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太宗说:“自古皆责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640年唐太宗答应把宗室女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8世纪,唐朝又把金域公主嫁到吐蕃,逐使唐蕃“和同为一家“。”
材料二元世祖仿效汉法进行改革,促进了民族关系的发展。原先进入黄河流域的契丹、女真等族,经过长期共同生活,已同汉族没有什么差别。唐朝以来,不少定居中国的波斯人、阿拉伯人同汉、蒙、畏兀儿等族长期杂居相处,融合成一个新的民族一一回族。
材料三清朝在西藏设置驻藏大臣,还在伊犁、吉林、黑龙江、盛京、乌里雅苏台等地设立将军,大大加强了中央对边疆和少数民族地区的管辖。在清朝辽阔的疆域上,生活着汉、满、蒙、回、藏等五十多个民族,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不断加强,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
(1)分别写出唐朝和元朝民族融合的一则事例。
(2)与唐朝和元朝相比,清朝对边疆和少数民族地区的管辖有什么特点?
(3)材料所述三朝的民族关系得以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各民族的融台和民族关系的发展有何意义?
材料一唐太宗说:“自古皆责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640年唐太宗答应把宗室女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8世纪,唐朝又把金域公主嫁到吐蕃,逐使唐蕃“和同为一家“。”
材料二元世祖仿效汉法进行改革,促进了民族关系的发展。原先进入黄河流域的契丹、女真等族,经过长期共同生活,已同汉族没有什么差别。唐朝以来,不少定居中国的波斯人、阿拉伯人同汉、蒙、畏兀儿等族长期杂居相处,融合成一个新的民族一一回族。
材料三清朝在西藏设置驻藏大臣,还在伊犁、吉林、黑龙江、盛京、乌里雅苏台等地设立将军,大大加强了中央对边疆和少数民族地区的管辖。在清朝辽阔的疆域上,生活着汉、满、蒙、回、藏等五十多个民族,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不断加强,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
(1)分别写出唐朝和元朝民族融合的一则事例。
(2)与唐朝和元朝相比,清朝对边疆和少数民族地区的管辖有什么特点?
(3)材料所述三朝的民族关系得以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各民族的融台和民族关系的发展有何意义?
3.
中国需要世界,世界也需要中国。我国古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广泛开展,不仅使中华文明更加辉煌,而且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
材料一

图1

图2

图3
材料二乾隆帝致英国国王乔治三世信函中的几句话:“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请回答:
(1)汉武帝时哪历史事件的发生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创造了条件?那时,丝绸之路的起点在哪里?
(2)与图2有关的唐朝对外交往的史实是什么?这反映出唐朝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请再举一例说明唐朝对外友好往来的典型史实。
(3)图3反映了明成祖时我国对外交流的壮举,这个壮举指的是什么?
(4)依据材料二.清朝推行的对外政策是什么?能够推行这一政策的经济基础是什么?这一政策对近代中国社会产生的最重大影响是什么?
(5)根据上述材料读读你的认识。
材料一

图1

图2

图3
材料二乾隆帝致英国国王乔治三世信函中的几句话:“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请回答:
(1)汉武帝时哪历史事件的发生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创造了条件?那时,丝绸之路的起点在哪里?
(2)与图2有关的唐朝对外交往的史实是什么?这反映出唐朝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请再举一例说明唐朝对外友好往来的典型史实。
(3)图3反映了明成祖时我国对外交流的壮举,这个壮举指的是什么?
(4)依据材料二.清朝推行的对外政策是什么?能够推行这一政策的经济基础是什么?这一政策对近代中国社会产生的最重大影响是什么?
(5)根据上述材料读读你的认识。
2.选择题- (共16题)
4.
下图是阴朝至清期胡代更替示意图。其中①②③处填写的朝代名称正确的是
隋 | ① | 五代 | 辽 | 西夏 | 元 | ③ | 清 |
北宋 | 金 | ||||||
十国 | ② |
A.唐朝、明朝、南宋 |
B.唐朝、西汉、东汉 |
C.南宋、唐朝、明朝 |
D.唐朝、南宋、明朝 |
5.
《百家姓》是我国流传最广,影响至深的一本启蒙书。据考证,该书前几个姓氏的排列是有讲究的,赵是一个朝代皇帝的姓,理应为首。请问《百家姓》是在哪个朝代编写的
A.明代 |
B.元代 |
C.唐代 |
D.宋代 |
9.
俗语说文史不分家,要学好历史,可以借助文献来了解历史情况,在《鸡肋篇》所记载:“昔汴都数百家,尽仰石炭,无一家燃薪者”我们可以得知这是反映哪一朝代的经济情况
A.宋代 |
B.元代 |
C.明代 |
D.唐代 |
12.
古代中国文学的发展经历了唐诗宋词,再到明清小说,高峰迭起。明清很多小说注重描写商人的活动,揭露官场的腐败和社会黑暗,并初步表现出抨击封建制度.....逐利生财等新思想。以下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神魔小说是
A.《红楼梦》 |
B.《三国演义》 |
C.《西游记》 |
D.《水浒传》 |
14.
“读书人,最不齐,烂时文,烂如泥。国家本为求才计,谁知道,变做了欺人技。三句承题,两句破题,摆尾摇头,便道是圣门高弟。……就教他骗得高官,也是百姓朝廷的晦气。”这段材料主要讽刺批判了
A.焚书坑儒 | B.明朝八股取士 |
C.独尊儒术 | D.清代的文字狱 |
16.
学会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对明清时期阶段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首次出现“大一统”局面 |
B.封建国家的大分裂和民族交融加强 |
C.封建社会繁荣、开放,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 |
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
18.
小明是个善于思考的同学,他在家中观察饲养的金鱼时,想到一个问题:“温度对金鱼的呼吸频率有没有影响?”为探究这一问题,他设计了如下方案,试分析回答.
步骤 | 烧杯① | 烧杯② | 烧杯③ | 烧杯④ | 烧杯⑤ | 烧杯⑥ |
1各加入1000毫升温水,一条相同状况的金鱼,并测量记录水温 | ||||||
2一段时间后,同时观察记录下各烧杯中金鱼的呼吸次数 | ||||||
3①②各加入适量热水使水温均升高10度 | ③④均用水浴锅隔水加热使水温升高10度 | ⑤⑥不做任何处理 | ||||
4一段时间后,同时观察记录下各烧杯中金鱼的呼吸次数,分析得出结论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14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