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初一历史期末模拟卷(二)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382497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8/6/28

1.判断题(共5题)

1.
契丹建立的辽和女真建立的西夏与北宋政权并立,辽和北宋建立的澶渊之盟维持了双方较长时间的和平局面。
2.
南宋的对外贸易超过前代,广州和苏州是当时闻名世界的大商港。
3.
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的“交子”,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4.
五代十国时期的开国君主都是掌握兵权的武将,导致政局动荡不安。这也是宋太祖首先解除禁军将领兵权的主要原因。
5.
清朝前期商业发达,形成了由农村集市、城镇市场、区域性市场和全国性市场组成的商业网。

2.综合题(共2题)

6.
   国与国之间如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一样,不能彼此孤立,需要互相交往。让我们徜徉历史长河,探寻古代中国的外交足迹,汲取历史的真谛,启迪人生智慧。阅读下列材料,并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因国威之遐畅,我国的文化和外国的文化就起了交流互织的作用……东北一隅,自高句丽、百济平后,新罗即大注意于增进中国文化。日本亦屡遣通唐使,并带了许多僧侣和留学生来。朝鲜半岛南部和日本举国的华化,实在此时

——吕思勉《中国通史》

材料二: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中国商船的踪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南宋的外贸所得,在财政收入中占重要地位。
材料三:从对外关系上说,隋唐宋元都居于主动地位,明清时期的对外关系显然逆转了……倭寇沿海骚扰,为南方各地带来了极大的破坏。明清之际,西方资本主义已在兴起,而中国的……专制者对于世界形势一无所知。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出唐朝的对外政策是怎样的?“我国的文化和外国的文化就起了交流互织的作用”,试举唐朝两例说明。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的原因。
(3)是什么政策导致了材料三中“专制者对于世界形势一无所知”?该政策产生了什么恶果?
(4)综合以上材料,联系我国古代对外关系逆转带来的巨大变化,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7.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中国古代史上辉煌灿烂的农耕文明,令世界瞩目。
材料一:

材料二: 唐宋时期,南方农业发展超过北方,究其原因,南方战乱少,人口南迁,自然条件优越,农作物品种的改进等。
材料三: 见下图

材料四: 宋代时期,中外交往主要依靠海路,那时海外贸易兴盛,政府鼓励海外贸易,收入颇丰,以至于宋高宗说:“司舶之利最厚,若措施得宜,所得动以百万计。”
请回答:
(1)请写出材料一中唐朝农耕技术图一、图二对应的上具名称。
(2)根据材料二指出,当时流行的哪一个谚语说明在宋代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已成为重要粮仓?
(3)材料三显示了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与图中的①相对应的时期应该是哪个时期?
(4)综合上述材料请你概括出影响我国古代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至少说出两条)

3.选择题(共9题)

8.
《东京梦华录》记载,东京城州桥夜市每天热闹非凡,买卖交易直到凌晨。夏天卖的饮食品种繁多,有沙糖冰雪冷元子,生淹水木瓜等。材料反映了宋代
A.统一国家建立
B.江南地区开发
C.海外贸易发达
D.商品经济繁荣
9.
现在网上颇为流行历史穿越小说。假如小明同学成功穿越,到了古代一个都城,这里人烟稠密、商业繁荣,读书人在茶楼酒肆高歌“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几个商人用纸币交易大宗丝绸生意,索取“岁币”的契丹和西夏使者纵马狂奔,全不顾在“瓦肆”游玩的百姓的安全,路人脸上显出愤愤之色。据此可推断,小明应该是穿越到了( )
A. 唐都长安 B. 北宋东京
C. 南宋临安 D. 元朝大都
10.
陈寅恪先生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年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下列史实最能证明这一观点的是
A.圆周率B.造纸术C.活字印刷术D.司南
11.
下面是中国古代南北方人口总数及所占比例对照表
朝代
南方
北方
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西汉
2470685
19.8%
9985785
80.2%
唐代
3920415
43.2%
5148529
56.8%
北宋
11224760
62.9%
6624296
37.1%
 
该表格反映的现象所产生的影响是(  )
A.北方战乱而南方相对稳定B.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
C.北方人口增长率比南方高D.促使新的民族回族形成
12.
公元10世纪到13世纪,中华大地呈现出民族政权并立的局面。这些政权虽由不同民族建立,但都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以下属于这个时期的少数民族政权有
①辽
②北宋
③金
④南宋
⑤西夏
A. ①②③④⑤
B. ①③⑤
C. ①②③⑤
D. ①②③④
13.
《元史》记载:“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与都省为表里”的地方行政机构是(   )
A.三司B.行中书省C.中书省D.宣政院
14.
“由皇帝选派亲信的满族大臣和汉族大臣担任,被皇帝召见时,他们只能跪着奏事和作记录,绝对听命于皇帝。”这个机构是
A.内阁
B.军机处
C.东厂
D.中书省
15.
(题文)反对“台独”,维护国家领土和主权完整是中华民族的历史使命,以下能证明台湾自古以来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是
A.西方殖民者对台湾虎视眈眈
B.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C.康熙帝决定武力征讨郑成功子孙等抗清力量
D.郑成功的子孙在台湾争权夺利
16.
洪武十三年(1380年),明太祖以“图谋不轨”之名诛杀了丞相胡惟庸,下令裁撤中书省,废除丞相制度,明太祖这样做的目的是  (    )
A.控制军队B.强化皇权
C.钳制思想D.改革科举

4.填空题(共2题)

17.
南宋时,指挥军队大败金军主力,取得郾城大捷的是___________;南宋灭亡后,被元军囚禁,坚贞不屈,表现出崇高气节的是___________。
18.
朱元璋为监视官民,设立了特务机构__________;清朝大兴__________,造成了社会恐怖,禁锢了思想。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判断题:(5道)

    综合题:(2道)

    选择题:(9道)

    填空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1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