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2018年中考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82263

试卷类型:中考真题
试卷考试时间:2018/7/26

1.综合题(共3题)

1.
富强是中华民族的不懈追求,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共同使命。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
材料一 :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 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
——《战国策,秦策三》
材料二:

材料三:
美国崛起于19世纪后半期到20世纪上半期,这期间美国在经济总量上接近头号强国英国;在此后50年美国越来越深地卷入两洋战略,到20世纪20年代开始主导国际体系的建立;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标志,美国完成崛起的过程,到20世纪50年代,取代英国成为世界头号强国。
——摘编自 《大国崛起》
材料四: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持续高速增长,粮食、棉花、肉类和原煤、钢、水泥等200多种工农业产品的产量在世界名列前茅。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综合国力不断跃上新台阶。2010年,中国的经济规模已经位居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
——摘自统编教材八年级下册
(1) 材料提到了商鞅变法的哪些措施? 这些措施起了什么作用?
(2)材料二中的“上谕”标志着哪一事件的开始?比较这事件与日本明治维新的不同之处。
(3) 根据材料三划线部分的提示信息,简述美国是如何成为世界头号强国的。
(4)综合上述材料,归纳中外各国实现富强的共同经验。
2.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王老师以“筑梦前行”为主题设计了下面的学习任务单,请你完成学习任务。
任务一:(设计方案一 体会中国精神)
(1)下面是以“弘扬传统文化”和“传承民族精神”为主题的两条游学线路,请你选择其中一条,并简述理由。
线路一:山西大同云冈 陕西西安秦始皇陵  四川都江堰
线路二:广州虎门海滩香港紫荆花广场 台湾赤嵌楼
任务二:(情境再现一唤起中国觉醒)
(2)你从下面的情境中提取到哪些历史信息?

任务三:(思维导图一 坚定中国道路)

(3)请在①处填写正确内容。从A、B处任选其一,结合史实闸述中国道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从模仿到实践创新的过程。
任务四:(联系现实——见证中国力量)
(4)下面一组图片从不同领域见证了中国的综合国力,请据此谈谈你对“中国力量”的理解。
3.
正确处理民族、国家间的关系,有利于维护和平稳定。根据要求,完成下面相关问题。
(1)[握手签约] 是双方关系缓和友好的见证。请在下面方框空白处填写正确的内容,并简述图一历史事件的意义。

●唐朝与   ▲  (民族)订立盟约,并专门刻会盟碑,表
明世代友好。此碑至今仍屹立在拉萨大昭寺门前。
●宋与  ▲  (政权)签订澶渊之盟后,双方在边境地区
开展贸易,此后很长时间,双方保持和平局面。
(2)[寻找同盟] 是国际关系中常见的力量整合方式。下图所反映的两种局面分别是在什么背景下出现的?
 
(3)[建立组织] 是当今世界协调利益、化解分歧的重要方式。根据下列提示信息,写出国际组织的名称。
名称:① ▲
时间: 1945年10月
总部:美国纽约
职能: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向冲突地
区派出军事人员,以恢复和维持和平
名称:②
时间: 1995年1月
总部:瑞士日内瓦
职能:制定和规范多边贸易协定、组织贸易谈判、解决贸易争端等

2.选择题(共10题)

4.
我国的疆城版图是在漫长的历史演进中形成的。观察下面四幅疆城图,为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概括一个最恰当的主题(  )
A.集权统治面临危机B.友好交往成为民族关系的主流
C.中外交往不断扩大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5.
下面两幅图片呈现的是18世纪时中英两国政府的重要国家机构。关于二者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图一机构标志着君主专制进步强化 ②图二场景是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体现
③两个机构中君主都具有最高决策权 ④两个机构都维护了国家的统治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6.
1902年伦敦《泰晤士报》报道说,慈禧太后在接见驻华公使和公使夫人时“抽泣哽噎
说进攻使馆区是极大的错误,她后悔莫及。”早在1901年初,慈禧就曾借光绪之名下语,表示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因此,时人激愤地指斥清廷已成为了“洋人的朝廷”。下列能说明清廷已成为“洋人朝廷”的主要依据是( )
A.开放沿海通商口岸B.纵容列强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C.允许列强开设工厂D.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7.
1895年的“公车上书”和1919年的五四运动相比较,其共同之处有( )
①都是爱国救亡运动     ②都因签订不平等条约而发生
③都由知识分 子领导    ④都表现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性质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8.
“犹如一把钢刀,插入敌人心脏,严重威胁了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和湖北重镇武汉。同时又能吸引国民党大量军队来援减轻对华北解放区的压力。”材料描述的军事行动是( )
A.平型关大捷B.百团大战C.挺进大别山D.渡江战役
9.
一年一度的“两会”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大事,见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与完善。新中国成立后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和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分别制定和颁布了( )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共同纲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共同纲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10.
下面是小丽同学在读史活动中摘抄的有关“罗马帝国兴衰”的读书笔记,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前27年,罗马共和国演变为帝国;1世纪,在帝国统治下的巴勒斯坦地区诞生了基督教;后来被定为国教,得以广泛传播,成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2世纪初,罗马帝国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拉丁文也随之不断向外传播,逐渐成为被征服地区的官方语言;
●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东罗马帝国保存了大量古希腊、罗马文化,曾繁荣一时。
A.帝国起源于地中海区域B.帝国的扩张给被征服地区带来了灾难
C.帝国实行奴隶主民主政治D.帝国的扩张客观上促进人类文明传播
11.
九年级(3) 班举办了一次历史知识竞赛,要求参赛者根据随机出现的关键词,判断出相应的人物和事件。下边是小红抽取的一组关键词,据此判断它所反映的是(  )
A.查理·马特与法兰克王国
B.罗伯斯庇尔与法国大革命法国
C.克里孟梭与巴黎和会
D.拿破仑与法兰西第一帝国
12.
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出现过一幕幕“解放”的宏大篇章。某历史兴趣小组围绕这一主题进行 了研究性学习 活动,在展示交流中他们形 成了下面几种认识,其中表述有误的是( )
A.B.
C.D.
13.
安娜是1930年毕业的一一名美国大学生,当她迈出校门走向社会时,最有可能的体验是(  )
A.“找工作比买彩票中奖还要难”B.“政府无限量免费供应牛奶面包”
C.“美国社会像一潭死水般平静”D.“为共渡难关各国变得亲如兄弟”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