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列举题- (共1题)
2.判断题- (共1题)
2.
指出下列表述中的错误,并加以改正。
(1)太平天国运动的斗争矛头直指帝国主义侵略势力,在廊坊阻击八国联军。
错误:改正:
(2)中共一大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
错误:改正:
(3)***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错误:改正:
(4)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富尔顿利用蒸汽机发明了火车机车。
错误:改正:
(1)太平天国运动的斗争矛头直指帝国主义侵略势力,在廊坊阻击八国联军。
错误:改正:
(2)中共一大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
错误:改正:
(3)***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错误:改正:
(4)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富尔顿利用蒸汽机发明了火车机车。
错误:改正:
3.综合题- (共3题)
3.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英国兵轮鼓浪而来,沿江海入长江。”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吾国四千年大梦之唤醒,实自……,偿白银两百兆始。故非受巨创负深痛,固不足以震动之。”
——梁启超
材料三“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中间就不断有人做着各种各样的西方梦;梦想有西方的坚船利炮,梦想着有西方的新型工业,梦想着有西方的民主制度……。”中华民族犹如一头沉睡的雄狮。在唤醒中华民族萌发出中国梦的过程中,无数仁人志士屡踣屡起,不懈探索奋斗。然而,追梦的道路并不平坦。在曲折前进的过程中,有人形容说:“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却黑暗依旧……”
材料四1933年的新年,上海《东方杂志》推出了一个“新年的梦想”特刊,国内各界人士做了一场“中国梦”。
在各色的梦里,有人梦想整个民族实现了空前的团结,国共两党共商抗日救国大计……
(1)据材料一“这场战争”是指什么战争?为什么说它是一块界碑?
(2)材料二中“唤醒吾国四千年的大梦”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3)据材料三,哪一事件首先实践了“西方的新型工业的梦想”?1911年的“这一道闪电”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这一事件最突出的贡献是什么?
(4)材料四中“整个民族实现了空前的团结”这个梦想是在哪一事变后成为现实的?
(5)中国梦是“强国梦”“富民梦”,回顾历程,展望未来,综合上述材料,请你谈谈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程的认识。
材料一“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英国兵轮鼓浪而来,沿江海入长江。”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吾国四千年大梦之唤醒,实自……,偿白银两百兆始。故非受巨创负深痛,固不足以震动之。”
——梁启超
材料三“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中间就不断有人做着各种各样的西方梦;梦想有西方的坚船利炮,梦想着有西方的新型工业,梦想着有西方的民主制度……。”中华民族犹如一头沉睡的雄狮。在唤醒中华民族萌发出中国梦的过程中,无数仁人志士屡踣屡起,不懈探索奋斗。然而,追梦的道路并不平坦。在曲折前进的过程中,有人形容说:“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却黑暗依旧……”
材料四1933年的新年,上海《东方杂志》推出了一个“新年的梦想”特刊,国内各界人士做了一场“中国梦”。
在各色的梦里,有人梦想整个民族实现了空前的团结,国共两党共商抗日救国大计……
(1)据材料一“这场战争”是指什么战争?为什么说它是一块界碑?
(2)材料二中“唤醒吾国四千年的大梦”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3)据材料三,哪一事件首先实践了“西方的新型工业的梦想”?1911年的“这一道闪电”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这一事件最突出的贡献是什么?
(4)材料四中“整个民族实现了空前的团结”这个梦想是在哪一事变后成为现实的?
(5)中国梦是“强国梦”“富民梦”,回顾历程,展望未来,综合上述材料,请你谈谈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程的认识。
4.
大国的兴衰消长,始终是世界舞台上最受人瞩目的焦点。大国崛起的过程中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给人类留下了丰富的经验教训,启迪着今天,也影响着未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导致英国迅速崛起的一个重要因素,便是在宫廷政变之后,英国迅速建立起了一个适合国情和生产力发展的政治体制。这个体制改革保证了英国社会有一个相对宽松与和平的环境,从而为社会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强国之鉴》
材料二1869年,(日本)第一次使用电报连通了横滨和东京,1870年东京与横滨间的电报线路开始通报。1870年,这个国家有了第一台纺纱机。1872年,连接这两座城市的第一条铁路竣工。
——摘自川教版初中历史教学参考书
材料三独立后的美国经济迅速发展,1860年工业总产值跃居世界第四位。但是南北经济形式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严重阻碍了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摘自岳麓版初中历史教学参考书
材料四大国之谜,当然还有另外的答案,那就是体制的创新……列宁说:“当我们用‘强攻’的办法,即用最简单、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的生产和分配原则的尝试已告失败后,我们则必须改变。”美国在20世纪30年代,由加强了政府干预经济的手段。从此“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交相作用,改变了人们对传统的市场经济模式的认识。
——《大国崛起》
(1)材料一中英国怎样建立“适合国情和生产力发展的政治体制”的?为了限制国王的权利,英国议会通过了什么法案?
(2)材料二中这些成果出现在日本的什么改革之后?这些成果与日本改革的哪一项内容有关?
(3)为解决材料三中所述问题,美国采取了怎样的措施?
(4)面对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在经济政策方面做了怎样的调整?这些调整的积极作用是什么?
(5)大国崛起的过程中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给人类留下了丰富的经验教训,启迪着今天,也影响着未来,你认为大国崛起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什么样的启示?
