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某历史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围绕“大国关系”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探究活动,形成下列活动方案,请你也参与进来吧。
活动一【解读图片——梳理历史脉络】 (1)从下列图片中提取有效信息,任选两幅图片加以解读,并指出中日关系的基本走向。 ![]() ①唐招提寺 ![]() ②签订《马关条约》 ![]() ③日本战败投降 ![]() ④田中角荣访华 | 活动二【表解史实——探寻历史原因】 (2)下面表格反映了中英关系的历史变迁。请结合所学知识,完成空白处的内容。 ![]() |
活动三【创设情境——分析历史现象】 (3)根据下面漫画中的图文信息,判断序号④⑤处分别指哪个国家,并分析它们之间隐含的矛盾。这些矛盾说明了什么? ![]() 争吵与签约 | |
活动四【对比变化——说明历史趋势】 (4)补充填写图一中序号⑥⑦处相对应的内容。从图一到图二说明世界格局发生了什么变化? ![]() 图一美苏冷战示意图 ![]() 图二世界五大力量基本框架图 |
2.
改革推动社会转型,是历史发展长河中的鲜明主题。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
——《战国策·秦策三》
材料二洋务派先后创办了一大批军工企业……逐步做到了“凡一切枪炮、轮船、军火均能自造”。……(洋务运动)把“近代工业导入中国,开始了中国的机器时代”,使中国在工业近代化道路上迈出了可喜的一步。然而,众所周知,洋务运动既未能使中国强,也未能使中国富……甲午战争的失败,最终宣告了这一运动的破产。
材料三1853年,来自太平洋东岸美利坚合众国的四艘全副武装的黑色军舰,敲开了日本国门。这个东方岛国遭遇了巨大的生存危机,也迎来了弃旧图新的机遇。
15年后的1868年,封建幕府被推翻,明治天皇登基。1868年成为日本历史上具有转折意义的一年。
——《大国崛起·日本》
(1)材料一指的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哪一次改革?这次改革有何积极作用?
(2)根据材料二,举出一例洋务派创办的军工企业,并简要评价洋务运动。
(3)根据材料三,指出日本当时存在的危机,并说明“1868年成为日本历史上具有转折意义的一年”的理由。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促使改革成功的因素有哪些?
材料一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
——《战国策·秦策三》
材料二洋务派先后创办了一大批军工企业……逐步做到了“凡一切枪炮、轮船、军火均能自造”。……(洋务运动)把“近代工业导入中国,开始了中国的机器时代”,使中国在工业近代化道路上迈出了可喜的一步。然而,众所周知,洋务运动既未能使中国强,也未能使中国富……甲午战争的失败,最终宣告了这一运动的破产。
材料三1853年,来自太平洋东岸美利坚合众国的四艘全副武装的黑色军舰,敲开了日本国门。这个东方岛国遭遇了巨大的生存危机,也迎来了弃旧图新的机遇。
15年后的1868年,封建幕府被推翻,明治天皇登基。1868年成为日本历史上具有转折意义的一年。
——《大国崛起·日本》
(1)材料一指的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哪一次改革?这次改革有何积极作用?
(2)根据材料二,举出一例洋务派创办的军工企业,并简要评价洋务运动。
(3)根据材料三,指出日本当时存在的危机,并说明“1868年成为日本历史上具有转折意义的一年”的理由。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促使改革成功的因素有哪些?
3.
请运用所掌握的历史基本技能,回答下列问题。
(1)分别简述下面两次军事行动的主要影响。

图一千里跃进大别山

图二诺曼底登陆
(2)根据下面年代尺上的信息,分别写出与“伟大尝试”和“开天辟地”相对应的历史事件名称,并概述社会主义运动在①处这一阶段的发展特点。

(3)从下面关键词中任选一个,简述它与年代尺上相关历史事件的联系。

(4)根据下面的史料描述,分别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事件名称,并归纳其反映的共同主题。
(1)分别简述下面两次军事行动的主要影响。

