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8题)
A.昨天晚上,忽然狂风大作,暴雨如注,我被振聋发聩的雷声惊醒了。 |
B.这些年每听到亲友去世的消息,我总是无比伤感,尤其是这回相濡以沫的老伴远行,对于我这个年已九十又神经衰弱的老人,真像天塌了一样。 |
C.在长虹路上的一家车行,小明想咨询一款环保代步车的性能,但老板忙于抬待别的顾客,弄得小明无人问津。 |
D.所谓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只有危难关头,才能看出一个人的节操是否坚贞。 |
A.中学生之所以喜欢网络小说,在于这些作品大多思想情感丰富细腻,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而且叙述方式自由活泼。 |
B.他的晚年,仍然精力充沛,充满创作热情,留下了许多优秀的作品。 |
C.美国政府表示仍然支持强势美元,但这到底只是嘴上说说还是要采取果断措施,经济学家对此的看法是否定的。 |
D.在当今社会,个体获取知识的方式很多,但谁也无法否认的是,阅读仍是一种最主要的途径之一。 |
féi wò | guān jiàn | pín fán | suí xīn suǒ yù |
{#blank#}1{#/blank#} | {#blank#}2{#/blank#} | {#blank#}3{#/blank#} | {#blank#}4{#/blank#} |
A.“你总是这样!”她痛心地望着眼前的孩子,“我该拿你怎么办呢?” |
B.太阳每隔11年就会进入一次活动高峰年,会像外面抛出很多物质,就像“打喷嚏”一样,这让离它1.5亿万千米的地球也“感冒”。 |
C.他很不服气,心想,我自己写了文章自己出版发行,所有的利润不都是自己的吗。 |
D.如今,依托互联网的“伊妹儿”(电子邮件),已经十分普及。 |
A.莎士比亚,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戏剧家和诗人。代表作有喜剧《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等。 |
B.《左传》是我国的一部编年体史书。它尤其善于合理描写战争和辞令,如《曹刿论战》详写了战中的人物语言,很好地表现了曹刿的“远谋”。 |
C.《生命与和平相爱》是一篇散文。这篇散文,从一个人写到一个家庭,从一个家庭去看一个民族,始终把人物放在一定的民族背景下去写,文章有强烈的时代色彩。 |
D.《江城子 密州出猎》这首词由描写打猎场景引向抒发爱国豪情,把打猎习武与保卫边境安全,维护国家统一联系起来,是苏轼豪放词的代表作之一。 |
更严重的是,水土流失使土壤的肥力显著下降,造成农作物大量减产。越是减产,人们就越要多开垦荒地;越多垦荒,水土流失就越严重。这样越垦越穷,越穷越垦,黄河中的泥沙也就越来越多,因而黄河决口、改道的次数也就越来越频繁。
这段话指出水土流失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要控制水土流失,就要在黄河中上游大量植树造林。请你把下面的话补充完整,注意用上“越……越……”说明事物之间的联系。
在黄河中上游植树造林,树木种得越多越好,{#blank#}1{#/blank#}
更严重的是,水土流失使土壤的肥力显著下降,造成农作物大量减产。越是减产,人们就越要多开垦荒地;越多垦荒,水土流失就越严重。这样越垦越穷,越穷越垦,黄河中的泥沙也就越来越多,因而黄河决口、改道的次数也就越来越频繁。
这段话指出水土流失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要控制水土流失,就要在黄河中上游大量植树造林。请你把下面的话补充完整,注意用上“越……越……”说明事物之间的联系。
在黄河中上游植树造林,树木种得越多越好,{#blank#}1{#/blank#}
2.句子默写- (共1题)
(1)伤心秦汉经行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直挂云帆济沧海。
(3)采菊东篱下,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西北望,射天狼。
(5)苟全性命于乱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两会上,许多代表关注高房价,关注民生,借用唐代诗人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两句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对老百姓“居者有其屋”的良好愿望。
(7)在古诗文中,“萧”常表示萧索、萧条之意,如“______________,洪波涌起”“箫“则指一种乐器,如“_____________________,衣冠简朴古风存”。
3.综合性学习- (共1题)
【小题1】[活动一]走进名著。(4分)
(1)《朝花夕拾》是鲁迅的一部散文集。在鲁迅笔下,我们认识了那位“给哥儿买来‘三哼经’”的保姆___________。其中揭示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的散文是《__________________》。(2分)
(2)该书中《父亲的病》和《藤野先生》两篇文章分别写到了“庸医害人”和“国人围观枪杀中国人”,这两个事件先后触发了鲁迅怎样的思想变化?请用简洁的语言分别概括出来。(2分)
【小题2】[活动二]清明是我们祭奠祖先、缅怀亲人的日子。阅读下面的材料,请你说说现今清明祭祀方式有了怎样的变化,以及你对这种变化的认识或看法。(4分)
[材料一] 清明扫墓时,老一辈人一般都要在家里忙上一天。先要准备好鱼、肉等饭菜,再备好酒水,然后带上香、蜡烛、爆竹、纸钱等祭祀用品到墓地,全家人还要在墓前磕头,烧化纸钱等物品。于是,清明时节的墓地到处都是烧纸钱、放爆竹的人们,有些地方还因为烧化纸钱发生了山林火灾。
[材料二] 80后网友“过眼云烟”表示,像老一辈人那样扫墓,不仅浪费钱,还破坏墓地周围的生态环境,这不是对逝者最好的纪念方式。他想到的祭拜方式是去爷爷生前喜欢去的地方转一转,看一看,用DV把那里的风景录下来,然后再买来花,去墓园祭拜他,告诉他现在的变化有多大,让他在天堂安心。
[材料三] 现在每一个城市的外地打工者都有很多,因为工作关系,好多人不可能清明那天回到老家祭拜,因为清明放假时间较短,来去不方便,而且汽车票、火车票也不好买,所以很难及时赶回家扫墓。网上开设的网络灵堂和祭拜论坛正好为人们提供了寄托哀思的平台,也弥补了无法回家扫墓的遗憾。
答: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认识或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8道)
句子默写:(1道)
综合性学习:(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