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桂林市叠彩区2018年春季学期期末质量检测七年级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383167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8/8/6

1.综合题(共1题)

1.
   材料一:(据史书记载,汉朝时江南)地域辽阔而人烟稀少;稻米和鱼是主要食物,人们还采集植物和贝类为食;放火烧荒,耕种水田;……没有非常富裕的人。
材料二(据史书记载,南朝时)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这饶,覆衣天下(供天下人享用)
(1)材料一、材料二描述的江南有很大不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南朝时江南经济变化的原因。
材料三:
(宋代中国)现代化的程度令人吃惊,货币经济,纸钞,流通票据,高度发展的茶盐企业非常独特……在人民日常生活……各方面,中国是当时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国家,其自豪足以认为世界其他各地皆为“化外之邦”。

——(法)谢和耐:《南宋社会生活史》

(2)举例说明宋代中国“现代化程度令人吃惊”的表现。
(3)综上,结合所学的中国古代史知识,归纳出能够促进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因素。

2.简答题(共1题)

2.
怎样评价岳飞领导的抗金斗争?

3.选择题(共13题)

3.
北宋的建立者是(   )
A.刘邦——高祖B.刘彻——武帝C.赵匡胤——太祖D.杨坚——文帝
4.
宋代,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下列民族政权与两宋时期同时存在的是( )
A.辽、西夏B.西夏、金
C.辽、金D.辽、蒙古
5.
某历史博物馆举办中国古代历史图片展,在某展厅出现了如下一组图片,请你为该展厅选择一个最合适的名称()
A.宋代商业繁荣B.民族政权并立
C.宋代国家统一D.宋代民族融合
6.
下列叙述与回族的形成有关的是( )
A.回族是汉族与畏兀儿人融合的结果
B.汉族与女真、契丹等民族融合结果
C.蒙古草原的统一
D.信仰伊斯兰教的波斯人、阿拉伯人,来中国后与汉、蒙、畏兀儿等民族融合的结果
7.
《三国演义》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的小说,以描写战争为主。它反映了下列哪一时期的史实
A.东汉时期
B.三国时期
C.东汉末年到三国时期
D.两晋时期
8.
在汉代,人们把玉门关、阳关以西,包括今天新疆以及更远的地区称为西域。下列属于中国古代政府加强对今天新疆地区管理的举措有(  )
①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府
②汉武帝平定准噶尔贵族叛乱
③清政府在该地区实施“改土归流”
④清朝平定天山南路的回部贵族叛乱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9.
某部小说有如下描写:唐三藏,战战兢兢,滴泪难言;猪八戒,絮絮叨叨,心中抱怨;沙和尚,囊囊突突,意下踌躇;孙行者,笑嘻嘻,要施手段。依据所学知识判断,该部小说是
A.《三国演义》
B.《水浒传》
C.《西游记》
D.《红楼梦》
10.
以下哪项不是明末农民战争爆发的原因(  )
A.政治腐败B.土地集中C.财政危机D.废除丞相制度
11.
《红楼梦》是中国对世界文学的重大贡献,做出此评价的主要依据是:
A.它描写了一对青年男女的爱情悲剧
B.它深刻的鞭挞了封建制度的罪恶
C.它揭示了封建社会崩溃的必然性
D.它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12.
南澳岛是历史上我国海上丝绸之路的必经之路,史载:“和七下西洋,五经南澳”明朝之所以能实现大规模航海,其主要原因是
A.海上交通发达 B.明朝前期国力强盛C.指南针用于航海 D.造船技术发达
13.

“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唐太宗的话说明(    )

14.

“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唐太宗的话说明(    )

15.
下列诗句中,最有可能被清政府歪曲解释,罗织罪名,酿成冤案的有
①遥知夷岛浮天际,未敢忘危负年华    ②一把心肠论浊清
③明朝期振翮,一举去清都     ④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简答题:(1道)

    选择题:(1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