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江西省临川市第一中学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8237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5/6/23

1.选择题(共4题)

1.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面对如诗如画的梦湖风光,游客们兴致勃勃地拿出相机浮光掠影地拍摄着。
B.如果看一张地图,并假定把非洲和南美洲拼合在一起,你就会看到它们拼合得多么天衣无缝。
C.这篇文章味同嚼蜡,实在激不起阅读的兴趣。
D.杨修为人清高,又恃才放旷,最后给自己带来杀身之祸。
2.
下面句子提取主干正确的一项是(   )(2分)
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战马》是由有“电影奇才”之称的美国导演斯皮伯格继《辛德勒名单》与《拯救大兵瑞恩》后倾力打造的“史诗战争三部曲”终结篇。
A.《战马》是斯皮伯格打造的。
B.斯皮伯格打造“史诗战争三部曲”。
C.《战马》是终结篇。
D.斯皮伯格打造终结篇。
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2分)
A.“中国好声音”的举办,不但可以让民族经典音乐艺术得于传承和发展,而且可以检验我国民众整体的音乐普及水平。
B.朱军在央视的主持节目生涯正在刚刚开始,就以独特的表现征服了亿万观众。
C.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冬天的济南真的算得上个宝地。
D.在课外的时候,她教我们跳舞,我现在还记得她把我扮成女孩子表演跳舞。
4.
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看一个人的前途,首先要看他的思维广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思维方式是自己可以支配的。
②采用什么样的思维方式决定着一个人拥有什么样的前途。
③所以,建立一种多元的思维模式,才能很好地化解问题,取得成功,从而拥有一个立体饱满的人生。
④如果你总是停留在那种非左即右、非黑即白、非错即对、非此即彼的单一思维方式里面,那么你永远只能在成功的外围兜圈子。
⑤思维的广度决定着财富的多寡,而思维的广度又取决于思维方式。
A.①③⑤②④B.⑤①②④③C.③①②⑤④D.③④①⑤②

2.句子默写(共1题)

5.
填补下列名句的空缺处或按要求填空。(每空1分)
(1)人生自古谁无死?     。
(2)溯洄从之,___________。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3)唇焦口燥呼不得,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不应有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由咏雪过渡到送别,既是结构上承上启下,又是内容上情景交融,为下文的送别营造一个奇异壮伟、广漠辽阔的背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于丹,被誉为是把中国传统古典与现代生活艺术沟通的桥梁.她对《论语》的点评是:“《论语》以简约的语言点出人生大道,并在人们的践行中凝聚成我们民族的灵魂。”例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个句子,就启示人们要想获得跟多的知识,只有把认识知识过程和巩固知识过程紧密结合起来,从而收获心灵的愉悦与欢欣。

3.诗歌鉴赏(共1题)

6.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小题。(4分)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①壁
辛弃疾
郁孤台②下清江③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西北望长安④,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江晚正愁余⑤,山深闻鹧鸪⑥。
【注释】①造口:即皂口,镇名,在今江苏省。②郁孤台:在今赣州西北田螺岭上。③清江:赣江与袁江合流处旧称清江。④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为汉唐故都,此处代指京师。⑤愁余:使我发愁。⑥鹧鸪:鸟名。传说其啼声凄苦。
【小题1】下面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这首词从内容上看,属于一首怀古伤今之词。
B.前两句以实笔写山河破碎的憾恨,后两句写对故国的无限思念。
C.词的上片寓情于景,写登台远望时产生的种种复杂情感。
D.下片以江水为喻,抒写抗金复国的决心和壮志难酬的苦闷。
【小题2】下面对《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这两句是说向西北方的汴梁(北宋时的都城)望去,可惜被无数青山遮住了视线,表达了对中原的思念及对中原地区长期沦陷未能收复的惋惜之情。
B.“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在词中的含义是:青山再高,也挡不住滚滚东流的江水;国家虽然破败,但也挡不住军民收复失地的决心。现在常常被引喻成这样的哲理:客观规律不可抗拒,因为历史毕竟要发展。
C.本词的最后两句写到了词人在黄昏时刻听到了鹧鸪伤感凄切的鸣叫声,流露了词人悲观绝望的心态。
D.全词从抒情结构上呈现出抑、扬、抑的格局,大开大阖,起伏顿挫,手法亦妙极。

4.现代文阅读(共1题)

