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共3题)
2.综合题- (共3题)
5.
近现代以来世界经济呈现全球化趋势。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考古材料证明,玉米最早是在美洲培育出的。……到16世纪中叶,玉米被引入佛得角和西非,17世纪80年代在黄金海岸和达荷美之间的地区得到广泛种植。17世纪末18世纪初传入南欧地区。……16世纪中叶玉米传入中国。
一一摘编自《通向现代世界的500年》
(1)用一句话概括材料一所述历史现象。这一现象最早出现与哪一历史事件直接相关?
材料二 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资产阶级运用产业革命造就的廉价商品,利用先进的洋枪洋炮,叩开了闭关自守的古老国家的大门……资本输出使输入地区人民受到沉重剥削。这些事件对经济全球化进程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摘编自《世界文明史简编》
(2)据材料二,指出哪些“历史事件”对“经济全球化进程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结合中国史概述“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对“古老国家”的影响。
材料三 在过去,每个国家的经济体内部都保持相当程度的独立。用一个比喻:全世界各地就像许多独立的水桶,每一桶水的水面有高有低。到20世纪末期,所有水桶的底部都用管道连接,彼此互逦。于是,劳力便宜的地方成为生产基地,购买能力大的地方,成为消费市场。本来只在国家之内产销分配,转而成为全球性的产销平衡。
——许倬云《现代文明的成坏》
(3)据材料三,概括20世纪以来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结台所学知识指出其出现的最主要原因。
材料四 在“一带一路”建设国际合作框架内,各方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携手应对世界经济面临的挑战,开创发展新机遇,谋求发展新动力,拓展发展新空问,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不断朝着人类命运共同体方向迈进。这是我提出这一倡议的初衰,也是希望通过这一倡议实现的最高目标。
——(2017年5月15日)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圆桌峰会上的开幕辞
(4)据材料四,指出“一带一路”倡议体现了当今中国应对经济全球化的主要理念是什么?
材料一 考古材料证明,玉米最早是在美洲培育出的。……到16世纪中叶,玉米被引入佛得角和西非,17世纪80年代在黄金海岸和达荷美之间的地区得到广泛种植。17世纪末18世纪初传入南欧地区。……16世纪中叶玉米传入中国。
一一摘编自《通向现代世界的500年》
(1)用一句话概括材料一所述历史现象。这一现象最早出现与哪一历史事件直接相关?
材料二 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资产阶级运用产业革命造就的廉价商品,利用先进的洋枪洋炮,叩开了闭关自守的古老国家的大门……资本输出使输入地区人民受到沉重剥削。这些事件对经济全球化进程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摘编自《世界文明史简编》
(2)据材料二,指出哪些“历史事件”对“经济全球化进程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结合中国史概述“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对“古老国家”的影响。
材料三 在过去,每个国家的经济体内部都保持相当程度的独立。用一个比喻:全世界各地就像许多独立的水桶,每一桶水的水面有高有低。到20世纪末期,所有水桶的底部都用管道连接,彼此互逦。于是,劳力便宜的地方成为生产基地,购买能力大的地方,成为消费市场。本来只在国家之内产销分配,转而成为全球性的产销平衡。
——许倬云《现代文明的成坏》
(3)据材料三,概括20世纪以来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结台所学知识指出其出现的最主要原因。
材料四 在“一带一路”建设国际合作框架内,各方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携手应对世界经济面临的挑战,开创发展新机遇,谋求发展新动力,拓展发展新空问,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不断朝着人类命运共同体方向迈进。这是我提出这一倡议的初衰,也是希望通过这一倡议实现的最高目标。
——(2017年5月15日)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圆桌峰会上的开幕辞
(4)据材料四,指出“一带一路”倡议体现了当今中国应对经济全球化的主要理念是什么?
6.
近代以来,世界格局几经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860-1980年世界工业生产总值次序排列一览表

(1)指出上表中1937年排前两位的国家名称。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其领先的主要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概述20世纪50-80年代,世界工业总产值次序变化对政治格局产生的影响。
1860-1980年世界工业生产总值次序排列一览表

(1)指出上表中1937年排前两位的国家名称。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其领先的主要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概述20世纪50-80年代,世界工业总产值次序变化对政治格局产生的影响。
3.选择题- (共9题)
7.
天干地支是中国古伐的纪年方法,以六十年为一周期。2018年是戊戌年,下列事件中,发生在戊戌年的有
①“百日维新” ②设立京师大学堂 ③成立广西壮族自治区 ④建立海南岛经济特区
①“百日维新” ②设立京师大学堂 ③成立广西壮族自治区 ④建立海南岛经济特区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8.
“自有民国,八年以来,未见真民意、真民权,有之,自学生此举始耳。”对“此举”评述不正确的是
A.是一次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 B.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
C.推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 D.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 |
9.
“他从小立志为中华崛起而读书,求索救国救民真理:拒绝蒋介石委任要职,发动组织指挥上海工人运动和南昌起义,实施战略大转移,力主***进党中央领导核心;处置西安事变“逼蒋抗日”,赴国统区与蒋介石斗智斗勇,艰难推进民主进程:代表新中国走上国际舞台,打开外交局面,实现中法、中曰、中美建交……”这段话评述的是
A.*** | B.周恩来 | C.邓小平 | D.孙中山 |
12.
它的历史充满血与火的斗争,……不断的武力征服使之成为拥有地中海周边辽阔地域的强大国家。它继承古代希腊的文化传统,盛行奴隶制,是欧洲奴隶制文明的辉煌时代。这段文字概述的是
A.古代埃及 | B.古代印度 | C.古代希腊 | D.古代罗马 |
14.
“改革的动力是西化。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面的模范;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制、改革军事(后来用普鲁士模式),海军当然还是学习英国。……(他们)实际上是想制造一个新的以崇拜天皇为核心的国教,即神道崇拜。”材料所述的改革是
A.大化改新 | B.明治维新 | C.洋务运动 | D.1861年改革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判断题:(3道)
综合题:(3道)
选择题:(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