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春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复习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382489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8/7/1

1.综合题(共4题)

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蒙古国,开始在黄河流域扩张发展势力。……陆续攻灭了当时与宋并立的……少数民族政权,……1271年,忽必烈取《易经》上“乾元”的意思,定国号为元。……8年后灭南宋统一全国。……设置澎湖巡检司
——《中国通史》
材料二 终永乐一朝,朱棣五次北征,三次打败蒙古军队。……永乐死难,设哈密卫,加强对西部边陲的统治。……永乐五年,修筑驿路,设置驿站,加强西藏与内地的联系。永乐十三年,增设贵州省,进一步加强在西南地区的统治。
——《简明中国历史读本》
材料三 1616年后金汗国建立。经1621年的“辽沈之战”、次年的“广宁之战”,已领有辽河以西的东北地区,进逼山海关,拥有了“逐鹿中原”的根据地,……1644年,清入主中原。此后历经百余年的努力,最终统一中国。
——《中国古代农耕与游牧社会交往的历史脉络》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与宋并立”的少数民族政权有哪些?《易经》是哪一学派的经典?元朝时,西藏地区的行政管理权,由哪个机构直接统辖?元“统一全国”有何历史意义?
(2)“朱棣”是哪一朝代的皇帝?据材料二,归纳其巩固统一的两项措施。
(3)材料三中“后金汗国”是哪个民族建立的?1644年“入主中原”的清朝皇帝是谁?
(4)综合上述材料,概况元明清三朝的共同历史作用。
2.
某历史兴趣小组以“古代中国灿烂的科技成就”为主题编辑一份历史手抄报,下面是他们设置的部分栏目和整理的图文材料。
(栏目一)杰出的古代工程建筑
①这是明清两代皇宫,中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②这是明朝在北部地区修筑的军事防御工程,亦称边墙,区别于秦始皇所修的万里长城。
(1)栏目一的两段材料分别介绍了我国古代哪两项建筑?
(栏目二)伟大的发明创造
(如图)它经阿拉伯人传到欧洲,为后来欧洲的航海家开辟新航路和发现新大陆提供了条件。

(2)栏目二的图片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哪项发明?除此以外,另外三项发明也为世界作出了巨大贡献。为充实栏目二的内容请你推荐一项发明,并说出你推荐的理由。
(栏目三)光辉的科技巨著

(3)分别写出栏目三中三幅图片人物的代表性著作。
(4)综合上述三个栏目内容及相关问题,你有何认识?
3.
王朝更替是中国古代史的重要特点。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唐王朝的都城长安,修建历时72年,规模宏大,布局严整,全城南北中轴线两侧东西对称,棋盘式的街道宽敞笔直;拥有百万人口,不仅是国内交通的枢纽,还是各民族交往的中心,身着各式服装的边疆各族人云集到这里;西域诸国的商贾通过丝绸之路前来此城的常达数千人,是当时世界上著名的国际性大城市……在当时统治者的励精图治下,该王朝出现了许多盛世局面……
(1)根据材料,概括唐朝都城长安的特征。唐王朝出现了哪些盛世局面?
材料二  “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到宋朝便不然了。从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一坐群站,在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
——明史专家吴晗《朱元璋》
(2)君臣关系从坐而站而跪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
材料三

(3)清朝疆域广大,为了加强统治,清王朝采取了许多措施。图1、图2有关的历史事件分别起了什么作用?
(4)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从秦到清我国古代历史发展的基本特征。
4.
外交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政治外交、经济外交、人文外交等。对外交往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动力。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图一中人物的主要事迹。
(2)图二中的人物是谁?他为研究佛经,历尽艰险,最终到达哪个古老国家?根据他的口述,由其弟子记录而写成的著作是什么?
(3)图三反映了明朝时期对外交往的壮举,这个壮举是什么?最远到达什么地方?
(4)图四的漫画反映出清朝统治者实行什么对外政策?根据上述材料说说你有何感悟?

2.选择题(共17题)

5.
(题文)“国家根本,仰给东南”,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完成于( )
A.隋唐B.南宋C.元朝D.明清
6.
下面是《中国历史纪年表》(部分).其中,①、②、③、④分别代表某个政权的名称。与辽政权订立澶渊之盟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7.
穿越时光隧道,来到北宋都城东京,体验宋朝人的一日生活,我们不能做到的是()
A.游夜市,喝冷饮B.坐牛车,住邸店
C.逛“瓦子”,吃甘薯D.挂年画,贴“桃符”
8.
某班历史兴趣小组同学自编自导了一部历史短剧,穿越历史隧道扮演我国古代的一些著名帝王谈论自己的丰功伟绩。其中的台词与史实不符的选项是
A.秦始皇:“我首创了有利于维护统一的政治制度,功高盖世!”
B.元世祖:“我创立了行省制,实行了对辽阔疆域的有效统治!”
C.明成祖:“我废丞相,设东厂,确保了我的独尊地位!”
D.雍正帝:“我设置军机处,军政大权完全归我掌控!”
9.
下图是元朝最著名画家的代表作《秋郊饮马图》。该画的作者是( )
A.吴道子B.赵孟頫C.阎立本D.张择端
10.
下图是清朝时期一场抗击外来侵略的战役,该战役中的侵略国家是( )

雅克萨之战
A.日本B.荷兰C.葡萄牙D.沙皇俄国
11.
明史专家吴晗在《朱元璋》书中写道:“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到宋朝便不然了,……在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君臣关系从坐而站而跪这一现象说明(  )
A.对地方控制愈加规范B.皇权不断加强
C.君臣关系越加紧张D.等级制度更加严格
12.
如果班内排演课本剧《戚继光》,下列最符合主角台词的一句是( )
A.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
B.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C.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D.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13.
观察下边明末农民起义形势图,李自成农民起义军,建立政权的地点在
A.成都
B.西安
C.北京
D.山海关
14.
下列相关内容搭配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徐光启——《原本》——明朝B.李时珍——《本草纲目》——明朝
C.宋应星——《天工开物》——清朝D.徐光启——《农政全书》——明朝
15.
“以和为贵,友好往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长期以来,中华民族积极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开展友好交往。下列人物在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中做出过突出贡献的有 ( )
①文成公主 ②玄奘 ③鉴真 ④郑和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②③
16.
揭示清朝封建制度走向衰落且达到我国古典小说高峰的作品是
A. 《红楼梦》
B. 《西游记》
C. 《三国演义》
D. 《水浒传》
17.
“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雍正皇帝时的一位进士因写这两句诗而被斩首,这主要反映了清朝
A.设立特务机构
B.制造文字狱
C.实习八股取士
D.设立军机处
18.
(题文)某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文学专题时,进行了如下归纳整理,其中错误的一项  (    )
A.唐朝成就高、影响大的诗人有李白、杜甫和白居易
B.宋代词人苏轼、辛弃疾的词豪迈奔放
C.元朝优秀的剧作家有马致远 、王实甫等人
D.明朝曹雪芹创作的《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
19.
下列措施中严重阻碍社会向前发展的有
①科举制的创立 ②焚书坑儒 ③八股取士 ④大兴文字狱 ⑤闭关政策
A.①②③B.②③④⑤
C.①②D.①②③④⑤
20.
“凤凰卫视”为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一艘命为“凤凰号”的单桅帆船,走郑和下西洋的航线,但他们不可能到达的地方是( )
A.印度洋沿岸B.红海沿岸C.非洲东海岸D.地中海沿岸
21.
下列作物中,不属于明朝从国外引进的是
A.占城稻
B.玉米
C.甘薯
D.向日葵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选择题:(1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