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民族追梦之路) 近代以来,中国为实现强国之梦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无数的中国人的梦想构成了中国梦。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碎梦)
材料一 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一步。……英国兵轮鼓浪而来,沿江海入长江。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
(追梦)
材料二 一组中国人的梦想
A组:“这场持续了约35年的运动,是一种浮于表面的近代化尝试;它只采纳了西方文明中那些具有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而另一些更为可取的东西……却完全被忽略了。”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B组:欧美的物质文明,我们可以完全效仿,可以盲从,搬进来也行得通。如果不管中国自己的风土人情是咋样的,便象学习外国机器一样,把外国管理社会的政治硬搬进来,那便是大错。
—— 《三民主义·民权主义·第五讲》
(圆梦)
材料三 “独立梦”萦绕着几代中国人: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的胜利;新中国胜利,为圆“社会主义制度梦”实行了三大改造;为圆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的梦进行了改革开放;现在,全国人民正朝着实现中国的腾飞梦前进……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回答,“这场战争”是指什么战争?这场战争给中国社会带来的最深刻变化是什么?
(2)材料二A组材料中“这场战争持续了约35年的运动”指什么?它给当时的中国带来了什么?被这场运动所“忽略”的西方文明中“另一些更为可取的东西”是指什么?
(3)材料二B组材料体现了谁的思想?除民权主义外,三民主义还包含哪两方面内容?
(4)据材料三,简要谈谈上述几个“梦”之间的联系。
(碎梦)
材料一 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一步。……英国兵轮鼓浪而来,沿江海入长江。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
(追梦)
材料二 一组中国人的梦想
A组:“这场持续了约35年的运动,是一种浮于表面的近代化尝试;它只采纳了西方文明中那些具有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而另一些更为可取的东西……却完全被忽略了。”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B组:欧美的物质文明,我们可以完全效仿,可以盲从,搬进来也行得通。如果不管中国自己的风土人情是咋样的,便象学习外国机器一样,把外国管理社会的政治硬搬进来,那便是大错。
—— 《三民主义·民权主义·第五讲》
(圆梦)
材料三 “独立梦”萦绕着几代中国人: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的胜利;新中国胜利,为圆“社会主义制度梦”实行了三大改造;为圆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的梦进行了改革开放;现在,全国人民正朝着实现中国的腾飞梦前进……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回答,“这场战争”是指什么战争?这场战争给中国社会带来的最深刻变化是什么?
(2)材料二A组材料中“这场战争持续了约35年的运动”指什么?它给当时的中国带来了什么?被这场运动所“忽略”的西方文明中“另一些更为可取的东西”是指什么?
(3)材料二B组材料体现了谁的思想?除民权主义外,三民主义还包含哪两方面内容?
(4)据材料三,简要谈谈上述几个“梦”之间的联系。
2.
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中苏两国曾经走过同样的路,最终的结局却截然不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4)实现中国梦,还需要不断进行自我反思。谈谈你对中国和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实践及其结果的认识。
材料一 中国有百分之八十的人口住在农村,中国稳定不稳定首先要看这百分之八十稳定不稳定。城市搞得再漂亮,没有农村这一稳定的基础是不行的。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为了农村的稳定,70年代末以来我国在农村进行改革的主要形式是什么?产生了什么影响?材料二 苏联历史上有过三次改革:列宁最早发现问题,他力主“新经济政策”的改革,但有所保留;赫鲁晓夫冲破斯大林的“寒冬”进行思想“解冻”,但他也曾“进两步,退一步”;戈尔巴乔夫于“左、右”夹击中采取“中间立场”,最终左右为难、无力前行。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列宁“新经济政策”和“斯大林的‘寒冬’”的显著特点?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最终给苏联带来了怎样的命运?材料三 实现“中国梦”不仅需要我们自己苦干实干,还需要运筹好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学习和借鉴其他国家追求梦想的经验和教训。
(3)说说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为“学习和借鉴其他国家追求梦想的经验和教训”,采取了哪些措施?(4)实现中国梦,还需要不断进行自我反思。谈谈你对中国和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实践及其结果的认识。
2.简答题- (共1题)
3.
世界格局是指相对稳定的国际关系结构。20世纪,世界格局经历了多次大变动,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世界格局的实质是什么?形成这一格局的两次会议,分别对中国造成了什么影响?
(2)二战结束后,世界形成了美苏主导世界的两极格局,这一格局的表现主要是哪一政策的实施?为此,美国采取哪些措施?
(3)“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出现多极化趋势,哪些因素推动了多极化趋势?
(4)结合所学知识思考,影响国际关系格局演变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你觉得我国当前应该如何应对国际格局的演变?
(1)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世界格局的实质是什么?形成这一格局的两次会议,分别对中国造成了什么影响?
(2)二战结束后,世界形成了美苏主导世界的两极格局,这一格局的表现主要是哪一政策的实施?为此,美国采取哪些措施?
(3)“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出现多极化趋势,哪些因素推动了多极化趋势?
(4)结合所学知识思考,影响国际关系格局演变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你觉得我国当前应该如何应对国际格局的演变?
3.选择题- (共11题)
6.
《全球通史》:“在15世纪早期这段异乎寻常的历史中,……航海业以其杰出的技术和惊人的范围,明确证明了中国在世界航海业中的领先地位”能证明以上观点的是
A.吴国船队到夷洲 | B.郑和下西洋 |
C.郑成功收复台湾 | D.清军进入台湾 |
7.
比较与归纳是我们应该掌握的一项基本学习技能。下列历史人物分类中,你认为不太合适的一组是
A.蔡伦、毕昇、李春 | B.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 |
C.戚继光、郑成功、康熙帝 | D.张仲景、张骞、李时珍 |
8.
1956年底,中国私营工业98.7%的企业、98.8%的职工、9.5%的产值和私营商业82.2%的企业、85.1%的从业人员、93.3%的资本额实现了公私合营,这说明中国基本完成了
A.社会主义工业化 | B.个体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C.个体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D.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11.
伯利克里说:“我可以断言,我们每个公民,在许多生活方面,能够独立自主;并且在表现独立自主的时候,能够温文尔雅和多才多艺。”他的这种自信源于
A.充裕的物质生活 | B.雅典的民主政治 |
C.雅典人的良好教育 | D.他的非凡领导才能 |
12.
某历史研究小组的同学收集了“文艺复兴与新航路的开辟”、“法国大革命”、“美国的独立”、“英国的新生”等相关资料,你认为他要研究的课题最有可能的是
A.“蒸汽时代” | B.欧美国家的剧变 |
C.城市化进程 | D.社会生活的变迁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简答题:(1道)
选择题:(1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