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永州市2019届高三高考历史预测试卷(5月份)(二)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382076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9/6/20

1.材料分析题(共4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42年,英国废除了制成品的特别出口税,并降低了海关税则上不少于750个税目的进口税。再次开征所得税以弥补预期的收入损失。1845年英国取消520种关税,并废除其余原料进口税。1846年废除了直接损害工厂主利益的《谷物法》。1860年,英、法签订了一项自由贸易条约,条约规定两国互享最惠国待遇,减免双方重要商品的关税。此后,英国又与许多国家订立了带有自由贸易性质的通商条约。

——据高德步、王钰《世界经济史》等整理

材料二 早期维新士人十分关注关税自主的问题,马建忠于1879年指出:列强发动侵华战争,“借势凭陵”,强迫中国订立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攫取领事裁判权和协定关税权,致使“领事优于公使,税则轻于各国”。进口洋货所交进口税和子口税相加不过7.5%,而欧洲各国以英法两国关税最低,但仍然远远高于中国。“盖通商足见邦交之谊,加税乃我固有之权”,强调“华商为我国之民,故轻其税赋,洋商夺我国之利,故重其科征”。

——据虞和平,谢放《中国近代通史》(第三卷)整理

材料三  1992年至1995年,我国先后4次自主降低关税。1996年,我国再次大幅度降低关税,此次降税涉及4900多个税目,占税则税目总数的76.3%,降幅达到35%,是1992年乃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降低进口关税涉及商品范围最广、幅度最大的一次。

——据《中国经济发展史(1949—2010)》(第六卷)整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废除或降低关税的原因及其积极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早期维新士人关注关税自主问题的历史背景。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我国自主降低关税的意义。
2.
   材料  1905年,清政府明令取消科举制,并着手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赴西方学习科学技术。辛亥革命后,孙中山在南京成立临时政府,下设教育部,任命著名教育家蔡元培为教育总长。随后由教育部公布了一系列法令,在全国实行教育改革。新的教育宗旨取消了忠君、尊孔的封建指导思想,突出了公民道德训练和知识技能的教育。规定大学分为文、理、法、商、医、农、工等科,并以文、理为主。留学生回国对近代教育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他们通过在新式学校里讲授近代科学技术和从事有关的研究工作,不仅把新的科学知识传入中国,而且为该学科培养了一批批科技人才。因此近代教育体制实质上成了近代科学的摇篮。

——据史仲文主编《中国全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与民国初年教育改革的异同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国近代科学发展的条件。
3.
(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七七事变之前,国民政府即已考虑是否对日断交宣战问题。一旦对日宣战,双方处于交战状态,根据美国《中立法》,中国将无法得到美国的大批物资,而且占优势的日本海军也可封锁中国领海,使中国无法得到外援;断交后,日租界日侨可避入其他租界,而中国在日侨民则必须回国。因此国民政府决定仍“以如'九一八'时之状态为宜”。8月7日,国防会议虽确定抗战方针,但并未公开对日宣战。八一三事变爆发后,为表达抗战决心,不失外援,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决议不迁都,对日抗战但不采取宣战绝交方式。8月14日,国民政府发表《国民政府自卫抗战声明书》以代行宣战书的功能,表达了中国抗战到底的决心。声明指出:“中国为日本无止境之侵略所逼迫,兹已不得不实行自卫抵抗暴力”,“中国之领土主权,已横受日本之侵略;《国联盟约》、《九国公约》、《非战公约》,已为日本所破坏无余”。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

(1)根据材料,概述八一三事变爆发前后国民政府对日抗战的主要活动。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国民政府对日抗战不采取断交宣战方式的原因。
4.
   材料 曾纪泽,曾国藩之子。在父亲的督促下,曾纪泽有着深厚的国学基础,并对西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出使外国期间,实地考察了英、法、俄等国的实业,极力主张引进西方先进武器装备,建设海防。1885年,他奉旨帮办海军衙门,上书说:“方今御侮折冲,唯海军为最要。”他极力称道西方自然科学的发展,认为西方数学比中国传统的《九章算术》高明,对一般守旧士大夫“守其所已知,拒其所未闻”的态度嗤之以鼻。曾纪泽认为欧洲的“文学政术,大抵皆从亚细亚洲逐渐西来”,认为在中国上古杜会还有着无数的机器,后来只是由于“财货渐绌,则人多偷惰,而机括失传”。他积极利用巴黎、伦敦的各种国际博览,向欧洲传播儒家文化及中国传统的民族文化,不少西方学者怀着对“中学”的兴趣,慕名来访。他还对西方议院制度颇有兴趣,认为泰西“各邦虽不尽民主,而政则皆由议院主持,军旅大事,尤必众心齐一,始克有成。”

——摘编自李岳《曾纪泽传》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曾纪泽西方文化观形成的历史条件。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曾纪泽的西方文化观。

2.论述题(共1题)

