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涟源市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382202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8/8/1

1.综合题(共2题)

1.
构建知识结构是学习历史知识的一项基本技能。小强同学学完明清史后,设计了下面的知识结构示意图。请认真阅读,回答相关问题。 
2.
对外交往是一个国家实力的展示。中国需要世界,世界也需要中国。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建设让中国与世界更加紧密的联系在一起。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朝的开明使唐朝成为世界上强大的帝国之一,唐文化远播于世界,促进了世界文明的进步,同时也使中华文明吸收了发展营养,使唐朝文明更加辉煌。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教学参考书
材料二  明初,社会安定,国力雄厚。1405-1433年,郑和七次下西洋,到过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郑和船队每到一处,都以中国的丝绸和瓷器换取当地的特产。……与当地官府和商人开展贸易。在古里进行交易时,商议货价,写成合约,最后握手击掌为定,不再悔改。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三  “……与外界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
——马克思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与日本交流的典型事例两例。
(2)依据材料二,指出郑和下西洋的重要前提。结合所学知识,说出郑和下西洋郑和船队与海外各国交往有什么特点?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朝“与外界隔绝”采取了什么对外政策?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2.选择题(共19题)

3.
澎湖巡检司是历史上中央王朝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设宣政院直接统辖西藏,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的一一个地方行政区域。它们均始于
A.宋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4.
今天的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等,在( )都有了
A.宋代
B.元代
C.明代
D.清代
5.
元朝戏剧空前发达,元曲把音乐、歌舞、动作念白融合在一起,成为一种综合性艺术。元代最优秀的戏剧家关汉卿的代表是
A.《窦娥冤》
B.《资治通鉴》
C.《农政全书》
D.《本草纲目》
6.
“蓝蓝的天空,清清的湖水,绿绿的草原,这是我的家。奔驰的骏马,洁白的羊群……”《天堂》这首歌曲深情表达了蒙古族歌手腾格尔对家乡的赞美。历史上蒙古族曾经建立了疆域空前辽阔的大元王朝,其建立者是
A.成吉思汗
B.阿保机
C.努尔哈赤
D.忽必烈
7.
为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杜绝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宋朝采取(  )政策,但也造成了负面影响
A.休养生息
B.重文轻武
C.改革开放
D.文化专制
8.
学生甲:“堂堂中原王朝,在没有战败的情况下与一个少数民族政权妥协议和,不仅称兄道弟,还给岁币绢帛,这难道不是一种耻辱?”学生乙:“客观上说,这次议和取得了通过战争没有取得的结果。之后的一百多年里,双方之间再无大规模战事。礼尚往来、榷场贸易、互通有无,不也造福百姓?”据此可知,两位同学谈论的“议和”出现在下列哪两个政权之间 (    )
A.宋、金B.宋、夏C.宋、辽D.辽、夏
9.
某历史博物馆举办中国古代历史图片展,在某展厅出现了如下一组图片,请你为该展厅选择一个最合适的名称()
A.宋代商业繁荣B.民族政权并立
C.宋代国家统一D.宋代民族融合
10.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该词风格委婉,感情真挚,清新淡雅,明白如话。其作者是
A.苏轼
B.辛弃疾
C.陆游
D.李清照
11.
《资治通鉴》说曹操统治北方能“化乱为治”,而《三国演义》说曹操是“乱世之奸雄”。以下关于史书与历史小说的评论,正确的是()
A.史书通常以历史小说为依据
B.历史小说与史书内容基本是一样的
C.历史小说的人物经过了文学艺术加工
D.史书带有强烈的个人感情色彩
12.
清朝戏曲艺术内容丰富多彩,流派风格争奇斗艳,雅俗共赏。其中最有影响的是
A.昆曲、京剧
B.秦腔、汉调
C.湘剧、花鼓戏
D.徽剧、湘剧
13.
明代经济发展,引进了玉米、甘薯、马铃薯、花生、向日葵等,这些作物原产地是
A.亚洲
B.欧洲
C.南美洲
D.非洲
14.
“北京王麻子剪刀”是享誉海内外几百年的中华老字号,其生产技术曾在“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中被详细介绍。该书是
A.天工开物
B.农政全书
C.几何原本十五问
D.本草纲目
15.
《牡丹亭》是明朝后期最负盛名戏剧家的代表作,这位戏剧家是
A.施耐庵
B.汤显祖
C.罗贯中
D.吴承恩
16.
明朝末年,阶级矛盾异常尖锐。某地流行这样歌谣:“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文中“闯王”指哪一位农民起义领袖
A.陈胜
B.黄巢
C.李自成
D.张献忠
17.
“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郑成功确认台湾是中国的土地,文中“贵国”指
A.英国
B.法国
C.西班牙
D.荷兰
18.
标志着中央政权对西藏地方行使主权达到制度化、法律化的程度的事件是
A.清军雅克萨之战
B.清朝颁布《钦定藏内善后》29条
C.清朝平定噶尔丹叛乱
D.清朝设置伊犁将军
19.
清朝前期,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手工业有很大发展,商业很发达,国力增强,社会安定,人口数量也有了很大增长。据历史学家研究,当时中国经济总量居世界
A.首位
B.第二位
C.第三位
D.第四位
20.
下面是我国古代一部古典文学名著的目录(节选),这部作品应是 
A.《三国志通俗演义》
B.《水浒传》
C.《西游记》
D.《红楼梦》
21.
“‘戚家军,纪律严明,英勇善战,转战于闽浙粤沿海诸地……”其历史功绩是()
A. 荡平东南沿海倭寇 B. 收复台湾全部领土
C. 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D. 抗击沙皇俄国入侵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1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15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