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惠安县尾山学校等六校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382793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8/5/19

1.判断题(共1题)

1.
北宋中期,书生李某赴东京探视兄长,途经成都,他将携带的会子到铺子里换成银两,选购了一本书,准备送给哥哥作为礼物。以上说法是否正确,请指出并说明理由。

2.综合题(共1题)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宋初的大将曹翰写下一首《退将诗》,有“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之句;当时有谚语曰:“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1)材料一所反映的内容与宋朝在政治上实行的哪一政策有关?这一政策有何积极影响?
材料二

图为泉州出土的宋代古船。据专家介绍,古船长34米,宽11米,排水量近400吨,载重200吨,是宋代泉州所造的中型远洋船。该船船体大、吃水深、操纵性好,因而可作为远洋运输船。在船上还发现香料、胡椒、瓷器、钱币等物品,专家推断这艘船应为从东南亚返航的泉州商船。
(2)从材料二中我们可以获得哪些历史信息?
材料三表1中国古代南北方人口总数及据点比例对照表
朝代
南方
北方
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西汉
2470685
19.8%
9985785
80.2%
唐代
3920415
43.2%
5148529
56.8%
北宋
11224760
62.9%
6624296
37.1%
 
(3)人口数量的变化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这一时期的经济发展水平。表1所示内容反映了我国古代哪一历史现象?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出现这一历史现象的原因有哪些?
(4)请你谈谈上述内容对我国当前的经济建设有哪些启示?

3.选择题(共15题)

3.
宋朝时期一位阿拉伯商人乘船来到泉州购买瓷器,他的商业活动应受到下列哪一机构的管辖
A.海关
B.总理衙门
C.户部
D.市舶司
4.
下图所示民族在我国历史上建立的政权是
A.辽
B.金
C.西夏
D.清
5.
宋太祖为防止相权过大,所采取的削弱相权的办法是
A.实行三年一换
B.撤消所有权力
C.设置通判分其权力
D.分化事权
6.
下图中人物在《满江红》中喝道:“壮志饥餐胡虏肉”,其中“胡虏”指的是
A.匈奴统治者
B.契丹统治者
C.女真统治者
D.蒙古统治者
7.
因结束蒙古草原上各部落纷争,被尊称为成吉思汗的蒙古族首领是
A.完颜阿骨打
B.耶律阿保机
C.铁木真
D.元昊
8.
下列与宋太祖无关的是
A.陈桥兵变
B.黄袍加身
C.重文轻武
D.澶渊之盟
9.
图示法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种方法。下列4幅两宋与西夏、金并立的示意图中,哪一幅是错误的?
A.
B.
C.
D.
10.
经典诵读可以帮助我们获取丰富的历史信息。《三字经》里“赢秦氏,始兼并……迨至隋,一土宇……元灭金,绝宋世。”中所反映的从长期分裂走向统一的王朝的建立者分别是
A.秦始皇、隋炀帝、宋太祖
B.秦始皇、隋文帝、元世祖
C.秦始皇、唐太宗、明太祖
D.汉武帝、隋文帝、元世祖
11.
我国历史上中央王朝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是
A.宣政院
B.澎湖巡检司
C.台湾府
D.台湾行省
12.
下图显示了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与图中的①相对应的应该是哪个时期?
A.汉朝
B.隋朝
C.唐朝
D.南宋
13.
五代十国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持续,它们的开国君主都是 ( )
A. 手握重兵的武将     B. 饱读读书的儒生
C. 前朝的皇亲国戚     D. 豪门大户的后代
14.
教科书描述某一古都:“这个城市的人口大约一百万,外国人可能占了三分之一。城内围隔成一百多个坊,除了皇城、中央官署外,还有东、西两个市场。”这最可能是哪一座都城? (  )
A.唐朝长安B.北宋开封C.南宋临安D.清朝北京
15.
下列农作物均是从国外引进的,其中属于北宋时引进的是(  )
A.玉米B.占城稻C.马铃薯D.花生
16.
下图为我国古代的“瓦舍”,取“来时瓦舍,去时瓦解”之意。它的出现反映了
A.隋唐科举制的发展B.唐朝民族关系和谐
C.宋代市民文化生活丰富D.明清工商业繁荣
17.
西藏位处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元代中央政府设立专门机构管辖西藏。这一机构是(  )
A.西域都护府B.宣政院C.驻藏大臣D.理藩院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判断题:(1道)

    综合题:(1道)

    选择题:(1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13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