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3题)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通过对人类古往今来诸多文明的研究比较,提出了“挑战——应战”模式来解释文明的起源。他把自然界对人的刺激和人对人的刺激统称为挑战,把人对自然挑战的反应和人对人挑战的反应统称为应战。
——据汤因比《历史研究》
材料二内阁是政府高级官员代表政府各部门商议政策的行政机构。明朝内阁为明成祖首先确立,是明朝建文四年(1402年)至永历十六年(1662年)的皇帝咨政机构,此后权力逐渐增大,后成为明朝行政中枢。内阁辅臣的人数为一人至七人不等,辅臣、奉使出外办事,多自称阁部。在内阁制的资本主义国家,内阁是由议会中占多数席位的某个政党单独组成,或由议会中构成多数席位的几个政党联合组成,由国家元首任命。内阁最初始于英国,由英王的枢密院外交委员会演变而来。
请回答:
(1)阅读材料一,用“挑战——应战”模式说明罗马法的发展演变。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英国内阁与明朝内阁在权限、性质方面的不同。
材料一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通过对人类古往今来诸多文明的研究比较,提出了“挑战——应战”模式来解释文明的起源。他把自然界对人的刺激和人对人的刺激统称为挑战,把人对自然挑战的反应和人对人挑战的反应统称为应战。
——据汤因比《历史研究》
材料二内阁是政府高级官员代表政府各部门商议政策的行政机构。明朝内阁为明成祖首先确立,是明朝建文四年(1402年)至永历十六年(1662年)的皇帝咨政机构,此后权力逐渐增大,后成为明朝行政中枢。内阁辅臣的人数为一人至七人不等,辅臣、奉使出外办事,多自称阁部。在内阁制的资本主义国家,内阁是由议会中占多数席位的某个政党单独组成,或由议会中构成多数席位的几个政党联合组成,由国家元首任命。内阁最初始于英国,由英王的枢密院外交委员会演变而来。
请回答:
(1)阅读材料一,用“挑战——应战”模式说明罗马法的发展演变。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英国内阁与明朝内阁在权限、性质方面的不同。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德意志君主立宪制结构图

材料二顺应这些自然本性的各项中央权力,都喜欢和鼓励平等,因为平等特别便于中央行使权力,使中央扩大和巩固权力。……政府是爱公民之所爱,并且自然是恨公民之所恨。这种感情一致的共同体,在民主国家不断将每个公民和国家元首结合在同一思想之下,并在两者之间建立起隐秘的和恒久的同情。……生活在民主时代的人自然喜欢中央政权,并愿意扩大它的特权;而且,如果这个政权忠实地代表了他们的利益,确切地再现了他们的本意,他们对它的信任就几乎是无限的,并准备将自己所能付出的一切献给它。
——摘自[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解读德国君主立宪制下皇帝与议会、皇帝与内阁、皇帝与宰相之间的关系并依此概括德国政治制度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说美国公民和政府是“感情一致的共同体”。
材料一 德意志君主立宪制结构图

材料二顺应这些自然本性的各项中央权力,都喜欢和鼓励平等,因为平等特别便于中央行使权力,使中央扩大和巩固权力。……政府是爱公民之所爱,并且自然是恨公民之所恨。这种感情一致的共同体,在民主国家不断将每个公民和国家元首结合在同一思想之下,并在两者之间建立起隐秘的和恒久的同情。……生活在民主时代的人自然喜欢中央政权,并愿意扩大它的特权;而且,如果这个政权忠实地代表了他们的利益,确切地再现了他们的本意,他们对它的信任就几乎是无限的,并准备将自己所能付出的一切献给它。
——摘自[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解读德国君主立宪制下皇帝与议会、皇帝与内阁、皇帝与宰相之间的关系并依此概括德国政治制度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说美国公民和政府是“感情一致的共同体”。
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代中国革命运动此伏彼起,义和团运动失败后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相继发生。革命与义和团相比已有很大不同,而五四运动则带有更新的时代烙印。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辛亥革命与义和团相比在斗争目标上已有很大不同”的表现,并说明五四运动的新特点。
