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列举题- (共1题)
1.
根据提示,在横线上填上对应的名称。
(1)唐太宗虚心纳谏,大臣敢于直言, 前后进谏200多次;
(2)使北宋与辽由战争走向和平的盟约史称 ;
(3)南宋抗金将领 曾在郾城等地打败金军,收复许多失地;
(4)明朝万历末期,昆曲成为一个全国性的剧种,代表作有汤显祖创作的《 》;
(5)明清时期,出现了一些大的商帮,如山西的晋商、安徽的 ;
(6)清朝时握巴锡率领 回归祖国,为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写下了光辉的篇章;
(7)《三国志通俗演义》是我国章回体小说的开山之作,作者是 ;
(8)清朝的小说中艺术成就最高、影响最深远的是 的《红楼梦》。
(1)唐太宗虚心纳谏,大臣敢于直言, 前后进谏200多次;
(2)使北宋与辽由战争走向和平的盟约史称 ;
(3)南宋抗金将领 曾在郾城等地打败金军,收复许多失地;
(4)明朝万历末期,昆曲成为一个全国性的剧种,代表作有汤显祖创作的《 》;
(5)明清时期,出现了一些大的商帮,如山西的晋商、安徽的 ;
(6)清朝时握巴锡率领 回归祖国,为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写下了光辉的篇章;
(7)《三国志通俗演义》是我国章回体小说的开山之作,作者是 ;
(8)清朝的小说中艺术成就最高、影响最深远的是 的《红楼梦》。
2.判断题- (共1题)
2.
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并加以改正。
(1)北宋史学家司马迁主持编写的《资治通鉴》记述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00多年的历史。(___)
(2)北宋时从越南传入的占城稻得到大力推广,推动了农业的发展。(___)
(3)元朝设置台湾府,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这是历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___)
(4)1644年,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推翻了明王朝的统治。(___)
(1)北宋史学家司马迁主持编写的《资治通鉴》记述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00多年的历史。(___)
(2)北宋时从越南传入的占城稻得到大力推广,推动了农业的发展。(___)
(3)元朝设置台湾府,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这是历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___)
(4)1644年,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推翻了明王朝的统治。(___)
3.综合题- (共2题)
3.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一种贯穿我国封建社会始末的基本政治制度,从秦朝到清朝存在了两千多年,历朝统治者均采取措施加以完善。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根据材料一,写出唐朝、元朝所实行的制度名称。
(2)宋太祖时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控制,除派文官担任地方官外,还采取了哪些措施?
材料二朱元璋是一个权力欲极强的人,而且对大臣十分猜忌,他绝不允许人们染指皇权。……朱元璋以谋反的罪名将胡惟庸抄家灭族,大肆捕杀胡惟庸同党,株连杀戮3万余人,并对我国政治制度进行了重大改组。
(3)朱元璋对政治制度进行了哪些“重大改组”?
材料三故宫导游说:“这个不起眼的偏房(下图),在清朝中后期的政治生活中,成为了王朝的权力中心。”

(4)材料三中导游所说的“偏房”是清朝的什么机构?是由哪个皇帝设立的?
(5)从以上材料可以看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趋势是什么?
材料一

(1)根据材料一,写出唐朝、元朝所实行的制度名称。
(2)宋太祖时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控制,除派文官担任地方官外,还采取了哪些措施?
材料二朱元璋是一个权力欲极强的人,而且对大臣十分猜忌,他绝不允许人们染指皇权。……朱元璋以谋反的罪名将胡惟庸抄家灭族,大肆捕杀胡惟庸同党,株连杀戮3万余人,并对我国政治制度进行了重大改组。
(3)朱元璋对政治制度进行了哪些“重大改组”?
材料三故宫导游说:“这个不起眼的偏房(下图),在清朝中后期的政治生活中,成为了王朝的权力中心。”

(4)材料三中导游所说的“偏房”是清朝的什么机构?是由哪个皇帝设立的?
(5)从以上材料可以看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趋势是什么?
4.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是国家富强的前提和保证,历朝历代都十分重视民族关系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肤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肤如父母。”
(1)材料一表明唐太宗实行怎样的民族政策?北方各族是怎样尊称他的?
(2)两宋时期民族政权并立,宋、辽、西夏、金之间有战有和。下列示意图所反映的鼎立局面曾经在历史上出现的有( )

