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六安市裕安中学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382057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8/8/11

1.判断题(共2题)

1.
中国古代人才济济,闪耀历史长河。
(1)他生活在北宋发明了活字印刷术______________
(2)他在台州九战九捷,平定浙东地区倭寇的民族英雄_______________
(3)他收复台湾,打败了盘踞台湾38年之久的荷兰殖民者_________________
2.
请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并加以改正。
(1)北宋史学家司马光《资治通鉴》是一部纪传体的通史巨著。( )
错误: 改正:   
(2)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西止嘉峪关,为了防御北方匈奴的南扰。( )
错误: 改正:   
(3)乾隆年间,四大徽班进京,在吸取地方戏优点的基础上,于光绪年间逐步形成新的剧种——京剧。( )
错误: 改正:   
(4)明代吴承恩《大唐西域记》是一篇富于浪漫主义色彩的神话小说。( )
错误: 改正:

2.综合题(共3题)

3.
国家统一和民族交融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由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材料二:他(忽必烈)仿效中原王朝的政治体制,建立行省制度。……进行有效的统治。将西藏、云南、辽阳、岭北等边陲地区都置于中央政府管辖之下。

材料三:


材料四:清军评定大小和卓叛乱,重新统一新疆,促进了维吾尔族同中原地区的交流,对巩固西北边疆起到了重大作用。

(1)材料一表明唐太宗实行怎样的民族政策?试举一例说明。
(2)材料二中元朝管辖西藏的中央行政机构的名称是什么?它的设立有什么重要历史意义?
(3)材料三中,图一和图二分别是清朝对西藏加强管辖的哪一措施?结合所学,思考清朝采取这些措施的意义?
(4)综合上述材料,通过上述问题的探究,谈谈你的认识。
4.
国与国之间如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一样,不能彼此孤立,需要互相交往。让我们徜徉历史长河,探寻古代中国的外交足迹,汲取历史的真谛,启迪人生智慧。阅读下列材料,并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开放的唐朝)唐朝的繁盛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人们漂洋过海,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唐帝国自身也以博大胸怀兼容并蓄外来文化的精华。全面开放与广泛交流使唐朝文明更加辉煌。
材料一:见下图

(1)图一、图二的人物都为唐朝外交做出了重大贡献。他们分别是谁?他们的目的地分别是哪里?
(盛大的明朝) 明初,对外交往活跃,中华民族完成了人类航海史上前所未有的伟大壮举。
材料二:见下图

(2)结合所学知识,写出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什么?最远到达什么地方?
(封闭的清朝)清朝盲目地排斥外来东西,没有好好与外界沟通,选择了将自己与外界隔绝往来,最终导致自己落后。
材料三: 乾隆皇帝说:“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3)材料三反映了清朝采取什么外交政策?该政策在当时起到怎样的消极影响?
(4)读史使人明智。通过上述问题探究,你明白什么道理?(可以从国家或个人角度进行回答)
5.
我国古代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在两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一个形成、发展、巩固、强化的过程。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
材料一:图1

材料二:近在咫尺的元代权臣乱政,无疑使他(朱元璋)坚定了解决君相之争的决心。……朱元璋以谋反的罪名将胡惟庸抄家灭族,大肆捕杀胡惟庸同党,株连杀戮3万余人,并对我国政治制度进行了重大改组。
材料三:故宫导游解说:“这个不起眼的‘偏房’(图2)在雍正时代及以后的清朝政治生活中,成为了这个王朝的权力中心。”
(1)材料一展示的是哪朝创建的什么政治制度?
(2)材料二中朱元璋进行的“重大改组”是指什么?明太祖和明成祖分别设置了什么机构来加强对臣民的监察和监视?
(3)材料三中导游所说的“偏房”指的是哪一机构?这一机构有什么作用?
(4)以上材料表明中国古代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基本趋势是什么?

3.列举题(共2题)

6.
“诗词大会”显示中国古代文化的魅力。
(1)杜甫的诗忧国忧民,反映现实生活,后人称他的诗为________________
(2)生活于两宋之交的女词人____________词风委婉含蓄,清新淡雅。
(3)元杂剧作家关汉卿代表作是悲剧《_________》。
(4)《___________》是古典小说的巅峰。
7.
中国古代优秀科技文化对世界文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1)明代科学家徐光启《__________》是明代一部重要的农业科学巨著 。
(2)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是《____________》 。
(3)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编著的《___________》,成为世界医药学的重要文献。

4.选择题(共8题)

8.
《水浒传》中有这样一个情节,李達和燕青逛东京大街,一个有说书、唱曲、杂剧、猜谜、相朴、踢球等娱乐活动的场所,让两人流连忘返。这一场所在当时被称为
A.皇官B.都市C.瓦子D.乡村
9.
《满江红。怒发冲冠》词中写道。“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词中“胡虏、匈奴”实际上指的是(  )
A.党项族B.匈奴族C.女真族D.契丹族
10.
宋朝武将受到多方面的牵制,而文臣担任中央和地方要职。这体现的宋朝的政策是(  )
A.休养生息政策B.重武轻文政策C.重文轻武政策D.对外开放政策
11.
下图中,反映“澶渊之盟”订立双方政权对峙的是(    )
A.B.C.D.
12.
下列的三幅图片最能直接地反映了宋代哪一方面的繁荣?
A.农业繁荣
B.手工业繁荣
C.商业繁荣
D.文化繁荣
13.
清朝初期,人数最多,实力最强的两个地域性商人集团是(   )
A.晋商和徽商B.徽商和浙商C.苏商和鲁商D.鲁商和晋商
14.这儿有两张我的全家福。

{#blank#}1{#/blank#} {#blank#}2{#/blank#}two{#blank#}3{#/blank#} {#blank#}4{#/blank#}my family.

15.这儿有两张我的全家福。

{#blank#}1{#/blank#} {#blank#}2{#/blank#}two{#blank#}3{#/blank#} {#blank#}4{#/blank#}my family.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判断题:(2道)

    综合题:(3道)

    列举题:(2道)

    选择题:(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