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1题)
1.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季先生做学问一丝不苟的态度给***留下了深刻印象,”蔡德贵说。也许正是季老这一丝不苟的精神,造就了他让后人难以企及的大师高度。 |
B.中国的制片人正试图把卷帙浩繁的政治经济学论著《资本论》,变成一出由上口的曲调和漂亮舞步组成的通俗舞台秀。 |
C.这些故事大多是骇人听闻、言过其实的,然而也有极少数的证据表明鲶鱼表现出了对人类的攻击性。 |
D.一部好的小说是要经过千锤百炼的,既然我的小说确实存在问题,那就更应该虚心地接受别人的批评, |
2.句子默写- (共1题)
2.
根据课文默写。(共10分)
① ,思而不学则殆。②无可奈何花落去, 。
③晴川历历汉阳树, 。④ ,怅望青田云水遥。
⑤ ,窥谷忘反。⑥ ,谁言天地宽。
⑦ ,自将磨洗认前朝。⑧但愿人长久, 。
⑨几处早莺争暖树, 。⑩若待上林花似锦, 。
① ,思而不学则殆。②无可奈何花落去, 。
③晴川历历汉阳树, 。④ ,怅望青田云水遥。
⑤ ,窥谷忘反。⑥ ,谁言天地宽。
⑦ ,自将磨洗认前朝。⑧但愿人长久, 。
⑨几处早莺争暖树, 。⑩若待上林花似锦, 。
3.现代文阅读- (共1题)
3.
(4分)
从微博到微信
①最近有两条关于微博和微信的消息值得关注。一条是关于微博的“坏消息”,1月31日市场研究机构的最新报告显示,2012年第二季度到第四季度期间,新浪微博负增长接近40%,腾讯微博更是可怜,以接近60%的负增长排名垫底。另一条是关于微信的“好消息”,2013年1月15日,微信注册用户过3亿。
②那么,这是否就意味着微博“式微”,或者即将为微信取代?
③从微博和微信的传播形态和用户体验来看,两者之间存在差异。
④就传播形态而言,微博更像是“大众化”的“媒体”,而微信尚不具备媒体形态,更像是私人化的沟通工具。目前,腾讯微博用户超过5亿,新浪微博用户超过4亿,微信用户数是3亿,且正在快速增长,微信用户数量赶上微博的用户数量似乎是迟早的事。两者用户总数差别不大,但从受众面来看,微博的大众传播性质比微信更明显。微博的受众(粉丝)数量庞大,以新浪微博为例,“微博女王”姚晨的粉丝数量,截止本文写作时高达38267622。动辄百万千万的受众数量,足以使微博的传播能力与传统大众媒体相抗衡。而微信目前还不具备大众传播的特点,微信的用户是基于手机通讯录、QQ通讯录等相对狭窄的好友圈形成的,尽管微信也可以通过“摇一摇”和“附近的人”等功能采取“偶遇”的方式添加好友,但目前与微博相比,微信的受众面十分“狭窄”,粉丝数量也非常“可怜”。
⑤从用户的体验看,微博用户更多把微博当做微型博客、个人门户。一些政府部门和公共机构甚至将微博当成是“永不闭幕的新闻发布会”,公开发布信息。而微信用户大多将微信当做免费的语音电话来使用,只不过这种语音是略有延迟的。另外,因为用户圈比微博更加熟悉、单纯和牢固,微信的内容比微博的更加私密和生活化,较少探讨宏观的政治经济、国计民生等“大”问题,其传播定位在娱乐、个人展示等小众层面。
⑥因此,目前微信无法取代微博。但将来两者是否会融合,微博是否会像开心网等曾一度火热的媒体或娱乐工具一样被冷落,尚难以定论。也许融合是必然的,毕竟早在2010年初印度就推出了“语音版微博”,并受用户追捧,而国内也有类似的语音微博开发成功。
⑦新媒体的发展往往以我们意想不到的形态和结局出现,究竟鹿死谁手,让我们拭目以待。
【小题1】根据语境说说第②段“这是否就意味着微博‘式微’”一句里“式微”的意思。(2分)
【小题2】第④段划线句主要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2分)
从微博到微信
①最近有两条关于微博和微信的消息值得关注。一条是关于微博的“坏消息”,1月31日市场研究机构的最新报告显示,2012年第二季度到第四季度期间,新浪微博负增长接近40%,腾讯微博更是可怜,以接近60%的负增长排名垫底。另一条是关于微信的“好消息”,2013年1月15日,微信注册用户过3亿。
②那么,这是否就意味着微博“式微”,或者即将为微信取代?
③从微博和微信的传播形态和用户体验来看,两者之间存在差异。
④就传播形态而言,微博更像是“大众化”的“媒体”,而微信尚不具备媒体形态,更像是私人化的沟通工具。目前,腾讯微博用户超过5亿,新浪微博用户超过4亿,微信用户数是3亿,且正在快速增长,微信用户数量赶上微博的用户数量似乎是迟早的事。两者用户总数差别不大,但从受众面来看,微博的大众传播性质比微信更明显。微博的受众(粉丝)数量庞大,以新浪微博为例,“微博女王”姚晨的粉丝数量,截止本文写作时高达38267622。动辄百万千万的受众数量,足以使微博的传播能力与传统大众媒体相抗衡。而微信目前还不具备大众传播的特点,微信的用户是基于手机通讯录、QQ通讯录等相对狭窄的好友圈形成的,尽管微信也可以通过“摇一摇”和“附近的人”等功能采取“偶遇”的方式添加好友,但目前与微博相比,微信的受众面十分“狭窄”,粉丝数量也非常“可怜”。
⑤从用户的体验看,微博用户更多把微博当做微型博客、个人门户。一些政府部门和公共机构甚至将微博当成是“永不闭幕的新闻发布会”,公开发布信息。而微信用户大多将微信当做免费的语音电话来使用,只不过这种语音是略有延迟的。另外,因为用户圈比微博更加熟悉、单纯和牢固,微信的内容比微博的更加私密和生活化,较少探讨宏观的政治经济、国计民生等“大”问题,其传播定位在娱乐、个人展示等小众层面。
⑥因此,目前微信无法取代微博。但将来两者是否会融合,微博是否会像开心网等曾一度火热的媒体或娱乐工具一样被冷落,尚难以定论。也许融合是必然的,毕竟早在2010年初印度就推出了“语音版微博”,并受用户追捧,而国内也有类似的语音微博开发成功。
⑦新媒体的发展往往以我们意想不到的形态和结局出现,究竟鹿死谁手,让我们拭目以待。
【小题1】根据语境说说第②段“这是否就意味着微博‘式微’”一句里“式微”的意思。(2分)
【小题2】第④段划线句主要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2分)
4.语言表达-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道)
句子默写:(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语言表达:(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