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材料一

(1)以下表述,与材料一信息一致的,请在答题卡上相应的括号内划“正确”;违背了材料信息的,请在相应的括号内划“错误”;材料信息没有涉及的,请在括号内划“未涉及”。
①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实际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领导集体,揭开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序幕。
② 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意味着我国的对外开放掀起了新的大潮。
③ 四川不少地方实行包产到户,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得到了党中央的肯定,逐渐在全国推广。
④ 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最快时期的推动因素是推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同志在天安门城楼上的庄严宣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从此走上了民族独立的新纪元。
材料三 从今以后,只要不发生大规模的外敌入侵,全党的中心工作不能再搞“政治运动”和“阶级斗争”了……农村政策放宽以后,效果很好,农村变化很快。
——1978年12月25日《人民日报》社论
材料四 五年来,经济实力跃上新台阶,国内生产总值从54万亿元增加到82.7万亿元,年均增长7.1%,占世界经济比重从11.4%提高到15%左右,对此界经济贡献率超过30%。五年来,创新驱动发展成果丰硕。载人航天、深海探测、量子通信、大飞机等重大创新成果不断涌现。高铁网络、电子商务、移动支付、共享经济等引领世界潮流。
——摘自2018《政府工作报告》
(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该事件发生在什么时候?(年月日)(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78年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实现了怎样的转移?为适应这种转移,而在农村实行的“放宽”政策被称作什么?
(4)依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我们取得这些辉煌成就的原因是找到了一条正确的道路,这条道路是什么?之所以说它“正确”,主要依据是什么?
材料一 美国独立战争期间,路易(法国国王路易十六)援助美国并非他热爱民主起义,而是由于他畏惧且憎恨英国。他帮助美国,支持自由事业,可这却成为压倒法国的最后一块巨石,法国已彻底倒闭了。
——海斯、穆恩、韦兰《全球通史》
材料二

材料三 俄国1861年改革后,一位官员说:“人民挺起腰杆来了,样子变了;言论谈吐,一切都变了。”列宁则指出:“臭名远扬的‘解放’,是对农民的无耻掠夺。”
材料四 ……日本的新统治者致力于日本社会的转型,以获得同外国势力在政治和军事上的平等地位。……变革使日本成为东亚的政治、军事和经济强国。……明治政府的首要目标是强化中央集权……
——摘自杰里·齐格勒《新全球史》下
(1)请从政治和经济两个角度分析18世纪后半期英国被法国“畏惧且憎恨”的原因分别是什么?(2)学习历史要善于从史料中获取信息。从材料二图一和图二中任选一个,写出你获得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图一与图二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3)依据俄国1861年改革的有关内容,分别指出材料三中两种认识的基本依据分别是什么?
(4)材料四中“变革”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为了实现“首要目标”,明治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
(5)美、日两国的崛起之路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有什么启示?
2.选择题- (共11题)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C.和平共处的外交政策 | D.“一国两制” |
①建立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支海军
②在陆军的基础上建立了人民空军
③空军部队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取得辉煌战绩
④组建战略导弹部队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
A.《凡尔赛和约》签订 | B.萨拉热窝事件爆发 |
C.慕尼黑会议召开 | D.德军突袭波兰 |
A.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 | B.人文主义思想 |
C.反对专制暴政,争取民主权利和自由 | D.封建神学观念 |
A.是前人思想的总结 |
B.是阶级社会各政党的世界现和指导思想 |
C.是对早期工人运动经验的总结和推广 |
D.是在革命的实践中创立的 |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1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