材料二元朝统治者为维护对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的统治,将全国居民分为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四个等级。“蒙古人”为第一等级,享有各种特权。“色目人”是指党项人、畏兀儿人及其以西诸族出身的人们。“汉人”指淮河以北原金朝境内的各族人民,以及四川、云南两省的人;除汉族外,还有女真人、契丹人。“南人”大体是指原南宋统治下的汉族人。……四等人在政治、经济、法律上是不平等的。这种民族歧视政策,引发社会动荡,成为元朝灭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3)元朝时民族融合的趋势加强,形成了哪一个新的民族?根据材料二谈谈你对元朝的“四等人制”的看法。
(4)根据提示,填写与西藏相关的历史事件。
(5)通过上述问题的探究,谈谈你在民族关系方面的认识。
材料一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肤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肤如父母。”
(1)材料一表明唐太宗实行怎样的民族政策?北方各族是怎样尊称他的?
(2)两宋时期民族政权并立,宋、辽、西夏、金之间有战有和。下列示意图所反映的鼎立局面曾经在历史上出现的有( )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
(3)元朝时民族融合的趋势加强,形成了哪一个新的民族?根据材料二谈谈你对元朝的“四等人制”的看法。
(4)根据提示,填写与西藏相关的历史事件。
朝代 | 历史事件 | 意义 |
唐朝 | ①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 | 促进了吐蕃社会的发展,密切了汉藏两族之间的关系。 |
元朝 | ②设立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由直接统辖。 | 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直辖下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 |
清朝 | ③确立达赖和班禅册封制度。 ④1727年,设立监督西藏地方政务,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 ⑤确立金瓶掣签制度。 | 有效加强了对西藏的管辖。 |
(5)通过上述问题的探究,谈谈你在民族关系方面的认识。
4.选择题- (共18题)
10.
与下表诗句描述相符合的历史时期是 ( )
浮梁巧取江南郡,杯酒轻收肘腋兵。 |
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 |
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 |
A.两汉时期 | B.隋唐时期 | C.两宋时期 | D.明清时期 |
12.
“国家的财政收人约80%来自淮河以南地区”,“丝、棉纺织业、造纸业中心及对外贸易港口多集中在南方”,“苏湖熟,天下足”,这些现象最早出现在我国()
A.隋朝时期 | B.唐朝时期 | C.宋朝时期 | D.南北朝时期 |
13.
澶渊之盟后,宋辽边境“生育蕃息,牛羊被野(遍地),戴白之人,不识干戈(战争)”这说明( )
A. 北宋的军事力量遭到极大地打击
B. 宋辽双方建立了平等友好的关系
C. 南方社会经济出现了繁荣的局面
D. 宋辽之间维持了长久的和平局面
A. 北宋的军事力量遭到极大地打击
B. 宋辽双方建立了平等友好的关系
C. 南方社会经济出现了繁荣的局面
D. 宋辽之间维持了长久的和平局面
14.
美国学者罗兹・墨菲在《亚洲史》中说:“在许多方面,宋朝在中国都是最令人激动的时 代,它统辖着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创新和文化繁盛期。”以下科技发明属于宋代的是( )
①发明活字印刷术②改进造纸术③指南针应用于航海④火药开始用于军事
①发明活字印刷术②改进造纸术③指南针应用于航海④火药开始用于军事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③④ |
16.
长城是中华民族聪明智慧、艰苦勤奋、坚韧刚毅和充满向心凝聚力的精神象征。明长城的起止点为()
A.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 | B.东起鸭绿江,西至临洮 |
C.东起辽东,西至临洮 | D.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 |
20.
18世纪,当欧洲上空的“理性之光”将人们引向光明时,东方的中国人正逐步被禁锢于 “思想的牢笼”。“思想的牢笼”指的是()
A.焚书坑儒 | B.“罢黝百家,独尊儒术” |
C.八股取士、文字狱 | D.锦衣卫、东厂西厂的设立 |
22.
有些历史剧制作不严谨,会出现些穿帮的镜头,让人哭笑不得。下列历史剧中的情节没有出现历史错误的一项是()
A.《大汉天子》剧中汉武帝派兵攻打匈奴,匈奴人用火药设伏打败汉军。 |
B.《锦绣未央》背景设定为南北朝时期,剧中酒桌上出现了一碟花生米。 |
C.新《水浒传》剧中宋江、公孙胜在玉米地里追逐。 |
D.清朝宫廷剧《甄媛传》剧中沈眉庄赏给下人一把金质葵花子。 |
5.单选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列举题:(1道)
判断题:(1道)
综合题:(2道)
选择题:(18道)
单选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