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2019年中考模拟试卷(4月份)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82185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9/5/12

1.综合题(共2题)

1.

   面对复杂变化的世界,我们要把握历史规律认清世界大势,人类世界才能不断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变革创新的潮流)

(1)请列举出日本历史上两次向世界学习的改革?分别指出两次改革对日本社会发展阶段有什么影响?

(携手合作的潮流)

材料一:中国人民的抗战,大量消耗和削弱了日本军国主义的战争实力,长期打击并牵制了日本大部分陆军和大量海军,从而减轻了苏联和美、英等国压力,有力地支援了美、英等盟国在太平洋战场的作战。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

材料二:在联盟内部,各国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并不一致,作战目的也不尽相同,虽然不时产生各种矛盾和斗争,但摧毁法西斯是他们的共同目标。正是这种根本利益使他们团结起来,互相配合支援,直到战争取得最后胜利。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

(2)材料一说明了中国人民的抗战起到了什么重要作用?

(3)材料二中的联盟”成立于哪一年?它的成立有何历史意义?

(开放融通的潮流)

材料三:如下图


(4)材料三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发展趋势给世界带来的积极影响。

(顺应历史的潮流)

(5)综合上述材料,我们应如何顺应历史发展潮流,共创人类美好的未来?

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终。但是,交战双方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蒙受了巨大的损失。面对战争的惨痛后果,战胜国的胜利失去了意义。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没有胜利者的战争。

﹣﹣摘编自《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二:一战与过去战争每天死亡人数的比较表

名称

数量(人)

拿破仑战争(1790~1815)

233

克里来亚战争(1853~1856)

1075

美国南北战争(1861~1865)

518

普法战争(1870~1871)

876

日俄战争(1904~1905)

292

巴尔干战争(1912~1913)

1941

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

5509

 

﹣﹣摘编自《世界文明史(15)第一次世界大战》

材料三:在美国参战的影响下,中国、巴西、利比里亚等一批国家对德宣战,壮大了协约国集团的阵营,也使第一次世界大战真正进入全球规模阶段。交战双方把研制的新式武器投入战场。飞机、坦克、毒气首次用于战争,远程大炮杀伤力巨大,造成了重大的物资破坏和人员伤亡。

﹣﹣摘编自《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请回答:

(1)材料一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场没有胜利者的战争”,其依据是什么?

(2)据材料二,指出一战每天死亡人数与过去战争相比有何特点。试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探究其成因。(提示需答对4个成因)

(3)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请总结一战给我们带来什么启示?

2.选择题(共16题)

3.
黑龙江省作为省级行政区的设立,来源于元朝的什么制度( )
A.世袭制B.郡县制C.科举制D.行省制
4.
在我国历史上,明朝曾有人历时27年编成了我国古代药物学的总结性著作。他是(  )
A.华佗B.贾思勰C.张仲景D.李时珍
5.
吴玉章在回忆录中沉痛地写道:“这真是空前未有的亡国条约!它使全中国都为之震动。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得那样惨,条约又订得那样苛,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下列条款中哪一项是属于该条约的内容?(  )
A.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B.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
C.增开天津为商埠
D.允许该国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6.
《中华民国史》写道:“他提议将分散的革命组织(合)成一个大团体,协力从事反清革命。这个建议获得一致赞成。”“他”指的是(  )
A.渠启超B.孙中山C.陈独秀D.***
7.
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开始时间,史学界有三种说法:1931年说、1937年说、1939年。提出“1931年说”的主要依据是( )
A.1931年九一八事变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B.1931年七七事变后中华民族开始全民族抗战
C.1931年国共两党开始第二次合作
D.1931年日军占领南京
8.
初二年级打算办一期关于《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的宣传报,按发展阶段设计了四个标题“千呼万唤始出来”、“小荷才露尖尖角”、“忽如一夜春风来”、“无可奈何花落去”。其中的“忽如一夜春风来”是指民族工业的
A.产生
B.初步发展
C.黄金时代
D.衰落
9.
改革开放战略实施后,深圳在短短的几年内飞速发展,成为对外开放的“窗口”。这主要得益于(  )
A.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加强
B.经济特区的建立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D.国有企业的改革
10.
1972年2月,周恩来对一位来华访问的国家领导人说:“你的手伸过世界最辽阔的海洋来和我握手﹣25年没有交往了啊!”这位国家领导人是(  )
A.基辛格B.尼克松C.田中角荣D.赫鲁晓夫
11.
有学者指出,《马可•波罗行纪》是一部中世纪传递以香料贸易相关新闻为核心,辅以东方世界各种奇闻趣事的“新闻书”,成为当时人们获得跨地域消息的媒介。这位学者认为(  )
A.该行纪直接服务于欧洲的殖民扩张
B.威尼斯是当时世界新闻中心
C.马可•波罗是中西文化交流的使者
D.该行纪起到了新闻传播媒介的作用
12.
古巴比伦王国的一部法典规定:杀死或伤害奴隶不算犯罪,只须向主人赔偿损失,就算了事;盗窃或隐藏他人奴隶者处死;消灭他人奴隶标记者断指或处死;殴打自由民或反抗主人的奴隶处割耳之刑。这说明该法典的实质是
A.体现自由平等
B.体现“君权神授”
C.维护奴隶主的利益
D.规定严格的等级制度
13.
“地理大发现是世界历史上最重大的事件之一,它打破了世界各地的孤立状态,世界贸易的范围空前扩大,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市场开始形成。”该材料体现的是新航路开辟的(  )
A.历史背景B.必备条件C.主要过程D.重要影响
14.
《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两个学说都发现了变化的原因在于斗争一生存竞争和阶级斗争。”这两个学说的代表人物分别是(  )
A.但丁、莎士比亚B.达尔文、马克思
C.鲍狄埃、贝多芬D.克伦威尔、林肯
15.
2018年双十一购物狂欢节中,著名电商天猫开场2分5秒之后,总交易额超100亿元,1小时47分总成交额超1000亿元,全天总成交额为2135亿元,再创历史新高。这一现象说明人类社会已经进入(  )
A.蒸汽时代B.电气时代C.航天时代D.信息时代
16.
下面关于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实行的“社会保障制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是为了缓和社会矛盾
B.社会保障制度的实行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C.社会保障制度是工人阶级斗争的结果
D.社会保障制度可以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
17.
一战后,战胜的协约国召开巴黎和会,有27个国家的代表参加会议,讨论战后安排。这次和会(  )
A.力图遏制日本扩张B.决定建立国际联盟
C.允许德国扩充军备D.由苏美英三国操纵
18.
有学者这样形容德国:“这是一个奇妙的国家,它要么拷问世界,要么拷打世界”。在20世纪40年代,德国在“拷打世界”过程中的转折点是(  )
A.凡尔登战役B.莫斯科战役
C.斯大林格勒战役D.柏林战役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1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