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共3题)
2.综合题- (共3题)
4.
(题文)民族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的主题,先进的中国人为此展开了不懈的探索。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屈辱与反思)
材料一 :1900年7月英国著名漫画杂志Punch登载了题为《中国就要崩溃了》的漫画。同一时期,法国报纸也登载了题为《中国蛋糕》的漫画。这些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当时的社会现状和西方人对中国的看法。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00年前后西方国家使中国怎样“崩溃”的?
材料二:中国从前是很强盛很文明的国家……(为何)到了现在便一落千丈呢?此中最大的原因,就是由于我们失了民族的精神。我们今天要恢复民族的地位,便先要恢复民族的精神。……除了大家联合起来做成一个国族团体以外,就要把固有的旧道德先恢复起来。……就是固有的知识也应该唤醒他……要把我们固有的能力一齐都恢复起来……还要去学欧美之所长,然后才可以和欧美并起。
——孙中山《三民主义》(1924年)
(2)依据材料二,概括孙中山为实现民族复兴提出的主张。
(革命与独立)
材料三:中国现时社会的性质,既然是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性质,它就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为两个步骤(阶段),第一步(阶段),改变这个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之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的社会。中国现时的革命,是在走第一步。”
——***《新民主主义论》(1940年)
(3)依据材料三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第一步(阶段)”革命胜利的标志是什么?“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的社会。”其完成的时间。
(发展与复兴)
材料四:经过20多年的探索和建设,新中国……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
——《复兴之路》
(4)材料四认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具有怎样的划时代意义?
(5)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应如何加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
(屈辱与反思)
材料一 :1900年7月英国著名漫画杂志Punch登载了题为《中国就要崩溃了》的漫画。同一时期,法国报纸也登载了题为《中国蛋糕》的漫画。这些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当时的社会现状和西方人对中国的看法。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00年前后西方国家使中国怎样“崩溃”的?
材料二:中国从前是很强盛很文明的国家……(为何)到了现在便一落千丈呢?此中最大的原因,就是由于我们失了民族的精神。我们今天要恢复民族的地位,便先要恢复民族的精神。……除了大家联合起来做成一个国族团体以外,就要把固有的旧道德先恢复起来。……就是固有的知识也应该唤醒他……要把我们固有的能力一齐都恢复起来……还要去学欧美之所长,然后才可以和欧美并起。
——孙中山《三民主义》(1924年)
(2)依据材料二,概括孙中山为实现民族复兴提出的主张。
(革命与独立)
材料三:中国现时社会的性质,既然是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性质,它就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为两个步骤(阶段),第一步(阶段),改变这个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之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的社会。中国现时的革命,是在走第一步。”
——***《新民主主义论》(1940年)
(3)依据材料三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第一步(阶段)”革命胜利的标志是什么?“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的社会。”其完成的时间。
(发展与复兴)
材料四:经过20多年的探索和建设,新中国……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
——《复兴之路》
(4)材料四认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具有怎样的划时代意义?
(5)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应如何加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
5.
改革与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某班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正在围绕变革这一主题举办专题活动。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思想引领)
材料一:我国虽处东亚,然国中早有脱亚而入欧之民意……唯今之计,我当决断……废旧制,立新政,朝野一心,革除旧弊,举凡一切均效法西方列强,以图傲视亚洲诸国。
——明治十八年福泽谕吉《脱亚论》
(1)材料一所涉及的“废旧制,立新政”指哪一事件?“脱亚入欧”体现了怎样的指导思想?
(顶层设计)
材料二:“我就要求国会授予我应付危机的那种唯一最后的手段——广泛的行政权,使我可以向紧急状态宣战,就像真正有外敌入侵时一样,把那种大权授予我。”
——1933年罗斯福就职演说
(2)罗斯福总统要求获得“广泛的行政权”以应付危机指的是什么?试以工业生产为例加以说明
(社会推动)
材料三:观看下图

(3)上图的左图中改革号角由农民吹响是在哪一年?农民们称为“分田到户”的是后来的哪一政策?上图的右表中的数据反映了什么?
(4)根据上述材料分析,改革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有哪些?
(思想引领)
材料一:我国虽处东亚,然国中早有脱亚而入欧之民意……唯今之计,我当决断……废旧制,立新政,朝野一心,革除旧弊,举凡一切均效法西方列强,以图傲视亚洲诸国。
——明治十八年福泽谕吉《脱亚论》
(1)材料一所涉及的“废旧制,立新政”指哪一事件?“脱亚入欧”体现了怎样的指导思想?