图一千里跃进大别山

图二诺曼底登陆
(2)根据下面年代尺上的信息,分别写出与“伟大尝试”和“开天辟地”相对应的历史事件名称,并概述社会主义运动在①处这一阶段的发展特点。

(3)从下面关键词中任选一个,简述它与年代尺上相关历史事件的联系。

(4)根据下面的史料描述,分别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事件名称,并归纳其反映的共同主题。
史料描述 | 历史事件 | 共同主题 |
革命的烈焰将国王推上了断头台,巍峨的凯旋门见证了拿破仑创造的奇迹……这个民族从不畏惧硝烟和战火的洗礼,因为他们更爱自由和真理 ——摘自《图说天下》 | ① | ③ |
如果美国在19世纪60年代的时候,分裂成了两个或者更多的国家,或者北方没有赢得胜利,这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所以,这场战争对美国的未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大国崛起》 | ② |
2.选择题- (共11题)
4.
中华民族是具有非凡创造力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中创造了伟大的中华文明。下列有关中华文明成就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纸的国家 |
B.北宋时指南针开始应用于航海事业 |
C.《本草纲目》是世界医药学宝库中的一颗明珠 |
D.《齐民要术》被誉为“17世纪工艺百科全书” |
5.
李明同学围绕“明清思想文化专制”主题,归纳了八股取士与文字狱的共同点。其中,正确的有( )
①都阻碍了科学技术的进步
②都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
③根本目的都是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④都严禁知识分子尊孔读经
①都阻碍了科学技术的进步
②都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
③根本目的都是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④都严禁知识分子尊孔读经
A.①②④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6.
从下表中可以提取到的正确信息是
①都经过海上丝绸之路
②都有政府的支持
③都经过印度洋
④都获取了巨大的贸易利润
航海家 | 派遣国家 | 航行线路 |
郑和 | 中国明朝 | 中国(刘家港)→马六甲海峡→印度洋→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
麦哲伦 | 西班牙 | 西班牙→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欧洲 |
①都经过海上丝绸之路
②都有政府的支持
③都经过印度洋
④都获取了巨大的贸易利润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7.
在1900年的北京街头,人们见面时不可能涉及的话题是( )
①军警在街头为行人剪辫子
②废除科举制的诏书
③京师大学堂开设的课程
④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
①军警在街头为行人剪辫子
②废除科举制的诏书
③京师大学堂开设的课程
④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④ |
8.
揭示历史事件原因与结果的关系,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因果关系对应正确的是
选项 | 因 | 果 |
A | 南昌起义爆发 | 清王朝统治土崩瓦解,封建帝制被推翻 |
B |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立 | 开辟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
D | 日本制造卢沟桥事变 | 中国东北三省完全沦陷 |
D |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 中国民族工业处于崩溃边缘 |
A.A |
B.B |
C.C |
D.D |
9.
在115师的战前动员大会上,指挥官讲道:“同志们!中华民族正在经历着巨大的考验!我们要在敌人进攻平型关时,利用这一带的有利地形,从侧后猛击一拳,打一个大胜仗。给敌人一个打击!给友军一个配合!给人民一个振奋!”文中的“敌人”和“友军”分别是
A.美军和国民党军队 |
B.美军和八路军 |
C.日军和国民党军队 |
D.日军和新四军 |
10.
从1949年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是中国社会主义法制的初创时期。下列法律文献中,初步奠定了中国法治建设基础的有
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③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④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③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④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A.①④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③ |
11.
中国外交部一再严词警告“韩国配合美方加紧推进‘萨德’反导系统部署进程”,称“由此产生的一切后果由美韩承担”。这一表态不禁让人想起69年前爆发的抗美援朝战争。这场战争爆发的主要原因是
A.美国在中国积极扶蒋反共 |
B.美国的侵略活动严重威胁中国安全 |
C.中朝两国自古以来都是唇齿相依的友好邻邦 |
D.中国帮助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统一朝鲜半岛 |
13.
英国能够迅速崛起的一个重要因素,便是在(1688年)宫廷政变之后,英国建立起了一个适合国情和生产力发展的政治体制。这个体制保证了英国社会有一个相对宽松与和平的环境,从而为社会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确立“这个体制”的法律性文献是
A.《独立宣言》 |
B.《权利法案》 |
C.《拿破仑法典》 |
D.《人权宣言》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