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容县2018年春季学期期末质量检测七年级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382000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8/8/25

1.综合题(共2题)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这三种东西曾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和状态,第一种是在文字方面,第二种是在战争方面,第三种是在航海上。由此又产生了无数变化,这种变化是如此之大,以至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教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机械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 法兰西斯培根
材料二:火药、罗盘针、印刷术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的粉碎,罗盘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却变成新教的工具,并且一般的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制造精神发展的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推动力。
请回答:
培根说的三种机械发明是哪三种?结合马克思的话,能不能谈谈这三种发明对人类产成的力量和影响
2.
以前的朝代大都有修建长城,而清朝为什么不修建?为什么说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为什么说故宫体现了明清大一统气派?请问回答这两个问题要从哪些方面入手?

2.列举题(共1题)

3.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词《沁园春雪》里提到了哪些历史人物。

3.选择题(共16题)

4.
宋金对峙局面形成的标志是
A.南宋开始B.宋金议和C.郾城大捷D.南宋收复建康
5.
下列关于宋代人饮食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夜市上小吃很多,夏季还有冷饮
B.北宋的肉食中以猪肉为多
C.北方以面食为主,南方以稻米为主
D.饮茶之风盛行,献茶成为当时一种民俗
6.
关于《资治通鉴》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B.由北宋司马光主持编写
C.对研究我国古代历史有重要参考价值D.按年代顺序叙述了战国到五代的历史,全书将近500卷
7.
宋朝时,下列逐渐跃居粮食产量首位的是( )
A.小麦B.水稻C.高粱D.玉米
8.
我国南宋著名的抗金将领,他“精忠报国”的故事世代流传.他是
A.文天祥
B.戚继光
C.郑成功
D.岳飞
9.
学会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请问辽、宋、夏、金时期最显著的阶段特征是
A.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B. 民族政权并立
C. 诸侯争霸 D.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10.
下图是一幅山东区划图,据图判断,当时我国对地方管理实行的制度是( )
A.郡县制B.郡国制C.州县制D.行省制
11.
(题文)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是( )
A.《三国演义》B.《水浒传》C.《红楼梦》D.《西游记》
12.
(题文)从明朝废丞相到清初增设军机处的变化表明( )
A.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日益加剧B.皇权战胜相权
C.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日益缓和D.皇权日益加强
13.
戚继光是著名的民族英雄,其诗句“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反映了他( )
A. 抗元的决心    B. 抗倭的决心    C. 抗清的决心    D. 收复台湾的决心
14.
小宋同学以“宋代经济的发展”为主题进行研究性学习。不属于该主题的是( )
A. B.
C. D.
15.
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写道:“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两代是可以的。”文中空缺处应是( )
A.秦汉B.魏晋C.宋元D.明清
16.现有三组混合液:①乙酸乙酯和乙酸钠溶液;②乙醇和丁醇;③溴化钠和单质溴的水溶液,分离以上各混合液的正确方法依次是(  )
17.
秦朝实行“焚书坑儒”,明朝实行“八股取士”,清朝大兴“文字狱”的共同目的是
A.加强思想控制B.大力发展传统文化
C.鼓励读书人参政议政D.选拔听命于皇帝的官吏
18.如图,在负点电荷Q的电场中有P、M、N、O四点,M、N、P为直角三角形的三个顶点.O为PN的中点.∠P=30°,MN=a,M、N、P、O四点处的电势分别用φM、φN、φP、φO表示.已知φPN,φMO,点电荷Q在M、N、P、O四点所在面内,则(  )

19.如图,在负点电荷Q的电场中有P、M、N、O四点,M、N、P为直角三角形的三个顶点.O为PN的中点.∠P=30°,MN=a,M、N、P、O四点处的电势分别用φM、φN、φP、φO表示.已知φPN,φMO,点电荷Q在M、N、P、O四点所在面内,则(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列举题:(1道)

    选择题:(1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6