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2018年苏州市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历史模拟卷(三)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82537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8/6/22

1.判断题(共6题)

1.
魏晋南北朝时期,“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的出现表明我国经济重心南移已经完成。(    )
2.
《这才是晚清》中记述:“历史不因大清帝国的孤傲和拒绝改变进程,鸦片战争使中国遭遇千年未遇的大变局。”“大变局”是指中国完全沦为大英帝国殖民地。( )
3.
某同学在进行专题复习时搜集了两幅对联:“杂居聚居遵民意,五区人民得自治。”这里的“自治”是指民族平等制度。( )
4.
文艺复兴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
5.
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进入了帝国主义阶段。( )
6.
20世纪30年代,罗斯福新政缓和了美国经济危机,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 )

2.综合题(共1题)

7.
2017年10月18日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题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近现代以来,我国各族人民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奋斗凯歌,一步步走向伟大复兴。
[艰难追梦]
材料一: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欺凌,中国各阶层无数仁人志士——包括洋务派、维新派、革命派先后进行了救国救民的艰难探索。
[追梦之路]
材料二:***最伟大的功绩,一方面自然离不开民族独立和中国现代化,另一方面是他真正把中国的千百万人民动员起来,充分进入到国家活动中去。
——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
材料三: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开创了一条走向民富国强的道路。我国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不断改善,谱写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最壮丽的篇章。
[梦现今朝]
材料四:航母“辽宁舰”舰载机顺利完成起降,飞行助理手势引起网友注意,网上掀起了一股“航母”热潮……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请分别从经济、政治、思想三个方面各举一例有关中国在近代化探索中所取得的成果。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把“千百万人民动员起来”,奠定社会主义工业化基础和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事件分别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引领中国最终走向“民富国强”的重大决策和科学理论分别是什么?引领者是谁?
(4)中国的第一支近代化海军在哪次战争中遭到毁灭性的惨败?为什么近代中国“有海无防”,屡战屡败,而今天的中国海军却能研制航母,走向深蓝,保家卫国?

3.选择题(共15题)

8.
“至元初时,立总制院,而领之以国师。”“总制院者,掌浮图氏(佛教)之教. 兼治西藏之事。”材料中的“总制院”指的是
A.西域都护B.中书省C.军机处D.宣政院
9.
中国历代疆域的沿革是国家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见证。下列四幅示意图按朝代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图一、图三、图二、图四B.图四、图二、图一、图三
C.图一、图三、图四、图二D.图四、图一、图二、图三
10.下列曲线中(P为价格,Q为需求量),能正确反映黄金价格与需求量变化关系的是(    )
11.
(题文)“我们的落后早已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就已注定。英国人开向大清帝国的那一炮,只不过是一个里程碑式的标志,从事实上证明我们已经全方位地落后于西方。”材料中“那一炮”指的是
A.第一次鸦片战争B.甲午中日战争
C.第二次鸦片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2.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近代以来,台湾与大陆的关系经历了分离--回归--分离的过程,这一过程与下列哪些历史事件直接有关
①《马关条约》的签订
②戊戌变法的失败
③中国的抗战胜利
④渡江战役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3.
下图是小红同学的笔记,据此可以判断这是发生在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大的运动,下面对该运动表述正确的是( )

①《新青年》和北京大学是这次运动的主要阵地
②这次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
③这次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④这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A.①④B.①③C.②④D.①②
14.
2015 年 1 月 15 日《人民日报》刊文:“这次会议(召开后)党和红军立刻呈现全新的面貌,显示出强大的生机和活力,四渡赤水,抢渡金沙和大渡河,挥师北上,到达陕北,取得长征的胜利。”这次会议使“党和红军立刻呈现全新的面貌”的原因是()
A.作出了建立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决定
B.初步实现了国共两党之间的第二次合作
C.***在党和红军中领导地位的确立
D.把***思想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15.
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从1951年开始编制,前后共修改五次,吸收了苏联的经验,将工业年平均增长速度由20%下调到14%至15%,这既符合实际,又留有余地。并以“边制定、边执行、边修正”的方式展开,到1955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正式通过。这说明(    )
A.“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
B.“一五”计划照搬苏联经验
C.“一五”计划使我国开始向工业化迈进
D.“一五”计划的制定遵循了客观经济规律
16.
有人说:“第一次工业革命时,中国正在沉睡;第二次工业革命时,中国正在挣扎;第三次科技革命时,中国开始奋起。”其中的“中国开始奋起”指的是(    )
A.鸦片战争后中国的有识之士寻求救国之路
B.《马关条约》的签订使维新人士变法图强
C.陈独秀等激进的民主派掀起了新文化运动
D.改变工业落后面貌积极融入世界经济大潮
17.
(新华社巴黎6月28日电)法国总统府28日发表公报说,美国总统特朗普接受了法国总统马克龙发出的邀请,将于7月14日参加法国国庆阅兵仪式。下列与法国国庆日相关的史实是
A.《人权宣言》的颁布
B.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C.《拿破仑法典》的颁布
D.《独立宣言》的颁布
18.
下面的统计表最适合用来说明日本明治政府
A.“废藩置县”的成果
B.“殖产兴业”的成效
C.“文明开化”的影响
D.对外侵略扩张的结果
19.
(题文)历史题材的经典电影能再现历史情境,有助于我们加深对历史的感悟。2018年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100周年,下列影片不能入选“一战经典影片展”的是
   ②
   ④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0.
下列对《九国公约》的表述正确的是
A.方便了美国在中国的扩张
B.是凡尔赛体系的组成部分
C.主要协调德国与英国的矛盾
D.实质上尊重了中国的主权与领土完整
21.
某个时期的美国幽默小品写道:“在旅馆你必须排队才能挤到窗口跳出去。”“旅店的招待员总要先问旅客:‘您是要一个房间睡觉,还是跳楼?’”下列对这则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出现了1825年经济危机
B.第一次工业革命导致上述现象
C.当时事件是1929年~1933年的经济危机
D.上述事件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2.
2017年“双11”吸引了全球超过200个国家和地区、14万多个品牌的参与,5000多万的消费者通过手机参加互动。这波全球范围内的短时经济流动,再次激活了各国人民的消费潜力,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源。为“双11”提供保证的是
A.计算机网络技术B.航天技术 C.原子能技术D.生物工程技术

4.填空题(共3题)

23.
_________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_________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24.
汉武帝为了联络大月氏共同夹击匈奴,派______两次出使西域,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奠定了基础;中国近代的状元实业家______提出“实业救国”口号,并身体力行创办实业,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25.
(题文)1942年美英苏中等26国的代表在华盛顿签署了《___________》,建立了国际反法西斯联盟;1945年美英苏三国召开雅尔塔会议,决定成立旨在维持战后国际和平与安全的国际组织 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判断题:(6道)

    综合题:(1道)

    选择题:(15道)

    填空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12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