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湖南省长沙市黄兴中学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382729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2/12/3

1.综合题(共2题)

1.
判断题(判断下列行为和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T],错误的[F]。共10分)
( )1、在历史上,与隋朝的统治类似的朝代是秦朝。
( )2、在中国延续了一千多年的科举制度,最先是唐朝实行的。
( )3、“三吏”、“三别”是杜甫的代表作。
( )4、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宋朝,定都东京,即今天的开封。
( )5、1271年,铁木真正式定国号为元,次年定都大都。
2.
探究题(15分)
自古以来,民族团结,国家统一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结束分裂割据,实现大统一的封建王朝是哪几朝?(4分)
(2)统治阶级为加强中央集权,不断调整政策,开创新的政治制度,秦朝、元朝在地方上各实行的什么行政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4分)
(3)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的封建王朝是哪朝?该朝代中央政府与西藏、台湾的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4分)
(4)元朝时候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盛况,你认为出现这一盛况的前提条件是什么?(3分)

2.选择题(共9题)

3.
从唐朝中后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完成是在(   )
A.唐朝末年B.北宋中期C.五代时期D.南宋时期
4.脱式计算
5.
宋代城市中固定的娱乐场所叫做(  )
A.城B.市C.坊D.瓦子
6.
我国一些地方至今仍保留着除夕夜“守岁”的风俗是源于 ( )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
7.在一幅比例尺是1:5000000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的距离是6厘米,如果一辆汽车以80千米/小时的平均速度从甲地开往乙地,几小时可以到达?
8.在一幅比例尺是1:5000000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的距离是6厘米,如果一辆汽车以80千米/小时的平均速度从甲地开往乙地,几小时可以到达?
9.
元朝政府发展海运和漕运(运河运输)的主要目的是
A.促进对外贸易的开展 B.便于皇帝到南方巡游 
C.促进南方经济的发展 D.解决元朝大都的粮食供应问题
10.
以下关于赵州桥的描述错误的是
A.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一座桥B.这座桥设计科学,造型美观
C.由隋朝的李春设计D.七百年后,欧洲人才建成类似的桥
11.一个长方体和圆柱体的底面积、高都相等,所以它们的体积也相等.(判断对错)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