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382091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8/8/10

1.综合题(共3题)

1.
阅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1)图一的历史人物是谁?他的主要功绩是什么?
(2)图二的历史人物是谁?
(3)图三所反映的是元朝哪一机构的印章?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下图)


材料二: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顾炎武抨击八股文说:“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材有甚于咸阳之郊……”

(1)明朝的建立者是谁?建立于哪一年?
(2)为监视官民,设立的由皇帝直接指挥的负责掌管侍卫、缉捕、刑狱诸事,保护皇帝,镇压官民的机构是什么?
(3)材料二中“八股”即“八股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顾炎武抨击八股文的理由是什么?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顺治皇帝赐予西藏佛教首领达赖五世“达赖喇嘛”的封号,康煕皇帝又赐予另位佛教首领“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

材料二:故步自封是清朝对外政策的基本特征。自清中叶开始,清朝实行限制贸易政策,在海上只有广州一口对外通商……限制贸易政策的实施,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很大的消极作用。

(1)1727年,清朝在西藏设置哪个官职来监督西藏地方政务?清军平定大、小和卓叛乱之后,清朝设置的负责管辖包括巴勒喀什池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的机构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回答清朝规定由朝廷特许的哪个地方统一经营对外贸易?
(3)清朝采取的对外政策是什么?该政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选择题(共25题)

4.
刚上完历史课,小明把一件黄色的夹克衫披在了小亮的身上,同学们笑了,说:“你们要兵变呀!”你能判断出同学们模仿的是历史上的哪一幕吗
A.靖康之变
B.陈桥驿兵变
C.玄武门之变
D.沙丘之变
5.
北宋末年,位大商人从四川到南方采购货物,为了行路方便,他携带的货币可能是(  )
A.会子B.开元通宝C.交子D.刀币
6.
如下图这枚邮票中的故事你一定非常熟悉邮票故事中这位聪明的小朋友长大后编写的一本著作也被后人津津乐道。这部著作是(  )
A.《史记》B.《齐民要术》C.《资治通鉴》D.《梦溪笔谈》
7.
10世纪初,统一契丹各部,建立政权的契丹族首领是
A.耶律阿保机
B.元吴
C.阿骨打
D.寇准
8.
著名的郾城大战的交战双方是(  )
A.南宋、金B.辽、金C.北宋、西夏D.北宋、辽
9.
你认为澶渊之盟的积极影响应该是(  )
A.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B.使辽兵安然脱险,还得到了“岁币”
C.维持了宋辽长期的和平关系,有利于双方的经济文化交流
D.扭转了北宋初年与辽国斗争的不利局面
10.
“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出现在:
A.唐朝B.隋朝C.宋朝D.明朝
11.
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中,促进了航海事业发展的是(  )
A. 造纸术 B. 印刷术 C. 火药 D. 指南针
12.下图中有{#blank#}1{#/blank#}组直线互相平行.

13.下图中有{#blank#}1{#/blank#}组直线互相平行.

14.下图中有{#blank#}1{#/blank#}组直线互相平行.

15.
在我国封建社会里,文字狱最严重的朝代是
A.秦朝
B.汉朝
C.清朝
D.明朝
16.
昆曲发展到顶峰时的传世之作是(  )
A.《长生殿》和《桃花扇》B.《桃花扇》和《窦娥冤》
C.《桃花扇》和《牡丹亭》D.《牡丹亭》和《窦娥冤》
17.
中俄双方代表在尼布楚进行谈判,经过平等协商签订的第一个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的时间是(  )
A.1685年B.1689年C.1771年D.1802年
18.
“不到长城非好汉。”我们现在所说的长城实际上是指明朝先后花了200多年的时间重修的长城。下列关于明长城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全长6000里
B.是在古长城的基础上修建的
C.东起鸭绿江
D.西至嘉峪关
19.
《西游记》出现于明代中期,作者是(  )
A.罗贯中B.吴承恩C.施耐庵D.宋应星
20.
明朝中后期政治腐败的根本原因是(  )
A.皇帝沉迷享乐,疏于朝政
B.自然灾害频繁
C.君相权力之争
D.宦官专权
21.
李时珍是明代
A.军事家
B.政治家
C.文学家
D.医药学家
22.
1635年,皇太极改哪个族名为满洲
A.鞑靼
B.畏兀儿
C.藏族
D.女真族
23.
为了加强君主专制,清朝统治者从思想领域严密控制知识分子。其方法是
A.焚书坑儒
B.设立军机处
C.设立厂卫制度
D.实行“文字狱”
24.
郑成功曾说过这段话“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这里的“贵国”指的是
A.英国
B.荷兰
C.西班牙
D.日本
25.
道光年间逐渐形成的新的剧种“皮黄戏”博采其他剧种的优点,又带有北京的地方特色,以后就被称为
A.京剧
B.昆剧
C.越剧
D.豫剧
26.
清初的统治者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的措施是(  )
A.大力推行垦荒政策
B.引进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
C.引进占城稻,提高粮食产量
D.开通了大运河
27.
戚继光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爱戴的最主要原因是(  )
A.戚继光驻军大西洋沿岸地区
B.戚继光组织了戚家军
C.戚继光纪律严明,受到人民的欢迎
D.戚继光坚持抗击倭寇,反抗外来侵略
28.
郑和的船队先后到达亚洲和非洲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  )
A.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B.阿拉伯半岛
C.印度D.欧洲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2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12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