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绵延不断、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不断巩固和发展。阅读材料,探究历史,回答问题。
材料一:贞观十五年(641年)正月,……松赞干布亲自到柏海迎接公主。回到吐蕃后,他对亲近的人说:“我祖、父未有通婚上国者,今我得尚大唐公主,为幸实多。”
材料二:元朝疆域图: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吐蕃”是今天哪个少数民族的祖先?元朝对该地在中央设置了什么机构进行了管辖?
(2)从《元疆域图》可以看出元朝疆域空前辽阔,为了对全国进行有效统治,元朝开创了哪种政治制度?还设置了什么机构管辖澎湖和琉球?
材料一:贞观十五年(641年)正月,……松赞干布亲自到柏海迎接公主。回到吐蕃后,他对亲近的人说:“我祖、父未有通婚上国者,今我得尚大唐公主,为幸实多。”
材料二:元朝疆域图: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吐蕃”是今天哪个少数民族的祖先?元朝对该地在中央设置了什么机构进行了管辖?
(2)从《元疆域图》可以看出元朝疆域空前辽阔,为了对全国进行有效统治,元朝开创了哪种政治制度?还设置了什么机构管辖澎湖和琉球?
2.
江南经济的发展是古代中国的一道亮丽风景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隋朝统一后,605年,隋炀帝下令开凿大运河。大运河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四段,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是世界上的伟大工程之一。图为隋朝大运河地图。

材料二:《宋史》记载: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南宋时期民间流传着这样的谚语:苏湖熟,天下足。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分析大运河的开通对我国古代经济发展有何影响
(2)根据材料二,可以看出我国古代经济格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材料一:隋朝统一后,605年,隋炀帝下令开凿大运河。大运河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四段,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是世界上的伟大工程之一。图为隋朝大运河地图。

材料二:《宋史》记载: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南宋时期民间流传着这样的谚语:苏湖熟,天下足。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分析大运河的开通对我国古代经济发展有何影响
(2)根据材料二,可以看出我国古代经济格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唐代海内统一,国力鼎盛,文化昌茂,是亚洲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日本多次派外交使团和留学生来长安。
材料二:据法国史学家谢和耐的著作《南宋社会生活史》写道:(宋代中国)现代化的程度令人吃惊,货币经济、纸钞、流通票据、高度发展的茶盐企业非常独特……在人民日常生活……各方面,中国是当时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国家,其自豪足以认为世界其他各地皆为“化外之邦”。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判断,日本向中国派遣外交使团的主要目的是什么?(2分)
(2)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材料二中宋代中国“现代化程度令人吃惊”的表现。(3 分)
材料一:唐代海内统一,国力鼎盛,文化昌茂,是亚洲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日本多次派外交使团和留学生来长安。
材料二:据法国史学家谢和耐的著作《南宋社会生活史》写道:(宋代中国)现代化的程度令人吃惊,货币经济、纸钞、流通票据、高度发展的茶盐企业非常独特……在人民日常生活……各方面,中国是当时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国家,其自豪足以认为世界其他各地皆为“化外之邦”。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判断,日本向中国派遣外交使团的主要目的是什么?(2分)
(2)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材料二中宋代中国“现代化程度令人吃惊”的表现。(3 分)
2.选择题- (共6题)
5.
《东京梦华录》记载:瓦肆中的技艺多种多样,有小唱、散乐、舞旋、杂剧、傀儡、影戏表演,有说书、讲史、猜谜及杂技表演,还有相扑、踢球、斗蟋蟀等,真是多姿多彩,应有尽有,令人流连忘返。此生活景象反映( )
A.隋朝社会经济发展,科技发达 | B.唐朝经济繁华,奢靡成风 |
C.宋代城市生活丰富,文化繁荣 | D.元代社会开放,政治清明 |
7.
宋元时期中国社会呈现出生机盎然的景象。下列史实能反映这一时代景象的是( )
①文成公主入藏,传播中原文化 ②西夏首领元昊仿效中原王朝的政治制度
③文帝通过分科考试选拔人才,开科举制先河 ④黄道婆传授先进的棉纺织技术
①文成公主入藏,传播中原文化 ②西夏首领元昊仿效中原王朝的政治制度
③文帝通过分科考试选拔人才,开科举制先河 ④黄道婆传授先进的棉纺织技术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8.
2016年2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是治国理政大事,要适应国内外形势发展,深入发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引导新闻舆论工作者做党的政策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这要求党的新闻舆论工作( )
①坚持党性原则,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②必须立足实践,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③必须明辨是非,在价值选择基础上做好价值判断
④坚持以人为本,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的价值需求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