执政后,他又毫不犹豫地恢复天主教。
1812年,不顾身边顾问们的强烈反对,拿破仑发动了侵俄战争,力图“把欧洲的各国人民变成一个统一的人民”。进攻俄国让他遭到毁灭性的打击,最终在复辟失败后,拿破仑再次被流放。
——摘编自董小燕《略论拿破仑的政治个性》
(1)根据材料,概括拿破仑的政治性格。(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拿破仑政治性格形成的背景。
2.单选题- (共20题)
6.
雅典城邦戏剧开演前,将为国牺牲的公民的子女请上舞台,城邦事务发言人当众宣布他们在成年以前会得到城邦抚恤金,并把这些遗孤请到剧场里的荣誉坐席。这说明当时雅典
A.注重培养公民责任意识 |
B.民主政治已是人心所向 |
C.戏剧表演融入民主原则 |
D.教化功能贯穿戏剧始终 |
7.
1688年11月荷兰执政威廉率领远征军登陆英国,国王詹姆士二世出逃。议会通过了詹姆士二世“退位”的决议,正式立威廉为国王,玛丽为女王。此举意味着英国
A.国王彻底丧失统治权 |
B.法权至上时代来临 |
C.责任内阁制正式确立 |
D.君主制度从此结束 |
8.
美国独立后,“各州都敢于抵触国会的决策,它们总会以这种或那种方式进行逃避、拖延应尽的义务和责任,行政部门除了勉为其难的思想劝说之外,只能苦苦哀求,以求得各州的‘好心’和支持。”这是由于
A.国会不掌握行政权 |
B.美国没有实现真正的独立 |
C.中央政府没有实权 |
D.宪法赋予各州以部分权力 |
9.
长期以来法国教育被教会把持,而在1879至1899年期间,法国时任教育部长费里亲自选定中小学教材,如选用共和主义史家拉维斯反映爱国观点的《法国历史》作为历史课本;选用民族主义作家戴鲁莱德的<士兵之歌》作为全国中小学传唱歌曲。费里这一做法
A.化解了共和派与保皇派的矛盾 |
B.培养了科学理性的人才 |
C.消除了教会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
D.巩固了民主共和的成果 |
10.
1938年,创办于武汉的救亡刊物《国民公论》中写道:“战争是个大熔炉,只有通过这个熔炉,一个民族才能打成坚强的不可分的一片。也只有通过这个熔炉,一个独立自由的国家才能在新的铸型上面建造起来。”据此可获得的历史信息是
A.武汉成为民族救亡的大本营 |
B.中华民族救亡思潮正式开启 |
C.中国已经成为独立自由国家 |
D.抗战强化了中华民族认同感 |
11.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让“工人运动有了理论指导”,“开创了无产阶级革命新时代”,然而1848年以后的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却并未如马克思预言的那样走向灭亡,反倒欣欣向荣,生机盎然。这表明
A.工人运动有了新的理论指导 |
B.资本主义社会发生了本质变化 |
C.马克思主义需要进一步的完善 |
D.马克思主义已经失去了价值 |
12.
1955年12月,泰国经济文化代表团秘密访华,中泰两国签订了《中泰贸易会谈纪要》;1956年6月,马来西亚宣布取消向中国输出橡胶的禁令;1956年8月,新加坡工商贸易考察团访华,达成了一些贸易协定。与这些经济外交的成就直接相关的是
A.中美关系的改善 |
B.日内瓦会议的进展 |
C.万隆会议的成功 |
D.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
13.
二战后很长一段时间内,美苏两国尽管在经济军事和外交等方面展开了激烈竞争,但并未爆发大规模的军事冲突,双方总是在对抗中寻求妥协。这一局面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A.雅尔塔体制的规定所限 |
B.双方力量对比相对均衡 |
C.双方不了解对方的实力 |
D.出于对国际舆论的畏惧 |
14.
1926年4月,斯大林在《关于苏联经济状况和党的政策》中指出:第一个时期主要任务是在扩大商品流转的条件下,以发展农业为中心,建立国民经济基础;而从1926年开始的第二个时期最突出的一点,就是重心转移到工业方面来。这反映了斯大林
A.全面放弃新经济政策 |
B.确立重工业优先原则 |
C.开始实行农业集体化 |
D.实施发展模式的转型 |
15.
