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玄武区2018年中考初三历史一模试卷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82956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8/5/8

1.综合题(共3题)

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魏晋南北朝时期,官吏的选拔权由上层权贵垄断,选官看重门第,不太注重才能,世家大族的子弟通过门第即可进入仕途……科举制的创立,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
——部编《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二贫苦子弟,类皆廉谨自勉,埋首窗下……即纨绔子弟,亦知苦读,以获科第,否则虽富不荣……因此之故,前清时代,无分冬夏,几于书声遍野,夜静三更,钻研制义(注:“制义”指明清时科举考试规定的文体)。是皆科举鼓励之功有甚于今日十万督学之力也。
——《中国考试制度史》
材料三20世纪初……铁路、轮船等新式交通事业也逐渐兴办,这些无疑需要大量科学技术人才来操作和管理。同时,新式学堂的急剧增加需要众多的具有新知识的教师;清末新政中增设的许多政府机构如外交部、商部、学部……也都需要懂得相关专业的干员。科举制度已经无法培养和选拔新式人才。
——《废除科举制与中国社会的现代转型》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官吏选拔制度有何弊端?针对此弊端,隋朝的建立者采取了什么措施?请列举一例唐朝完善科举制度的史实。
(2)材料二中的“制义”指的是哪一种文体?此文体始于哪一朝代?结合所学知识及材料一、二分析,科举制度有何积极影响?
(3)据材料三归纳“科举制度已经无法培养和选拔新式人才”的表现。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应该用怎样的科学方法评价科举制度?
2.
阅读示意图,回答问题。
3.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它在名义上“尊重中国的主权与独立及领土和行政的完整”,实际上是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染指中国的协议。美国……打破了日本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取得的暂时独霸中国的局面。
——《世界历史》
材料二1942年1月1日,美英苏中等26个反法西斯国家在华盛顿举行会议……以后“联合国家”在政治上互相协商,军事上互相配合,物资上互相支援,对加速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起了重要的作用,并为成立“联合国”奠定了基础。
——《世界通史》(第三编)
材料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美关系长期处于敌对的紧张状态。20世纪70年代初,改善中美关系成为两国共同的要求。
——《中国近现代史》
材料四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协议”是指哪一条约?据材料一指出,在签订该条约的会议上美日争夺的目标是哪一国家?
(2)材料二中的“联合国家”指的是什么组织?请举例说明“‘联合国家’在政治上互相协商,军事上互相配合”的具体表现。
(3)材料三中,中美关系的“紧张状态”与当时美国推行哪一政策有关?这一政策开始的标志是什么?依据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70年代初”导致美国期望与中国改善关系的因素有哪些?(至少写出两点)
(4)材料四表明,在当今经济发展的什么趋势中出现了怎样的问题?哪一国际组织可以对此问题进行调查与解决?
(5)综合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从竞争与合作的角度,谈谈你对当下中美关系的看法。

2.选择题(共21题)

4.
“瓦中多有货药、卖卦……饮食、剃剪、纸画、令曲之类。终日居此,不觉抵暮。”材料反映的现象可能发生在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宋朝
5.
小明同学在参观南京博物院特展“走进养心殿”后,对“十全老人”乾隆皇帝产生了浓厚兴趣。下列属于“十全老人”功绩的有(  )
①设置驻藏大臣  ②设置伊犁将军③设置台湾府④反击沙俄侵略⑤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A.②⑤B.①②⑤C.①③④D.②③④⑤
6.
1839年6月,林则徐将缴获的110多万千克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这一事件引发了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7.
“民国八年五月四日,惊心动魄的学生运动开始了。”这一“运动”的意义是(  )
A.中国近代史的开端B.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D.国民革命运动的开端
8.
“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展现了中央红军灵活的战术和大无畏的革命精神。红军的诞生地为
A.武昌
B.南昌
C.井冈山
D.延安
9.
中国第一战区司令长官卫立煌致电朱德:“顽寇陆续增兵,企图扫荡华北……兄等抽调劲旅,事以迎头袭击,粉碎其阴谋毒计,至深佩慰。”该电文称赞的军事行动是
A.
B.
C.
D.
10.
在十四年抗战过程中,促进国共两党开始由内战到和平、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的关键是
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C.七七事变
D.南京大屠杀
11.
《申报》中刊印的《丁祭除去拜跪》明令:“除去拜跪之礼,改行三鞠躬,祭服则用便服。”据此,你认为此“明令”最早应出自
A.中华民国临时政府
B.北洋政府
C.广东国民政府
D.南京国民政府
12.
1954年,***提出:“孤立的、分散的、守旧的、落后的个体经济限制着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因此,我国在农村实行了(  )
A.土地改革B.农业合作化运动
C.人民公社化运动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3.
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中国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下面属于这一时期的是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B.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C.籼型杂交水稻培育成功D.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14.
他攫取了罗马国家的最高权力,使罗马进入帝国时代,并开始了长达百余年的“罗马和平”。他是
A.汉谟拉比
B.伯利克里
C.凯撒
D.屋大维
15.
在中古欧洲社会发展过程中,催生了市民阶级,为资本主义兴起准备了条件的是
A.三次布匿战争
B.亚历山大东征
C.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形成
D.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
16.
历史上有很多的概念往往由于种种原因“名不符实”,下列名称属于这一类的是:
①三角贸易
②印第安人
③阿拉伯数字
④殖民掠夺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②③④
17.
“中世纪中期的宗教文化……处处崩裂有声,一些裂缝日益扩大,关于人的新鲜思想的涓涓细流从中流出。”下列作品中,最能体现出材料中“新鲜思想”的是(    )
A.《荷马史诗》B.《神曲》C.《物种起源》D.《复活》
18.
颁布于17世纪晚期,明确划分了议会和国王的权力界限,以法律形式维护了资产阶级革命成果的文献是
A.《权利法案》
B.《人权宣言》
C.《法典》
D.《共产党宣言》
19.
“华盛顿的行动很感人……为了国家的事业,他却抛弃了养尊处优的生活,离开了家人和朋友,牺牲了自己的舒适环境,把这一切都拿来孤注一掷。”材料中“国家的事业”是指
A.废除君主制度
B.废除农奴制度
C.赢得民族独立
D.维护国家统一
20.
“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蒸汽和机器引起了欧洲生产的革命……英国引领了这一历史发展的潮流,取得了技冠群雄的辉煌成果。”“欧洲生产的革命”带来的影响是
A.使得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
B.使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
C.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开始确立
D.形成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
21.
(题文)“他们卑微地对外点头哈腰,默默拿来先进才智,然后悄悄地在作坊里加班加点地消化进化,乃至超越。”日本在19世纪60年代的“消化进化”中带来的影响不包括
A.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
B.摆脱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
C.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
D.二战亚洲策源地的形成
22.
19世纪以来,随着各国民族意识的觉醒,亚非拉人民掀起了争取民族解放和捍卫国家主权的斗争。下列史实发生在亚洲的是()
A.纳米比亚摆脱殖民统治,赢的独立
B.玻利瓦尔领导的反抗西班牙殖民统治的斗争
C.章西女王领导的印度人民大起义
D.巴拿马人民从美国手中收回了运河区主权
23.
观察下图,导致出现1933-1937年失业率变化趋势的原因是
A.经济大危机爆发
B.罗斯福新政实施
C.太平洋战争爆发
D.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
24.
二战后,日本是资本主义世界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其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超过10%。其快速发展,除自身因素外,还得益于
A.联合国的成立
B.美国的大力扶持
C.占据广阔国际市场
D.苏联的解体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2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11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