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2.
对外交往是一个国家实力的展示。中国需要世界,世界也需要中国。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建设让中国与世界更加紧密的联系在一起。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朝的开明使唐朝成为世界上强大的帝国之一,唐文化远播于世界,促进了世界文明的进步,同时也使中华文明吸收了发展营养,使唐朝文明更加辉煌。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教学参考书
材料二 明初,社会安定,国力雄厚。1405-1433年,郑和七次下西洋,到过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郑和船队每到一处,都以中国的丝绸和瓷器换取当地的特产。……与当地官府和商人开展贸易。在古里进行交易时,商议货价,写成合约,最后握手击掌为定,不再悔改。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三 “……与外界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
——马克思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与日本交流的典型事例两例。
(2)依据材料二,指出郑和下西洋的重要前提。结合所学知识,说出郑和下西洋郑和船队与海外各国交往有什么特点?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朝“与外界隔绝”采取了什么对外政策?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材料一 唐朝的开明使唐朝成为世界上强大的帝国之一,唐文化远播于世界,促进了世界文明的进步,同时也使中华文明吸收了发展营养,使唐朝文明更加辉煌。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教学参考书
材料二 明初,社会安定,国力雄厚。1405-1433年,郑和七次下西洋,到过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郑和船队每到一处,都以中国的丝绸和瓷器换取当地的特产。……与当地官府和商人开展贸易。在古里进行交易时,商议货价,写成合约,最后握手击掌为定,不再悔改。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三 “……与外界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
——马克思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与日本交流的典型事例两例。
(2)依据材料二,指出郑和下西洋的重要前提。结合所学知识,说出郑和下西洋郑和船队与海外各国交往有什么特点?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朝“与外界隔绝”采取了什么对外政策?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2.选择题- (共19题)
6.
“蓝蓝的天空,清清的湖水,绿绿的草原,这是我的家。奔驰的骏马,洁白的羊群……”《天堂》这首歌曲深情表达了蒙古族歌手腾格尔对家乡的赞美。历史上蒙古族曾经建立了疆域空前辽阔的大元王朝,其建立者是
A.成吉思汗 |
B.阿保机 |
C.努尔哈赤 |
D.忽必烈 |
8.
学生甲:“堂堂中原王朝,在没有战败的情况下与一个少数民族政权妥协议和,不仅称兄道弟,还给岁币绢帛,这难道不是一种耻辱?”学生乙:“客观上说,这次议和取得了通过战争没有取得的结果。之后的一百多年里,双方之间再无大规模战事。礼尚往来、榷场贸易、互通有无,不也造福百姓?”据此可知,两位同学谈论的“议和”出现在下列哪两个政权之间 ( )
A.宋、金 | B.宋、夏 | C.宋、辽 | D.辽、夏 |
11.
《资治通鉴》说曹操统治北方能“化乱为治”,而《三国演义》说曹操是“乱世之奸雄”。以下关于史书与历史小说的评论,正确的是()
A.史书通常以历史小说为依据 |
B.历史小说与史书内容基本是一样的 |
C.历史小说的人物经过了文学艺术加工 |
D.史书带有强烈的个人感情色彩 |
19.
清朝前期,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手工业有很大发展,商业很发达,国力增强,社会安定,人口数量也有了很大增长。据历史学家研究,当时中国经济总量居世界
A.首位 |
B.第二位 |
C.第三位 |
D.第四位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1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15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