材料一导致英国迅速崛起的一个重要因素,便是在宫廷政变之后,英国迅速建立起了一个适合国情和生产力发展的政治体制。这个体制改革保证了英国社会有一个相对宽松与和平的环境,从而为社会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强国之鉴》
材料二1869年,(日本)第一次使用电报连通了横滨和东京,1870年东京与横滨间的电报线路开始通报。1870年,这个国家有了第一台纺纱机。1872年,连接这两座城市的第一条铁路竣工。
——摘自川教版初中历史教学参考书
材料三独立后的美国经济迅速发展,1860年工业总产值跃居世界第四位。但是南北经济形式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严重阻碍了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摘自岳麓版初中历史教学参考书
材料四大国之谜,当然还有另外的答案,那就是体制的创新……列宁说:“当我们用‘强攻’的办法,即用最简单、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的生产和分配原则的尝试已告失败后,我们则必须改变。”美国在20世纪30年代,由加强了政府干预经济的手段。从此“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交相作用,改变了人们对传统的市场经济模式的认识。
——《大国崛起》
(1)材料一中英国怎样建立“适合国情和生产力发展的政治体制”的?为了限制国王的权利,英国议会通过了什么法案?
(2)材料二中这些成果出现在日本的什么改革之后?这些成果与日本改革的哪一项内容有关?
(3)为解决材料三中所述问题,美国采取了怎样的措施?
(4)面对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在经济政策方面做了怎样的调整?这些调整的积极作用是什么?
(5)大国崛起的过程中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给人类留下了丰富的经验教训,启迪着今天,也影响着未来,你认为大国崛起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什么样的启示?
5.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材料一我宁愿失去一个印度,也不肯失去一个莎士比亚。
——丘吉尔
材料二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我愿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伏尔泰
材料三大国崛起之谜依然是一个难解的题目,各国的学者提供的答案也是众说纷纭。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上百位接受采访的国内外专家在谈论这个话题时,都十分看重思想文化的影响力在大国崛起中的作用。
——《大国崛起》
材料四没有马克思,我们的理论远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所以,这个理论用他的名字命名是公正的。
——恩格斯
(1)莎亚的作品对哪一观念给予了深刻批判?集中体系了什么思潮?
(2)材料二表明了伏尔泰的什么观点?请举出两例受此观点影响的欧美革命。
(3)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文艺复兴对欧洲大国崛起起到的作用。
(4)材料四中“这个理论”诞生的标志是什么?“这个理论”指导了哪次运动?(列举两例)
(5)上述材料反映的思想文化运动,有何共同的历史作用?对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建设有什么启示?
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材料一我宁愿失去一个印度,也不肯失去一个莎士比亚。
——丘吉尔
材料二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我愿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伏尔泰
材料三大国崛起之谜依然是一个难解的题目,各国的学者提供的答案也是众说纷纭。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上百位接受采访的国内外专家在谈论这个话题时,都十分看重思想文化的影响力在大国崛起中的作用。
——《大国崛起》
材料四没有马克思,我们的理论远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所以,这个理论用他的名字命名是公正的。
——恩格斯
(1)莎亚的作品对哪一观念给予了深刻批判?集中体系了什么思潮?
(2)材料二表明了伏尔泰的什么观点?请举出两例受此观点影响的欧美革命。
(3)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文艺复兴对欧洲大国崛起起到的作用。
(4)材料四中“这个理论”诞生的标志是什么?“这个理论”指导了哪次运动?(列举两例)
(5)上述材料反映的思想文化运动,有何共同的历史作用?对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建设有什么启示?
4.简答题- (共1题)
5.选择题- (共15题)
8.
“中国的革命,当前第一件事便是把中国从俄国的羁轭下解放出来,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这条“相反的道路”的实践始于( )
A.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 | B.南昌起义 |
C.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 D.遵义会议 |
10.
中国共产党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幸福,经历了光辉的历程。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②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
③中共一大召开 ④长征结束
①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②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
③中共一大召开 ④长征结束
A.①②③④ | B.②①③④ |
C.③②④① | D.③④②① |
12.
1947年3月,中共中央撤离延安,转战陕北。这一军事行动和下列哪一事件有关
A.国民党军队对中原解放区发动了大规模进攻 |
B.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陕甘宁解放区 |
C.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
D.解放军发动淮海战役 |
13.
近年来随着国共两党互信的加深,随着海峡两岸三通的实现,随着两岸同胞交往的增多,可以乐观地预见两党再次合作的希望。历史上体现国共合作的事件有( )
①黄埔军校的创建 ②北伐战争 ③南昌起义 ④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①黄埔军校的创建 ②北伐战争 ③南昌起义 ④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A.①③④ | B.②③④ | C.①②③④ | D.①②④ |
14.
2014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确定9月3日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和12月13日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的决定。这一决定有利于
①全世界清醒认识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激发中国民众对日本的仇视
③牢记历史,以史为鉴,避免历史悲剧重演
④维护世界和平,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①全世界清醒认识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激发中国民众对日本的仇视
③牢记历史,以史为鉴,避免历史悲剧重演
④维护世界和平,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A.①② | B.①④ |
C.③④ | D.②③ |
16.
1950年土地改革和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农村生产关系改革都取得了重大的成功,它们最大的共同点在于
A.提高了农民的收入 |
B.提高了农民的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
C.土地收归国有,增加了国家的收入 |
D.大量增加了土地的面积 |
18.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新中国的外交也正式启动并不断走向成熟,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外交风格。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是
A.参加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 |
B.以五大国的身份出席日内瓦会议 |
C.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D.中美关系的正常化 |
20.
牛顿缔造了工业革命的钥匙,瓦特拿着这把钥匙打开了工业革命的大门。牛顿和瓦特的贡献分别是
A.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创制内燃机 |
B.发明蒸汽机和提出进化论 |
C.提出进化论、提出相对论 |
D.发现万有引力定律、改良蒸汽机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列举题:(1道)
判断题:(1道)
综合题:(3道)
简答题:(1道)
选择题:(1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