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河南省焦作市九年级第二次质量抽测语文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8221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5/7/8

1.句子默写(共1题)

1.
古诗文默写。(8分)
(1)___________________,在河之洲。(《诗经》)
(2)最爱湖东行不足,__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3)___________________,闻道龙标过五溪。(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4)醉里挑灯看剑,___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5)苏轼在《记承天寺夜游》中,以高度凝练的笔墨“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盖竹柏影也”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
(6)雨浸润了古今文人墨客的感时伤世之心,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草色遥看近却无”写出了初春小雨的细滑润泽;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床头屋漏无干处,___________________”弓出了自己屋破又遭连夜雨的艰苦处境。

2.诗歌鉴赏(共1题)

2.
阅读下面元曲,回答问题。(5分)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小题1】简要分析“夕阳西下”一句的表达作用。(3分)
【小题2】下面各句中,与“断肠人在天涯“所表达的感情不相同的一项是:(2分)
A.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B.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C.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D.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3.综合性学习(共1题)

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共7分)
【材料一】有关机构对某中学150名中学生手机使用情况调查统计
用途
玩游戏听歌
攀比
发短信聊天
便于和父母联系
向同学作业
所占比例
38%
20%
39%
2%
1%
 
【材料二】学生手机攀比成风。每到课余时间或放学以后,一些学生就会固在一起,相互“切磋”手机的款式和功能。校园里的手机越来越多,档次也越来越高,对那些没有手机的学生很容易造成心理上的不平衡。在全国人大会议上,全国人大代表任美琴建议:国家应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禁止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带手机进入校园。
【材料三】现如今的大街小巷,不管是商店里还是公交车上,不管你在等车还是在用餐,就连走路的人群里,都能看到这样的人:他们齐刷刷低头盯着屏幕,手里拿着手机、iPad-玩游戏、看视频、刷微博、发微信……这就是“手机依赖症”的表现,他们被称为“低头族”。据调查,有59%的人随时随地携带手机,16%机不离手,14%的人连上厕所也不忘“抓紧时间”发短信或查询“微博”账户。
据了解.睡前玩手机、睡觉总是开着手机、没带手机就焦躁、手机没信号就着急等都是“手机依赖症”的症状。而不少受访者都表示类似的现象也会出现在自己身上。有专家表示,青年白领女性、业务担子重的中年男人和学生三类人容易患上“手机依赖症”。
(1)请用一句话提取材料一、二的主要信息。(2分)
(2)材料三中的画线句子有语病,请改正。(2分)
(3)你的同学小明就是“低头族”一员,长期沉迷网络,以致学业荒废,请你劝劝他。(3分)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句子默写:(1道)

    诗歌鉴赏:(1道)

    综合性学习:(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