下面为20世纪50年代中国农村的宣传画。这反映出


A.土地改革改变了农村落后面貌 |
B.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已势在必行 |
C.“左”倾错误在农村严重泛滥 |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
16.
北宋统一后,首都汴京是南北饮食技术的交流中心,南宋时汴京的饮食业涌入杭州等地。宋朝人普遍喜欢饮酒和饮茶,城市中还有许多凉饮店,出售甘豆汤、漉梨浆、木瓜汁、沉香水、荔枝膏水等饮料。由此推知,宋代
A.城市社会生活日益丰富 |
B.海外贸易日益兴盛 |
C.商业活动不受政府监管 |
D.商业市镇经济繁荣 |
17.
西汉惠帝“复弛商贾之律”,鼓励盐铁民间生产。东汉和帝下诏“罢盐铁之禁,纵民煮铸,入税县官如故事”,终东汉之世,一直允许私人生产和销售盐铁。这反映出汉代
A.逐步放弃抑商政策 |
B.通过行政手段促进工商业发展 |
C.盐铁专卖制度解体 |
D.工商业者地位得到根本性转变 |
18.
明代专业的旅行指南图已普遍出现,最著名的是《一统路程图记》。该书绘制了北京、南京及各省的重要地名及主要交通路线,并附录山川险夷、著名物产、治安好坏等。人们外出时可检索路引目录,查找相关地名,便知行程里距和沿途情况。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休闲旅游之风盛行 |
B.国内长途贩运贸易的发展 |
C.社会服务体系完善 |
D.南北经济文化差距的缩小 |
19.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下图所反映的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


A.工业革命的发展促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得以初步形成 |
B.欧洲早期殖民扩张使亚非拉地区的小农经济迅速解体 |
C.两次工业革命中发明的交通通讯工具方便了世界联系 |
D.新航路开辟引起“商业革命”促进了世界贸易的扩展 |
20.
1903年9月7日,清政府设立商部,接着又颁布了一系列工商业规章和奖励实业办法,如《钦定大清商法》《商会章程》《公司律》等。清政府这些措施
A.在一定时期内有效延续了清王朝的统治 |
B.适应了民族工业发展的需要 |
C.目的是为了严防民族资本支持民主革命 |
D.加快民族工业的结构性转型 |
21.
战国后期,“舍短取长,则可以通万方之略”成为各家学说努力的共同方向,学术思想的发展逐渐呈现出交融、趋同的态势。这一趋势
A.标志着“百家争鸣”的结束 |
B.与历史发展趋势相一致 |
C.利于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 |
D.阻碍了学术思想的发展 |
22.
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宗教题材的绘画一直占绝对优势,但世俗绘画的比例也从15世纪20年代的5%上升到16世纪20年代的约20%。这反映了当时意大利
A.人们的宗教信仰已经发生变化 |
B.人们的物质生活逐渐富裕 |
C.人文主义思想得到一定的发展 |
D.绘画技术水平得到不断提高 |
23.
乾隆南巡时,徽商曾在扬州将自己所养的戏班供乾隆欣赏。其时徽班在长江与大运河码头,已有接触其他剧种的机会。乾隆六十大寿,徽班开始进京演出,逐渐形成一个新剧种。该新剧种的形成
A.是官方民间共同影响的结果 |
B.促使徽派艺术成为通俗文化的主流 |
C.是乾隆皇帝大力提倡的产物 |
D.得到徽商重金扶持而使其闻名全国 |
24.
五四运动后,社会主义已经成为报刊中时常出现的时髦名词,没有人禁止赞扬苏俄的暴力革命,以俄为师成为立志改造中国的有识之士的共同选择。这反映出当时
A.北洋军阀政府思想控制松弛 |
B.知识分子救国方式达成共识 |
C.马克思主义的影响日益扩大 |
D.社会主义成为中国主流思想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5道)
单选题:(2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