7.
阅读《蛇的文化解读》完成小题(15分)
蛇的文化解读
(1) 蛇者,吾人类之旧相识也。其大者曰蟒,小者曰虺,属爬行纲、有鳞目、蛇亚目,差异巨大,种类繁多。当今存世者约有2500至3000种,其中毒蛇约650种,我国蛇类有200余种,毒蛇约40种。蛇对生存环境尽管寒暑不惧冷暖皆宜,然究其大宗,则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以树栖、穴居为主。它与先民交错杂居,过从甚密,十二生肖蛇占一席,即可表明其突出地位。
(2)蛇性自强不息。蛇以其以冷血脊椎动物之强大适应性与超强繁殖力,挑战着生存极限。干燥的沙漠中,不难发现其匍匐疾进之行迹;奇寒的冰雪下,隐隐可见其团缩蛰居的身影。水中漫游,无鳍而进;陆上疾走,无足而行。无爪锋之利而震慑百兽;无足趾之强而踏遍青山。穿越今古,生生不息,真自信自强之典范也。
(3)蛇善伺机进攻。蛇以肉食为主,长于乔装,善于突袭,取食对象包括各种动物,且武器强大,多技并用。或缠绕,或噬咬,或施毒,或吞食,令猎物防不胜防,不寒而栗。
(4)蛇有千差万别。同样称蛇,却大小不一,五花八门。世界上最大的蛇是蟒蛇,身长可达10米,重70公斤以上;最小的蛇是盲蛇,成年蛇仅与大蚯蚓相仿,体重只有8克。毒蛇中以眼镜王蛇与蝮蛇最为凶残,令人谈之色变;而无毒者对人毫无威胁,可与人和谐相处。蛇之分化,可视为生物多样性的真实写照与绝佳诠释。
(5)蛇乃华夏图腾,古人崇其顽强,惧其凶恶,羡其繁衍,久之便心生敬畏,崇拜有加。据诸多古典文献记载,辅之以出土文物以佐证,伏羲与女娲的本始形象,乃人首蛇身。事实上,蛇是形成于海岱区域的东夷部族之图腾,其所具有的顽强生命力与旺盛生殖力,是永恒生命之象征。伏羲、女娲神话便是崇蛇意识的浓缩与升华。这种蛇崇拜复经多次磨合与融汇,最终形成中华图腾——龙。蛇无疑是龙的主要原形,足以表明蛇在国人心目中的重要地位。
(6)蛇助文化演进。蛇的形象在绘画和工艺品中常常出现,体现着人蛇之间不可分割的紧密关系和人对蛇的认识与情感及其对文化的影响。在人类早期岩画中,蛇的形象便赫然在目,西汉帛画中已有蛇神之尊容。而“画蛇添足”之寓言,更可表明蛇乃画家重要创作题材之一。蛇在文学领域中亦不乏身影。以蛇为题材的文学作品出现甚早,不可胜计。如《诗经·小雅·斯干》中“维虺维蛇,女子之祥”之句;屈原《楚辞·天问》中,曾有“一蛇吞象,厥大何如”之语。成语中之“牛鬼蛇神”,原本佛教语,后用来比喻形形色色之异类;“虎头蛇尾”,比喻做事有始无终;“打草惊蛇”,比喻因行动草率,反使对方有所戒备;“杯弓蛇影”,讽刺疑神疑鬼之庸人;加之前述“画蛇添足”,比喻做多余之事,非但无益,反而受损;“笔走龙蛇”,则用于形容书家笔法之酣畅,造诣之精深。据不完全统计,与蛇相关之成语不下70个,可谓玲琅满目,言浅意深。戏曲领域,《白蛇传》可谓家喻户晓。主人公白蛇及侍女小青,皆蛇之化身,却美丽善良,表现出国人对无毒蛇类之接纳与认可。西方文化体系《圣经》中,蛇却是引诱人类始祖犯罪之邪恶化身,是对毒蛇害人现实之概括与提炼。蛇集善恶于一身,而对其特性之不同认知与取舍,反映出东西方文化不同的价值取向,正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7)蛇富实用价值。以蛇为药,为时已有数千年之久。《神农本草经》已有记载,李时珍《本草纲目》中,更有“蝮蛇能治半身枯死、手足脏腑间重疾”之论断。蛇胆明目,蛇肉可食,蛇皮制鼓,可谓周身是宝。随着现代医学和药学水平的提高,蛇毒之功用更加明晰而确切,蛇之药用价值大为提高,且必将大获进展。
(8)又逢蛇年,使我们再次将目光集中到与蛇相关的话题。蛇之 _________ 此皆可激励着我们,在困难面前毫不退缩,勇往直前。
【小题1】第(4)段中划线句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其作用是什么?(3分)
最小的蛇是盲蛇,成年蛇仅与大蚯蚓相仿,体重只有8克。
【小题2】研读第(6)段,简要概括作者从哪些角度说明蛇具有“助文化演进”的作用。(3分)
【小题3】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能否删掉?试加以分析。(3分)
据不完全统计,与蛇相关之成语不下70个,可谓玲琅满目,言浅意深。
【小题4】下列表述符合原文的一项是(   )(3分)
A.蛇对生存环境寒暑不惧冷暖皆宜,世界各地分布着大量的蛇。
B.世界上最大的蛇是蟒蛇,身长可达10米,重量大约有70公斤。
C.蛇是龙的主要原型,蛇在国人心目中具有重要地位。
D.毒蛇中眼镜王蛇和蝮蛇最为凶残,令人谈之色变;而无毒蛇对人威胁不大,与人和谐相处。
【小题5】选文第(8)段横线处要填入能体现蛇精神品质的句子。请将所填短语写在横线处,使前后文意连贯。(最少要三点,共3分)

5.综合性学习(共1题)

8.
综合性学习(6分)
从最平凡的一锅米饭、一个馒头,到变化万千的精致菜肴,“吃”传达着国人的生存智慧,展现着国人的生活习俗,承载着国人的美好期望。我校九年级将开展以“舌尖上的抚州”为主题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按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l)【猜一猜】请你仔细阅读下列三则谜语,任选两则写出谜底(家乡常见食品)。(2分)
①身子扁又圆,味道香又甜,仰望一圆月,万家欢团圆。
②本来一大片,变成千条线,是线不缝衣,只在锅里见。
③两个瘦子一般长,扭在锅里翻波浪,有人拿筷来救起,瘦子变成胖又黄。
①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
(2)【夸一夸】一盘菜,一盆汤,一道点心……或朴素,或精致,鲜活着我们的生活。请你夸一夸你所喜欢的一种家乡美食(上面三则谜语的谜底除外),可以描写色香味,也可以说明制作过程。(2分)
(3)【品一品】能够真真切切地感觉到味道的,不仅有我们的舌头和鼻子,还有我们的心。细细品味,舌尖上有满满的希冀和祝福,还有深厚的文化意蕴。请参照示例,说一说家乡美食所蕴含的意义。(2分)
示例:长寿面——细细长长,软而可口,祝福人们幸福绵长,健康长寿。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4道)

    句子默写:(1道)

    诗歌鉴赏:(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综合性学习:(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