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蒙自市初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一)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82619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8/6/9

1.综合题(共3题)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请写出材料一中汉代丝绸之路的起点?丝绸之路经过今新疆地区,清朝前期设置什么机构管辖整个新疆地区?
材料二
郑和描述船队远航的情景:观夫海洋,洪涛接天,巨浪如山……而我之云帆高张,昼夜星辰,涉波狂澜,若履通衢……
——选自郑和《天妃之神灵应记》
(2)材料二中郑和的船队最远到达什么地方?半个多世纪后,欧洲开始了新航路的开辟,那么发现美洲大陆的航海家是谁?
材料三
新中国的成立,告别了“弱国无外交”的耻辱。中国人民第一次掌握了自己的命运,赢得了中华民族的尊严和国际上的尊重。50多年来,新中国外交走过了一条催人奋进的光彩之路。
——选自人教版《教师教学用书》八年级下册
(3)材料三中新中国成立后奉行的外交政策是什么?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的标志是?
材料四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东西方冷战结束,国际影响趋于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发展趋势。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任何一个国家经济都不可能孤立地发展下去。于是,世界经济日益成为一个整体。
——选自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4)材料四中当今世界经济呈现怎样的发展趋势?世界政治格局朝着什么趋势发展?
(5)纵观中外交往史,谈谈你的最大感受是什么?
2.
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唱出了中国人民的心声。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指出材料一中图A中共一大召开的地点?图B的会议是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请写出会议名称。
材料二
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才大大提高的。只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才使我们这个人口占世界总人口近四分之一的大国,在世界上站起来,而且站住了,还是***同志那句话: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2)材料二中“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材料三
“它是一个光辉的起点,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严重的挫折中重新奋起,带领中国人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始了新的伟大革命……社会主义中国将在这场新的革命中告别贫穷和落后,走向繁荣和进步。”
(3)材料三中“光辉的起点”指的是新中国成立后党的哪一次重大会议?“新的伟大革命”指的是在此次会议作出了什么伟大决策?
材料四
1987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大会指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选自中华书局版历史八年级下册
(4)依据材料四,概括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
3.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一次工业革命是力学的科学成果广泛应用于生产的结果。但是,基础理论与生产技术的结合还不够紧密,蒸汽机的发明主要是工人劳动经验积累的结果。
(1)材料一中的“力学”理论是哪位科学家的研究成果?写出一例以蒸汽机为动力的交通工具。
材料二
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爱迪生建立了第一个科学技术研究所……在这里,知识同工业
技术结合比以前更加密切,更加直接了。
(2)根据材料二写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材料三
2016年10月17日7时30分,“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驶向太空,两天后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成功实现自动交会对接。
(3)材料三反映出中国在第三次科技革命哪一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就?这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是什么?
(4)上述材料给你什么启示。

2.选择题(共22题)

4.
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从魏晋南北朝开始,最终完成于(  )
A.南宋B.元朝C.明朝D.清朝
5.一个放射性原子核发生一次β衰变,则它的(  )
6.
“圆明园,我为你哭泣!”同学们学习了“火烧圆明园”这段历史后,内心充满了悲愤和痛惜。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一伙殖民强盗攻陷北京,抢劫烧毁了这座世界著名的皇家园林。这伙殖民强盗是
A.英美联军
B.法德联军
C.英法联军
D.八国联军
7.
下列企业中属于洋务派创办的民用工业是
A.安庆内军械所B.湖北织布局
C.福州船政局D.江南制造总局
8.
“我们是五月的花海,用青春拥抱时代;……“五四”的火炬,唤起了民族的觉醒……”这首《中国共产主义共青团团歌》唱出了青年的激情与远大抱负。“五四运动”让我们铭记的时代精神是
A.自由
B.爱国
C.平等
D.和平
9.
2014年2月2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两个决定,将每年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确定9月3日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请问:日本在南京大屠杀中至少造成多少中国同胞无辜遇难?中国抗日战争在哪一年取得完全胜利?
A.10万、1931年
B.20万、1937年
C.30万、1945年
D.40万、1949年
10.
揭开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序幕的是()
A.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
B.粉碎国民党军队对陕甘宁边区的重点进攻
C.刘邓大军强渡黄河挺进大别山
D.发动了三大战役
11.如图所示,N,N分别是四面体OABC的棱OA,BC的中点,P,Q是MN的三等分点,用向量 OAOBOC 表示 OPOQ .

12.
中国近代最早的开眼看世界的思想家之一,明确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的是
A.康有为
B.张謇
C.孙中山
D.魏源
13.
以下四幅图反映了新中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调整,其中促进了生产力发展的有(   )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14.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的标志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
B.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D.土地改革的完成
15.
1964年的一份报纸上刊登了一则报道,里面包含了这样的信息:“兰考、治沙、党的好干部”。请你判断他是下列人物中的
A.焦裕禄
B.邓稼先
C.王进喜
D.孔繁森
16.
改革开放后,深圳从边陲小镇变成为初具规模的现代化城市,被誉为“一夜崛起之城”;1988年以来,海南经济迅速发展,正在建设成为国际旅游岛。这两地的发展都得益于()
A.建立直辖市B.建立经济特区
C.实行“一国两制”D.建立特别行政区
17.下列物质按溶解、过滤、蒸发的顺序操作,可将它们一 一分离的是(    )
18.下列物质按溶解、过滤、蒸发的顺序操作,可将它们一 一分离的是(    )
19.
邓小平说:“和平解决台湾问题,采取独特的模式,……它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省,一个区,还可以保持它原有的制度、生活方式。”“独特的模式”是指
A.民族区域自治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经济特区D.一国两制
20.
1954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材料反映出新中国重要的政治制度是
A.村民选举“海选”制度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一国两制”的构想D.多党合作的政治协商制度
21.
记载历史的年代,一般都说公元多少年或公元前多少年。“公元元年”是把传说中耶稣诞生的那一年作为计算历史年代的第一年。现在世界上多数国家都采用这种纪年方法。这种通行的公元纪年与哪一宗教有关?(  )
A.佛教B.道教C.伊斯兰教D.基督教
22.
下列古迹属于古巴比伦王国的是
A.金字塔B.汉谟拉比法典石柱C.故宫太和殿D.印度河流域古城址
23.
“这一时期的知识分子正处于古典文明再生的时代,他们的生活重心不再只有上帝,也逐渐关注现实人生,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这表明当时“知识分子”追求的思想是( )
A.自由主义B.封建神学C.人文主义D.民主平等
24.
关于《权利法案》、《独立宣言》、《人权宣言》这三部资本主义国家的重要文献,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A.分别是英、法、美三国的历史文献
B.都体现了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思想
C.都使本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度
D.都是在反对本国封建统治的斗争中颁布的
25.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   )
A.共产主义者同盟的成立B.《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C.欧洲三大工人运动兴起D.马克思、恩格斯巴黎相会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2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4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