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在近现代史上,对于弱小***达拉第向他们宣布协定的内容,还告诉他们:“这是无权上诉和不能修改的判决。”
(1)写出材料一中“丧权辱国的和约”名称。中国最终没有在和约上签字,除了顾维钧等外交家的努力外,主要是当时国内哪一重大历史事件促成的?
(2)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自近代以来,山东屡受日本侵略,甲午中日战争中的哪一次战役发生在山东?日本全面侵华时,发生在山东的台儿庄战役有何意义?
(3)材料二中英法首脑宣布的“协定”,把什么政策推到了顶点?带来了怎样的严重后果?
(4)对于慕尼黑会议,***说张伯伦和达拉第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请用1938年到1940年的史实来证明***的评价。
(5)面对强权,你从上述材料中能得到什么启示?
(1)写出材料一中“丧权辱国的和约”名称。中国最终没有在和约上签字,除了顾维钧等外交家的努力外,主要是当时国内哪一重大历史事件促成的?
(2)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自近代以来,山东屡受日本侵略,甲午中日战争中的哪一次战役发生在山东?日本全面侵华时,发生在山东的台儿庄战役有何意义?
(3)材料二中英法首脑宣布的“协定”,把什么政策推到了顶点?带来了怎样的严重后果?
(4)对于慕尼黑会议,***说张伯伦和达拉第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请用1938年到1940年的史实来证明***的评价。
(5)面对强权,你从上述材料中能得到什么启示?
2.
科技是一把双刃剑。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新式武器不断被使用。……德军统帅扬言,战役将成为“碾碎法军的磨盘”,德军进攻时,大炮、飞艇和飞机齐上阵,并首次使用了毒气弹。在索姆河战役中,英军首次使用新式武器——坦克攻击德军。
材料二 爱因斯坦曾在1939年写给罗斯福总统的信件中警告罗斯福总统,德国可能在制造原子弹,并提出美国也应制造原子武器。这一建议让他懊悔终生,并促使他致力于销毁核武器的运动。战后,他为开展反对核战争的和平运动进行了不懈斗争。
一一摘自《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教师教学用书>》
请回答:
(1)材料一所示的新式武器是哪一次科技革命的成果? “碾碎法军的磨盘”的战役是一战中的哪场著名战役?
(2)据材料二,爱因斯坦对核武器的前后态度有何变化?为什么?
(3)请简要说说科技革命与战争的关系。
材料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新式武器不断被使用。……德军统帅扬言,战役将成为“碾碎法军的磨盘”,德军进攻时,大炮、飞艇和飞机齐上阵,并首次使用了毒气弹。在索姆河战役中,英军首次使用新式武器——坦克攻击德军。
材料二 爱因斯坦曾在1939年写给罗斯福总统的信件中警告罗斯福总统,德国可能在制造原子弹,并提出美国也应制造原子武器。这一建议让他懊悔终生,并促使他致力于销毁核武器的运动。战后,他为开展反对核战争的和平运动进行了不懈斗争。
一一摘自《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教师教学用书>》
请回答:
(1)材料一所示的新式武器是哪一次科技革命的成果? “碾碎法军的磨盘”的战役是一战中的哪场著名战役?
(2)据材料二,爱因斯坦对核武器的前后态度有何变化?为什么?
(3)请简要说说科技革命与战争的关系。
2.判断题- (共2题)
3.选择题- (共11题)
5.
宋太祖曾说:“朕选儒臣干事者百余人,分治大藩(节度使辖区),即使他们都贪浊,也不及武臣一人为害之大。”下列关于宋太祖采取这一措施后果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形成重文轻武局面 | B.有效巩固了中央集权 |
C.造成官僚机构庞大 | D.导致对外战争的失利 |
7.
西方列强的枪炮声震醒了清王朝部分官僚,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他们发起了一场自救运动。其主要影响是
A.实现了富国强兵 |
B.开始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
C.挽救了民族危亡 |
D.阻止了外国资本主义扩张 |
12.
民间诗歌常常紧扣时代主题,反映现实生活。下列诗句中,反映一五计划成就的是
A.“万里山河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 B.“一桥飞架大江上,南北天堑变通途” |
C.“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保暖万人心” | D.“紫荆开后白莲开,喜事蹁跹接踵来” |
13.
在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外交上获得划时代的胜利,是指( )
A.中国终于如愿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
B.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 |
C.中国代表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获得大会的通过 |
D.中国申奥成功 |
4.填空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判断题:(2道)
选择题:(11道)
填空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