(顶层设计)
材料二:“我就要求国会授予我应付危机的那种唯一最后的手段——广泛的行政权,使我可以向紧急状态宣战,就像真正有外敌入侵时一样,把那种大权授予我。”
——1933年罗斯福就职演说
(2)罗斯福总统要求获得“广泛的行政权”以应付危机指的是什么?试以工业生产为例加以说明
(社会推动)
材料三:观看下图


(3)上图的左图中改革号角由农民吹响是在哪一年?农民们称为“分田到户”的是后来的哪一政策?上图的右表中的数据反映了什么?
(4)根据上述材料分析,改革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有哪些?
6.
世界格局指的是一种相对稳定的国际关系结构。进入现代以来,世界政治格局几经变化,对世界政治、经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请你研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战后分赃构格局)
材料一: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了,在许多国家的人民付出了巨大代价后,世界取得了暂时的和平。战后的世界是否能够维持持久和平?世界怎样才能找到自己的持久和平之路?人们在不断思考……那些主导着世界发展方向的国家作出了影响整个人类社会的重大决策。
(1)“那些主导着世界发展方向的国家”主要通过哪两次会议作出的“重大决策”构建成了战后的格局?这一格局被称作什么?
(战中聚会定格局)
材料二:会议实际上划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的势力范围,使战后世界出现了两极格局。
(2)材料中的会议指哪次会议?这次会议决定成立哪一国际性组织?两极格局形成的标志是什么?
(经济发展看格局)
材料三: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欧盟、日本、中国、俄罗斯等国家的力量不断增强,它们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世界的走向。
(3)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说当今世界格局暂时形成了什么局面? “欧盟、日本、中国、俄罗斯等国家的力量不断增强”将对世界政治格局产生怎样的影响?
(格局演变悟道理)
(4)通过世界格局三次大变动的探究,你认为决定世界格局的关键因素是什么?中国应怎样才能在当今世界格局发展中占据有利地位?
(战后分赃构格局)
材料一: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了,在许多国家的人民付出了巨大代价后,世界取得了暂时的和平。战后的世界是否能够维持持久和平?世界怎样才能找到自己的持久和平之路?人们在不断思考……那些主导着世界发展方向的国家作出了影响整个人类社会的重大决策。
(1)“那些主导着世界发展方向的国家”主要通过哪两次会议作出的“重大决策”构建成了战后的格局?这一格局被称作什么?
(战中聚会定格局)
材料二:会议实际上划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的势力范围,使战后世界出现了两极格局。
(2)材料中的会议指哪次会议?这次会议决定成立哪一国际性组织?两极格局形成的标志是什么?
(经济发展看格局)
材料三: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欧盟、日本、中国、俄罗斯等国家的力量不断增强,它们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世界的走向。
(3)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说当今世界格局暂时形成了什么局面? “欧盟、日本、中国、俄罗斯等国家的力量不断增强”将对世界政治格局产生怎样的影响?
(格局演变悟道理)
(4)通过世界格局三次大变动的探究,你认为决定世界格局的关键因素是什么?中国应怎样才能在当今世界格局发展中占据有利地位?
3.选择题- (共17题)
7.
小明以“繁荣与开放的唐朝”为主题进行探究,下列他整理的内容中不符合史实的是
A.唐太宗时出现“贞观之治”局面 | B.魏征用“交子”支付酒楼老板酒钱 |
C.唐玄宗时出现“开元盛世” | D.日本遣唐使抵达长安,受到唐政府热情接待 |
8.
辛亥革命老人吴玉章说:“从前皇帝自称天子,如果有人说皇帝是强盗、可以被打倒,别人一定把他看作疯子。孙中山就曾经是一个被别人看作疯子的人。相反,在辛亥革命以后,如果有人想做皇帝或者拥护别人做皇帝,一定也被看作疯子。”出现这种变化的重要原因是
A.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 B.帝国主义扶植袁世凯 |
C.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 D.民主与科学在中国实现 |
9.
2017年12月13日为中国近代史上某重大事件80周年纪念日。这一天,一则微信漫画刷爆朋友圈(见下图),大家纷纷转发是为了纪念


A.九一八事变 | B.卢沟桥事变 |
C.南京大屠杀 | D.百团大战 |
10.