材料二中国现时社会的性质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为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两个步骤。而其第一步现在已不是一般的民主主义,而是中国式的、特殊的、新式的民主主义,而是新民主义。……这个历史特点,并不是从鸦片战争以来就有了的,而是在后来,在第一次帝国主义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之后,才形成的。
——***《新民主义主义论》1940年
(2)中国的新民主义主义革命存在“特殊”之处。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中国革命出现这种“特殊性”的主要原因。
材料三维经斯基1920年来华时,虽然马克思主义已在中国有所传播,但中国进步知识分子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建党学说的领会还不深……通过维经斯基的宣传,中国早期的共产主义者“更加明白了苏俄和苏共的情况,得到了一致的结论‘走俄国人的路’”……在维经斯基的带助下,这些早期的共产主义者到工人中去开展有组织和有计划的宜传和组织工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在思想上、组织上做好了准备。
——何云庵等《苏俄、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初期苏俄是如何帮助中国革命的。
材料一近代中国革命运动此伏彼起,义和团运动失败后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相继发生。革命与义和团相比已有很大不同,而五四运动则带有更新的时代烙印。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辛亥革命与义和团相比在斗争目标上已有很大不同”的表现,并说明五四运动的新特点。
材料二中国现时社会的性质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为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两个步骤。而其第一步现在已不是一般的民主主义,而是中国式的、特殊的、新式的民主主义,而是新民主义。……这个历史特点,并不是从鸦片战争以来就有了的,而是在后来,在第一次帝国主义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之后,才形成的。
——***《新民主义主义论》1940年
(2)中国的新民主义主义革命存在“特殊”之处。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中国革命出现这种“特殊性”的主要原因。
材料三维经斯基1920年来华时,虽然马克思主义已在中国有所传播,但中国进步知识分子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建党学说的领会还不深……通过维经斯基的宣传,中国早期的共产主义者“更加明白了苏俄和苏共的情况,得到了一致的结论‘走俄国人的路’”……在维经斯基的带助下,这些早期的共产主义者到工人中去开展有组织和有计划的宜传和组织工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在思想上、组织上做好了准备。
——何云庵等《苏俄、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初期苏俄是如何帮助中国革命的。
2.单选题- (共17题)
4.
按法律规定,雅典的公职如执政官,议员、陪审员等均由选举产生,任期均为一年。选举法还规定,已任过公职者,在其他公民尚任过一次之前,不得连续担任公职。这说雅典城邦
A.实行公民轮番而治 |
B.注重加强对权力的制约 |
C.强调法律至上权威 |
D.试图铲除旧氏族的势力 |
5.
某西方学者这样评论罗马法:“罗马人在思想意识方面最重要的贡献在于,他们的法律是基于理性而不是基于习俗。”这里的“理性”是指罗马法
A.不断适应新的发展需求 |
B.彻底摒弃了以前的习俗 |
C.竭力维护统治阶级利益 |
D.构建了完备的法律体系 |
6.
美国总统特朗普3月13日在推特上宣布开除国务卿蒂勒森,自特朗普上任以来,白宫核心政治圈一直处于高调频繁的人事变动之中。特朗普总统此举
A.违背了1787年宪法 |
B.会受到国会弹劾 |
C.行使宪法赋予的权利 |
D.美国国家安全顾问不是特朗普亲信 |
7.
英国保守党领袖卡梅伦于2010年大选获胜,他能上台执政的程序应该是
①觐见女王,获得授权
②党内竞选
③领导保守党参加议会选举,获得多数议席
④正式出任首相
①觐见女王,获得授权
②党内竞选
③领导保守党参加议会选举,获得多数议席
④正式出任首相
A.②③①④ |
B.②①④③ |
C.①②③④ |
D.②③④① |
8.
