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8题)
1.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每当上司训话时,她总是颔首低眉,不争辩。 |
B.他总是这样,一副故作深奥的样子,对人说话总是期期艾艾,言之不详。 |
C.正襟危坐在大堂之上的“青天包大人”,铁面无私,对案件分析得入木三分。 |
D.他仪表不凡,在众人之中鹤立鸡群,分外显眼。 |
2.
下列选项中短语类型相同的一项是()
A.身材魁梧大家唱歌天气晴朗妇孺皆知 |
B.祖国富强红得发紫载歌载舞家喻户晓 |
C.非常漂亮三张椅子耐心帮助休息一会儿 |
D.热爱生命主动请求关爱朋友想得明白 |
3.将0.2 mol/L的KI溶液和0.01mol/L Fe2(SO4)3溶液等体积混合后,取混合液分别进行实验。下列能说明溶液中存在平衡2Fe3++2I- {#mathml#}{#/mathml#} 2Fe2++I2的是( )
4.
对下列句子中划线部分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那天下午我默默地站在走廊上。(介宾短语作状语) |
B.大嫂是个最无能而又最不懂事的人。(并列短语作定语) |
C.一绺绺灰白的鬈发像泡沫一样堆在额头上。(偏正短语作主语) |
D.我看见父亲在昏黄的麻油灯下裁了好多白纸。(主谓短语作宾语) |
5.
下列标点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以《共筑诚信·有你有我》为主题的中央电视台“3·15”电视宣传活动将由央视经济频道的11个栏目共同组织完成。 |
B.我国的四大发明:火药、印刷术、指南针、造纸术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重大的贡献。 |
C.这个问题该由谁来解决呢?该怎么解决呢? |
D.“真不是和你说着玩儿,”洪民一本正经地说,“如果你能出山,咱们一起想办法,这事准能完成”。 |
6.现有三种溶液:①pH=3 的稀盐酸②pH=3的CH3COOH溶液③pH=11的氨水,相同条件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①、②分别与2 mol/L的NaOH溶液混合 | 开始时,反应速率: ①>② |
B | ①、③溶液等体积混合 | pH=7 |
C | ①、②分别加水稀释10倍 | pH:①>② |
D | ①、②中水的电离程度 | ①<② |
7.某温度下,向10 mL0.1mol/LCuCl2溶液中滴加0.1mol/L的Na2S溶液,溶液中-lgc(Cu2+)与滴加的Na2S溶液体积(V)的关系如图所示(忽略体积变化)。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8.如图所示是高炉炼铁的示意图。已知反应:
①2Fe2O3(s)+3C(s) {#mathml#}{#/mathml#} 4Fe(s)+3CO2(g) ΔH1=+468kJ/mol
②C(s)+CO2(g) {#mathml#}{#/mathml#} 2CO(g) ΔH2=+172.7 kJ/mol
2.句子默写- (共1题)
9.
默写(每句1分,共10分)
(1) ,天山共色。(《与朱元思书》)
(2)不戚戚于贫贱, 。(《五柳先生传》)
(3)策之不以其道, 。(《马说》)
(4) ,明灭可见。(《小石潭记》)
(5)山行六七里, ,酿泉也。(《醉翁亭记》)
(6) ,自将磨洗认前朝。(《赤壁》)
(7) ,二十三年弃置身。(《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8)人生自古谁无死? 。(《过零丁洋》)
(9)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道尽千载离人心愿的诗句是: , 。
(1) ,天山共色。(《与朱元思书》)
(2)不戚戚于贫贱, 。(《五柳先生传》)
(3)策之不以其道, 。(《马说》)
(4) ,明灭可见。(《小石潭记》)
(5)山行六七里, ,酿泉也。(《醉翁亭记》)
(6) ,自将磨洗认前朝。(《赤壁》)
(7) ,二十三年弃置身。(《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8)人生自古谁无死? 。(《过零丁洋》)
(9)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道尽千载离人心愿的诗句是: , 。
3.现代文阅读- (共1题)
10.
现代文阅读理解(1 5分)
藤野先生(8分)
①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全是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 )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②“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
③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④到第二学年的终结,我便去寻藤野先生,告诉他我将不学医学,并且离开这仙台。他的脸色仿佛有些悲哀,似乎想说话,但竟没有说。
【小题1】在选文第①段括号处填入适当的标点符号,并说明理由。(2分)
【小题2】选文第③段的画线句子说“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为什么“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2分)
【小题3】选文第④段说“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请结合选文来回答,“我的意见”变化的内容是什么,变化的原因是什么。(4分)
变化的内容:
变化的原因:
藤野先生(8分)
①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全是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 )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②“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
③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④到第二学年的终结,我便去寻藤野先生,告诉他我将不学医学,并且离开这仙台。他的脸色仿佛有些悲哀,似乎想说话,但竟没有说。
【小题1】在选文第①段括号处填入适当的标点符号,并说明理由。(2分)
【小题2】选文第③段的画线句子说“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为什么“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2分)
【小题3】选文第④段说“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请结合选文来回答,“我的意见”变化的内容是什么,变化的原因是什么。(4分)
变化的内容:
变化的原因:
4.课内阅读- (共2题)
11.
文言文阅读理解
送东阳马生序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小题1】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小题2】(小题2)解释下列划线词
腰白玉之环:援疑质理: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译文:
【小题4】节选部分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表现自己求学的艰难的?
送东阳马生序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小题1】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录毕,走送之走:行走 |
B.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叩:请教 |
C.媵人持汤沃灌汤:热水 |
D.同舍生皆被绮绣被:通“披”,穿 |
腰白玉之环:援疑质理: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译文:
【小题4】节选部分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表现自己求学的艰难的?
12.
岳阳楼记
①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②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③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小题1】解释下列划线字词
连月不开:而或长烟一空:
【小题2】翻译下列句子
微斯人,吾谁与归?
译文:
【小题3】请从选段①②中找出分别与“以己悲”“以物喜”相照应的句子。
(1)以己悲:
(2)以物喜:
【小题4】选文中“古仁人之心”指 , (用原文填空);范仲淹抒发的远大政治抱负是 , (用原文填空)。
【小题5】请根据上句,联系《醉翁亭记》《小石潭记》中的一篇所描写的景物特点写出下句,使之成为一组对偶句。
上句:岳阳楼壮美雄奇下句:
①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②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③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小题1】解释下列划线字词
连月不开:而或长烟一空:
【小题2】翻译下列句子
微斯人,吾谁与归?
译文:
【小题3】请从选段①②中找出分别与“以己悲”“以物喜”相照应的句子。
(1)以己悲:
(2)以物喜:
【小题4】选文中“古仁人之心”指 , (用原文填空);范仲淹抒发的远大政治抱负是 , (用原文填空)。
【小题5】请根据上句,联系《醉翁亭记》《小石潭记》中的一篇所描写的景物特点写出下句,使之成为一组对偶句。
上句:岳阳楼壮美雄奇下句: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8道)
句子默写:(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课内阅读:(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