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十堰市第二中学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检测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82479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1/28

1.综合题(共2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在五四运动以后,中国产生了完全崭新的文化生力军,这就是中国共产党人所领导的共产主义的文化思想,即共产主义的宇宙观和社会革命论。
﹣﹣***《新民主主义论》
(1)材料一图A和图B人物分别代表了资产阶级哪一派别?与图A人物相比,图B人物对孔子和儒家学说态度有何不同?并分析不同的原因。
(2)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共产主义的宇宙观和社会革命论”与我国国情相结合开创出怎样的民主革命道路?在这条道路上中国共产党人是怎样实现从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到全民族抗战兴起的转折?
(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我国应如何建设与国际角色相适应的大国文化?
2.
民族主义,指将自我民族作为政治、经济、文化的主体而置于至上至尊价值观考虑的思想或运动。民族主义可分为积极的民族主义、狭隘的民族主义以及极端的民主主义。某校九年级(3)班同学以“民族主义”为主题展开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民族主义的兴起】
材料一

(1)拿破仑帝国(法兰西第一帝国)建立于哪一年?依据材料一,概括拿破仑战争对当时被占领的欧洲各国带来的影响。
【民族主义与一战】
材料二

(2)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图A行为,并分析图B材料所述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
【民族主义在战后】
材料三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民族主义情绪在中国蔓延,这一时期最著名的民族主义领袖是孙中山。孙中山的基本思想总结为“三民主义”,即号召消灭外国人的特权、实现民族统一、发展经济和建立以普选制为基础的民主共和国。
﹣﹣【美】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3)举一例能体现战后“民族主义情绪在中国蔓延”的史实。材料三作者认为孙中山是“民族主义领袖”,你是如何看待的?
材料四

(4)材料四图片场景是何历史事件?法国对德国的战后处理导致怎样的严重后果?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民族主义的认识。

2.选择题(共5题)

3.
某学者综合考虑各因素绘制成下图。下列表述正确的

中国历代兴衰图(局部)
①出现盛世   对外开放   使用火药 ②国家统一  商业繁荣   科技领先
③政权并立   贸易发达   发明司南 ④强化皇权  闭关锁国   科技落后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④
4.
近代某报刊曾报道:“闻近月以来,凡都中士大夫有谈及西学新法者,同僚之中均闻面却避。盖恐人指之为康党,以致罹于法网。故自同文馆以外,竞无人再敢言声光化电之学,念爱皮西提之音。”这一社会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洋务运动的失败B.民族矛盾的尖锐
C.顽固势力的反扑D.民众的盲目排外
5.
某同学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有关重大事件绘制成右图。六个序号分别代表在该地或区域(阴影)所发生事件的特点、结果或作用,相对应的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第一枪  ②战略反攻开始。  ③国民党政权覆灭   ④为渡江作战奠定基础   ⑤三军会师长征胜利  ⑥主动出击日军且规模最大
A.①⑥②④③⑤B.④②③⑤⑥①
C.③②④⑥①⑤D.①⑤⑥②④③
6.
1912年,孙中山在给上海中华国货维持会的复函中说:“礼服在所必更,常听民自便……去辫之后,亟于易服,于是争购呢绒,竞从西制,致使外货畅销,内货阻滞。”由此可见辛亥革命
A.传播民主科学观念,促进了人们思想解放
B.促进中国服饰近代化,冲击传统生活习俗
C.传入西方思想观念,中国服饰开始近代化
D.开始机器化生产服装,加剧崇洋媚外现象
7.
英国国王财力不足导致宫廷服饰出现较大变化,王室审美观念也发生相应变化。1691年英国史学家盖伊•米吉这样写道:“英国宫廷内服饰朴素文雅,谦虚内敛,让人觉得之前的英国人那般模仿法国人的着装,是相当愚蠢的。”导致审美美观念变化的根源是
A.君主权力受限B.文艺复兴深入C.工业革命展开D.社会经济衰退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