在《南京大屠杀的虚构》一书中,田中正明说:“记述历史有一大禁忌,就是绝对不能以传闻(口述)为证据撰写论文或记事。”对此评价你认为正确的是 ( )
A.传闻(口述)主观因素多,不能作为考证历史的有效证据之一 |
B.田中正明的言论肯定了传闻(口述)在历史研究中的地位 |
C.此观点正确反映了日本对华历史的态度,符合中日两国的利益 |
D.田中正明的狡辩伎俩否定了日本侵略的历史,是为南京大屠杀翻案 |
11.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在民主政治建设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努力,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请判断,下列情景不可能出现的是
A.1952年,小刚的父亲参加土地改革并获得土地 |
B.1954年,小刚的父亲参加了一届人大,举手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C.1958年,小刚的父亲参加全民大炼钢铁运动 |
D.1978年,小刚的舅舅回国,遭到红卫兵批斗 |
14.
1951年9月9日,中共中央工作会议指出:“不能忽视和粗暴地挫伤农民个体经济的积极性。但是,为了克服很多农民的分散经营中所发生的困难,……要使国家能得到比现在多得多的商品粮食及其他工业原料,并为国家工业品销售开辟一个广阔市场,就必须提倡‘组织起来’。”这里的“组织起来”是指
A.进行土地改革 | B.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 |
C.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 | 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16.
《欧洲经济史》描述了18世纪中期以来欧洲某些地区出现的现象,“贵族的炫耀生活,受到财富日益增长的资产阶级的仿效,甚至受到挑战。虽然他们有时被人轻蔑地说成是‘暴发户’,但是,他们的购买力形成了他们自己竞相仿效的基础”。这段描述说明
A.工业革命已经影响到社会生活 |
B.启蒙思想的传播消除了人们的等级观念 |
C.政治革命使封建贵族告别了昔日生活 |
D.科技进步降低了生产成本,物价相对低廉 |
17.
归纳和概括是学习历史的重要能力。通过对《权利法案》、《独立宣言》、《人权宣言》的分析,你认为三者的共同点不包括
A.反对封建君主统治 |
B.反映了资产阶级的要求 |
C.体现了天赋人权的思想 |
D.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
18.
(题文)“18世纪中期,在英国发生了一场完全不同于以前的革命,这场革命没有你死我活的拼杀,而是通过科学技术的发明创造,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这场“没有你死我活的拼杀”的革命是指( )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 B.宪章运动 |
C.宫廷政变 | D.工业革命 |
19.
战国末期的秦国,18世纪的英国,19世纪以来的美国,19世纪的俄国、十九世纪末的日本等国。它们的发展道路各不相同,但崛起的原因却惊人的一致。它们崛起的相同因素是什么?
A.制度创新 | B.武力掠夺 |
C.和平崛起 | D.民主强国 |
21.
《全球通史》中有这样的记述:“(1870年以后)工业研究的实验室,装备着昂贵的仪器,配备着对指定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训练有素的科学家,他们取代了孤独的发明者的阁楼和作坊。”作者要强调的是
A.工业革命时期真正的科学家尚未产生 | B.工业革命时期的发明都是在阁楼上完成的 |
C.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诞生了许多科学家 | D.第二次工业革命是科学与技术的结合 |
22.
1949年4月,英国加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随着欧洲经济高速发展,1973年,英国加入欧洲共同体;1993年,欧共体首脑会议宣布包括英国在内的欧洲12国成立欧洲联盟;随着世界经济和英国自身的发展,2016年,英国决定退出欧盟。从英国决策的变化可知,影响一个国家外交政策变化的决定因素是
A.国家利益 |
B.意识形态 |
C.民族矛盾 |
D.外国影响 |
23.
历史叙事和历史解释是历史认识的两个层面。所谓历史叙事,是叙述以往发生过的事件。而历史解释则是阐明历史发展的轨迹及其意义所在。下列表述中,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A.1938年9月,英、法、德、意四国在慕尼黑召开会议并签署《慕尼黑协定》 |
B.1942年1月,中、美、英、苏等26国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
C.1945年2月,苏、美、英三国首脑在雅尔塔召开会议,决定战后成立联合国 |
D.1945年9月,二战结束,这是世界正义力量和民主阵营团结一致、携手抗敌的结果 |
4.填空题- (共3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判断题:(3道)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7道)
填空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