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明末以来,在利玛窦等人的影响下,中国人开始真正地了解世界,涌现出以徐光启等为代表的第一代放眼看世界的先进中国人。他们与利玛窦等人合作编译各种欧洲科学著作,向国人普及新的科学理念,一时间钻研西学蔚然成风。16世纪的中国出现了一场文化伦理革命,其先锋“并不是出国考察者,因为谁也不能走出帝国之外去异邦寻求这些科学,他们只是译者或编者,是他们让读者得以接触外来的著作”。
在中国儒家哲学被广泛介绍到欧洲的同时,中国的历史、地理以及科技、文学也在欧洲广泛流传开来。1735年,在巴黎刊印的《中华帝国志》被誉为“中国百科全书”。法国百科全书派启蒙学者与德国、英国的知识界均以此书作为了解中国的重要材料 。欧洲启蒙学者多是开明君主专制论者,中国历史上传统的仁君统治……成为启蒙思想家们追求的社会楷模。

——据冯天瑜等《中华文化史》整理

材料叙述了16-18世纪中西交往的情况。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所反映的重大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要求:简要写出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概述和评价准确全面。)

3.单选题(共9题)

6.
亚里士多德指出,人天生是一种政治动物,在本性上而非偶然地脱离城邦的人,当个人被隔离开时他就不再是自足的;……它要么是只禽兽,要么是个神,人类天生就注入了社会本能,最先缔造城邦的人乃是给予人们最大恩泽的人。这说明
A.公民自由受城邦体制的制约
B.亚里士多德崇尚和平与自由
C.城邦要求公民具有团结意识
D.希腊城邦重视政治历史传统
7.
近两年,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如图漫画表达的主旨是
A.中国在经济全球化中处劣势地位
B.美国积极参与构建国际经济秩序
C.说明中美两国经济具有较强的互补性
D.强调世界和平与发展受到了严重威胁
8.
春秋中后期至战国时期,一些大商人往来于列国之间经商,如子贡在曹、鲁之间做买卖,“家累千金”,以财力结交诸侯,所到之处,诸侯无不以平等之礼相待。这反映了
A.商业发展受到官府的严格控制
B.齐鲁之地已成为商业发展中心
C.商人的社会地位获得明显提高
D.地域性商人群体开始大量出现
9.
1904年1月,清政府颁布的《公司律》规定:“附股人(出资人)不论官职大小,或署己名,或以官阶署名,与无职之附股人均只为股东,一律看待,其应得余利暨议决之权以及各项利益,与股东一体均沾,无稍立异。”这反映出当时
A.民族资产阶级即将登上政治舞台
B.民族企业有了更好的发展空间
C.列强的在华经济特权受到了抑制
D.国内的官僚资本由此走向萎缩
10.
1964年8月,国务院强调户口迁移要贯彻落实以下精神:对从农村迁往城市、集镇的要严加限制;对从集镇迁往城市的也要严加限制。1984年10月,国务院发布通知规定,农民可以自理口粮进集镇落户,并同集镇居民一样享有同等权利,履行同等义务。这一变化反映出
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取得重大突破
B.政府政策调整适应改革开放需要
C.城乡差距和矛盾得到了有效解决
D.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任务已完成
11.
19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实行自由贸易的国家。然而,大约从19世纪末开始,英国就开始反省其自由贸易政策,并于20世纪30年代正式放弃实行了100多年的该政策,开始转向贸易保护。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工业革命的进一步开展
B.美德后起国家实力赶超英国
C.国家垄断资本义的出现
D.国际金融领域处于无序状态
12.
20世纪60年代,美国约翰逊政府主张政治上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一个存在的政权,认为对中国实行经济上的禁运已经失败,主张与中国进行除战略物资外的贸易往来等等。由此可见
A.中国重返联合国使中美关系出现转机
B.美国军事战略的重点已转移到了亚洲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中美两国共识
D.美国奉行的孤立中国政策已有所松动
13.
中华民国建立后,政府引进的法袍用玄色绸布制作,在白色的缂带后面衬以略宽的乌黑的章绒。这象征法官要明辨是非、分清皂白。法袍无领,领口处呈圆形,寓司法独立、法力通天之意。据此可知
A.西方文明影响中国法治进程
B.法官审案完全不受人为干扰
C.法律制度深受儒家思想影响
D.中国传统法律文化遭到摒弃
14.
宋代学者李觏主张:“法者,天子所与天下共也,如使同族犯之而不刑杀,是为君者私其亲也;有爵者犯之而不刑杀,是为臣者私其身也……故王者不辨亲疏,不异贵贱,一致于法。”这表明他
A.赞成法律平等原则,追求公平正义
B.侧重注释阐述法理,解答法律疑难
C.强调谨慎执法用刑,传承民本思想
D.主张法律因时而变,恪守法治原则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4道)

    论述题:(1道)

    单选题:(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