“兼容统一、秩序与自由的价值,非平衡地利用君主制、贵族制和民主制的优点,营造出一个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共同发展”的政体形式。确立这种“政体形式”的法律文件最有可能是( )
A.《德意志帝国宪法》 | B.英国《权利法案》 |
C.法国《1875年宪法》 | D.美国《1787年宪法》 |
9.
下列是对美国1787年宪法的一段描述,请指出其中有几处错误
“1787年宪法所构建的权力结构体现‘制约与平衡’的原则。总统由选举产生,每届任期四年,对国会负责。国会是最高立法机构,其中众议员根据各州人口比例选出。最高法院大法官由总统任命,参议院批准。每五个黑人中有三个获得选举权,但没有废除奴隶制度,从而给这部宪法打上种族歧视的烙印。
“1787年宪法所构建的权力结构体现‘制约与平衡’的原则。总统由选举产生,每届任期四年,对国会负责。国会是最高立法机构,其中众议员根据各州人口比例选出。最高法院大法官由总统任命,参议院批准。每五个黑人中有三个获得选举权,但没有废除奴隶制度,从而给这部宪法打上种族歧视的烙印。
A.1处 |
B.2处 |
C.3处 |
D.4处 |
10.
1721年英国责任内阁制确立。责任内阁制的确立过程就是权力的转移过程。此权力指的是
A.权力中心从国王转移到议会 |
B.行政权从国王转移到首相 |
C.立法权由议会控制 |
D.司法权从上院转移到最高法院 |
11.
1840年改革后的英国议会最终以271票对262票的微弱多数通过了侵华战争拨款,维多利亚女王最终同意对华宣战。借此有人认为“1832年英国的议会改革是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催化剂”,此人得出上述结论是因为1832年议会改革
A.在对华作战问题上议会达成一致意见 |
B.使工业资产阶级获得更多的席位 |
C.使工人阶级和下层群众获得普选权 |
D.大大提高了英国国王的权力 |
13.
从“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到“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这一变化反映了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之一是
A.打击帝国主义势力 |
B.发展民族资本主义 |
C.传播民主共和理念 |
D.推动社会移风易俗 |
14.
《上海学联告同胞书》中称:“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唯不理,且对待日益严厉。乃商界罢市不及一日,而北京被捕之学生释;工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章、陆去。”这一宣言意在强调
A.各地学生纷纷响应北京的罢课 |
B.五四运动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上海 |
C.广大人民群众直接参与了革命运动 |
D.工人阶级给北洋军阀政府以强大压力 |
15.
“它发端于广东一隅而最终进入华北,使上国帝京一时成为夷狄世界,夷夏之大防因之而完全崩溃。……昔日京华景象正如洪水过地,荡然无存。”它使
A.中国被迫开放了上海等通商口岸 |
B.列强侵略势力深入到长江流域 |
C.列强获得在通商口岸投资设厂权 |
D.清政府堕落为“洋人的朝廷” |
16.
1843年中英订立的《五口通商章程》规定:“倘遇有交涉词讼,管事官不能劝息,又不能将就,即移请华官共同查明其事,既得实情,即为秉公定断。其英人如何科罪,由英国议定章程、法律发给管事官照办。”据此英国攫取了
A.协定关税权 |
B.领事裁判权 |
C.片面最惠国待遇 |
D.永久居住权 |
18.
洪仁玕在《资政新篇》提出“主张兴办近代工矿、交通、金融、邮政事业,并允许私人经营,允许使用雇佣劳动;主张与外国平等往来通商,同时用竞争手段抑制经济扩张。”这些主张大多得到洪秀全的肯定。这主要说明了
A.洪仁玕的主张符合农民阶级的需求 |
B.太平天国运动具有新的时代特征 |
C.太平天国运动的阶级性质发生根本变化 |
D.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影响农民思想的变化 |
19.
它“彻底暴露了清政府所推行的‘同光新政’的实质,打破了国民妄自尊大的心理,激发了中华民族的强烈危机感。”材料中的“它”
A.促发了洋务运动的兴起 |
B.引发了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
C.开启了中国改革的历程 |
D.导致了清末“新政”推行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单选题:(1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