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册(部编版):第三单元测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382911

试卷类型:单元测试
试卷考试时间:2018/1/17

1.综合题(共2题)

1.
下表是我们课本最后“中国古代史大事年表”的一部分(1368—1727年),请你按要求把相关大事的序号填到相应的问题后面。
〈1〉
1368年
元朝灭亡,明朝建立
〈2〉
1405-1433年
郑和七次下西洋
〈3〉
1406-1420年
营建北京城
〈4〉
16世纪中期
戚继光抗倭
〈5〉
1616年
努尔哈赤建立后金
〈6〉
1636年
皇太极改国号为清
〈7〉
1644年
 
李自成领导的农民军攻占北京,明朝灭亡
 
 
清军入关
 
 
〈8〉
1662年
郑成功收复台湾
〈9〉
1684年
清朝设置台湾府
〈10〉
1727年
清朝在西藏设置驻藏大臣
 
(1)属于政权更替(王朝兴或亡)的大事:
(2)属于抗击外来侵略的大事:
(3)属于对外友好交往的大事:
(4)表现了农民起义巨大力量的大事:
(5)表现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的大事:
2.
波涛汹涌的海洋,给明清两朝带来了荣耀,也带来了恐慌。下面是某中学七年级的同学搜集到的一些图片,请你参与进来完成相关的探究活动。
【图片搜集】

【材料搜集】
材料一“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清乾隆帝致英国国王乔治三世的信函
材料二“洋船至宁波者甚多,将来番船云集,留住日久,将又成一粤省之澳门矣。”
——《粤海关志》
材料三“浙民习俗易嚣,洋商错处,必致滋事。”
——《清高宗圣训》
【史实探究】
(1)请分别说出图1和图2率领这两支舰队的人物并简单介绍一下他们的事迹。
(2)搜集的三则材料共同反映出清朝统治者推行怎样的政策?产生这种政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图3中“广州十三行”承担了什么职能?说一说清朝实行这一政策的危害。
(4)结合明清时期不同的对外政策,说一说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2.选择题(共17题)

3.
据考证,“南澳1号”古沉船是一艘明代晚期的商船,船上发现了大量当时瓷窑烧制的瓷器,其中最容易找到的瓷器应该是
A.越窑的青瓷
B.邢窑的白瓷
C.哥窑的冰裂纹瓷器
D.景德镇的青花瓷
4.
“北京王麻子剪刀”是享誉海内外几百年的中华老字号,其生产技术曾在“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中被详细介绍。请问该书是
A.《齐民要术》
B.《水经注》
C.《本草纲目》
D.《天工开物》
5.
某部小说有如下描写:唐三藏,战战兢兢,滴泪难言;猪八戒,絮絮叨叨,心中抱怨;沙和尚,囊囊突突,意下踌躇;孙行者,笑嘻嘻,要施手段。依据所学知识判断,该部小说是
A.《三国演义》
B.《水浒传》
C.《西游记》
D.《红楼梦》
6.
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受到广大农民的热烈欢迎。其根本原因是
A.明末土地兼并严重,赋税沉重
B.广大农民觉悟高,拥护起义军
C.“均田免赋”促使农民加入起义军
D.“均田免赋”是农民起义的目的
7.
“他很幸运,因为他有两个不错,或者说是优秀的儿子—皇太极和多尔衮。”这是《帝国政界往事》中的一句话。文中的“他”是
A.安颜阿骨打
B.努尔哈赤
C.成吉思汗
D.忽必烈
8.
下图是我国某一剧种的脸谱。该剧种与中医、国画并列为中国的三大“国粹”。与此脸谱相符的剧种是
A.越剧
B.元曲
C.京剧
D.黄梅戏
9.
历史兴趣小组的四位同学分别概括了1368—1840年的明清时期的特点,正确的是
A.繁荣与开放并存
B.多元文化膨胀与经济高度发展
C.繁盛与危机并存
D.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
10.
明朝加强封建专制统治的措施中,最具特色的是
A.废丞相,设三司
B.内阁制度的形成
C.废丞相,权分六部
D.设厂卫特务机构
11.
电影《苏禄国王与中国皇帝》讲述的故事发生在郑和大航海的时代,影片中的中国皇帝应是(  )
A.宋太祖B.元世祖C.明太祖D.明成祖
12.
康熙时,针对台湾如何进行管理,施琅主张“台湾虽然是一座海岛,却关系着闽、广、江、浙四省的要害,战略地位极其重要……如果放弃台湾,将必酿成大害,只有守住台湾,才可永固边囿。”康熙据此采纳制定的对台措施最主要意义是
A. 加强台湾同祖国内地联系
B. 巩固了祖国东南海防
C. 肯定台湾的主权属于中国
D. 促使荷兰殖民者被迫投降
13.
某校文学长廊中悬挂着一组图片(见下图),它们取材于(  )
A.《三国演义》B.《西游记》C.《水浒传》D.《红楼梦》
14.
在我国东南沿海一带广为流传一首民谣:“天皇皇,地皇皇,莫惊我家小儿郎;倭寇来,不要慌,我有戚爷会抵挡。”这首民谣反映的历史时期是
A.隋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15.
从文物中获取信息是我们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当我们研究中国古代中央政府与少数民族地区关系时,可以从下列哪件文物中获得有效信息
A.司母戊鼎
B.开元通宝钱
C.锦衣卫印
D.金奔巴瓶
16.用最小的三位数去除以最小的两位数,商是(    )。
17.
我国历代政府历来重视民族团结和注重对边疆的有效管理。下列行政或军事机构管辖的地区是

A. 西藏    B. 东北
C. 新疆    D. 台湾
18.
山西人擅长经商。有人说,凡有麻雀的地方,就有山西商人的足迹,晋商的足迹遍及长城内外,大江南北,甚至远到外蒙、俄国和日本:对此叙述理解正确的是()
A.晋商形成于明清时期
B.晋商资本雄厚,经营的物品齐全
C.晋商经商范围广泛,远至海外
D.“晋商精神”是开拓创业、讲究诚信
19.
马克思说:“与外界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结合下图,下列对清朝前期“与外界隔绝”的措施表述正确的是
A.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B.禁止一切对外贸易
C.使大清帝国长治久安
D.拒绝一切外国人来华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1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